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14篇
  免费   136篇
  国内免费   191篇
林业   409篇
农学   264篇
基础科学   338篇
  156篇
综合类   1931篇
农作物   281篇
水产渔业   206篇
畜牧兽医   1267篇
园艺   300篇
植物保护   189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20篇
  2022年   112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125篇
  2019年   177篇
  2018年   203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151篇
  2015年   163篇
  2014年   255篇
  2013年   250篇
  2012年   276篇
  2011年   286篇
  2010年   354篇
  2009年   304篇
  2008年   278篇
  2007年   212篇
  2006年   208篇
  2005年   160篇
  2004年   177篇
  2003年   168篇
  2002年   151篇
  2001年   183篇
  2000年   113篇
  1999年   80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59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6篇
  1975年   4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正>大豆为一年生草本植物,是重要的油料、食用和饲料作物,是我省分布范围最广、种植面积最大的粮油作物之一,具有特殊的营养价值,而且又是一种轮作倒茬非常好的前茬作物,所以发展大豆生产既是国计民生所必需,又是农业生产用地养地不可缺少的,现笔者将其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一、良种选用选择适宜的优良品种是大豆生产的前提、是内因。要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土壤肥力等)、生产水平和品种的生态类型选择生育期适宜、抗逆性强、高产的优质大豆  相似文献   
992.
为探讨适宜长江流域棉区棉田间作栽培的模式,以增加棉花产量、改善纤维品质和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比较了棉花间作大豆、棉花间作玉米和棉花间作甘薯三种模式的经济效益、棉花产量、纤维品质、干物质积累及叶面积指数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三种间作模式较单作棉花可增加纯收入,棉花产量和干物质积累量及单位面积成铃数均增加;马克隆值变优和断裂比强度提高;在棉花盛蕾期棉花叶面积指数三种模式均比对照提高,在棉花盛铃期及以后的棉花叶面积指数因模式不同而有差别。棉花间作甘薯和棉花间作大豆模式的籽棉产量较高、经济效益好,纤维品质较优,其生产优势较为明显,适宜在长江流域棉区推广。  相似文献   
993.
【目的】对国家果树种质武昌砂梨圃保存的49份广西砂梨地方品种的果实品质性状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价,为挖掘利用广西砂梨地方品种优异资源提供依据。【方法】分析12个果实品质性状的变异系数、Shannon-Weaver指数等指标,应用聚类分析对品种和性状进行分类,并应用主成分分析进行果实品质的综合评价。【结果】广西砂梨地方品种的果实品质性状的变异系数范围为9.25%~52.57%,其Shannon-Weaver指数(H')范围在1.827~2.037。单果重、果实纵径、果实横径和果形指数的均值分别为223.2 g、7.19 cm、7.18 cm和1.00,变异系数分别为33.20%、16.9%、11.26%和12.24%,H'分别是1.851、1.965、1.907和1.949。果肉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维生素C和石细胞含量的均值分别为12.00 kg/cm2、10.49%、5.63%、0.31%、1.75 mg/100 g和0.90%,变异系数分别为14.40%、9.25%、15.18%、52.57%、18.25%和35.18%,H'分别为1.957、2.037、1.935、1.910、1.827和1.933,其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H'(2.037)最大,可滴定酸含量变异系数(52.57%)最大,多样性最丰富。固酸比和糖酸比的均值分别为42.73和22.65,变异系数分别为45.50%和44.76%,H'分别为1.956和1.848。R型聚类将12个梨果实品质性状聚成4类。经相关分析及R型聚类分析表明,果实品质部分性状之间的逻辑相关性明显,多数性状之间存在着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的相关性。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了4个主成分,可反映原始数据80.424%的信息量;建立基于主成分的梨果实品质综合评价模型,筛选获得9份综合得分在1.000以上的地方品种。采用Q聚类将广西49个砂梨地方品种分为3大类,分别对应品质优良、品质中等和品质差3个类型。【结论】广西砂梨地方品种果实品质性状具有丰富的多样性,发掘出1份大果型特异种质苍悟大砂梨,可作为大果型特异资源进行开发利用;通过建立基于主成分的梨果实品质综合评价模型评价广西砂梨地方品种的果实品质结果可靠,可为砂梨地方品种果实品质综合评价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94.
西吉县的耕地以旱地为主,旱地占全县总耕地面积的90%以上,而且降水稀少、季节分布不均,加之近年来旱情频发,旱区范围趋于扩大,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极为突出,致使长期以来作为西吉县三大支柱产业之一的马铃薯单产低而不稳。如何提高有限水资源的利用效率,防旱抗旱,提高产量,一直是困扰各级政府和技术部门的难题。为此,西吉县农业科技人员经过多年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995.
枸杞不同种质材料枝条硬度评价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基于枸杞修剪和育种工作的需要,本文采用枝条不同部位挂重的方法对26份枸杞种质材料枝条的硬度进行调查和分类.本文依据归类结果制订枸杞枝条硬度的量化评价标准.结果表明,调查的枸杞种质材料可以分为软条型、半软条型和硬条型.本研究采用的枝条硬度测定方法新颖、科学,将为枸杞和其他植物种质资源评价工作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996.
利用60Co-γ辐射诱变籼稻骨干恢复系川恢907(R907),从突变体库中筛选获得一份淡黄叶突变体pyl3 (pale yellow leaf mutant 3)。为揭示pyl3突变体淡黄叶表型的调控机制,本研究对该突变体和野生型进行表型鉴定、主要农艺性状和基因定位分析。结果表明,从苗期开始pyl3突变体整个生育期表现淡黄叶表型;与野生型相比,pyl3在苗期叶片中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降低;成熟期pyl3的株高、穗长、穗粒数和结实率等农艺性状指标均显著下降。遗传分析结果表明,pyl3突变体的表型由一对隐性核基因控制。利用分子标记连锁分析的方法将该基因初步定位于第3号染色体上InDel标记M4和M6之间,物理距离约为3.2 Mb。进一步基于BSA全基因组重测序和Sanger测序分析发现,pyl3突变体在定位区间内编码Mg-原卟啉Ⅸ螯合酶CHLI亚基的基因编码区第1 034位碱基C突变为碱基T,导致编码的第345位的半胱氨酸(Cys)突变为酪氨酸(Tyr)。pyl3突变体中携带的CHLIpyl3是已报道黄绿叶基因chl9/chli的新等位基因。qRT-PCR分析结果显示,pyl3突变体中叶绿素合成和光合作用相关基因的表达发生变化。本研究为进一步解析CHLI基因调控水稻叶色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的遗传材料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7.
1995年,湘杂棉1号通过湖南省审定,成为洞庭湖棉区乃至我国杂种优势利用的开端。随后,湖南省实施优质杂交棉工程,1997—1998年在全国率先完成了杂交棉替代常规棉的第二次种质革命。据不完全统计,湖南先后审定推广杂交棉品种60余个。  相似文献   
998.
随着竞争的激烈,企业管理者们越来越重视人才的作用,把人力资源管理作为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近年来,企业的人才流失问题越来越成为制约企业竞争力和创造力的关键因素。与此同时,在对员工的影响因素中企业文化日益受到企业管理者们的关注。优秀的企业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种力量像磁石一样吸引着员工,使不同观念的人凝聚在一起,产生巨大的战斗力。因此,企业可以通过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来控制企业的人才流失。  相似文献   
999.
为了锑矿区土壤生态修复、造林树种选择和快速恢复植被提供科学依据,对冷水江锑矿区受重金属污染的林地土壤理化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矿区不同地点pH值、有机质、碱解氮、有效P、速效K有极显著差异,而同一地点不同土层厚度土壤容重、有机质、有效P、速效K有极显著差异,矿区林地土壤呈弱酸性反应,联盟点以土壤容重、速效K最高,七里铺以有机质、碱解氮、有效P最高.随着土层厚度的增加,土壤容重增大、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有效磷含量降低、碱解氮呈多态反应.表层土壤速效钾显著高于其它土层.锑矿区土壤有机质、速效K较丰富,而有效P极度匮乏.  相似文献   
1000.
从气候光源的角度论述了宁夏是我国大豆单产最高的区域之一,有巨大的增产潜力。在回顾大豆科研工作的历史和育种、栽培方面取得的进展后,对今后宁夏大豆科研工作提出了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