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10篇
综合类   9篇
农作物   9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8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41 毫秒
21.
用ICP—OES法对5个茶树品种所制绿茶茶汤中的12种人体必需的微量金属元素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绿茶茶汤中含有人体所需微量金属元素9种,其含量随季节变化和品种不同差异显著。主成分分析结果为:春茶微量金属元素营养最丰富,蜀永1号、蜀永2号、渝茶一号3个品种在各季评分中均较高,在功能性茶产品开发方面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22.
敬廷桃 《福建茶叶》2010,32(10):38-41
综合当前茶叶降低吸烟危害的最新研究成果,分别从基础研究和具体应用两个方面作较为详尽的阐述,最后指出推广茶质滤嘴在卷烟中的应用,加强茶叶降低吸烟危害作用机理的研究,应是茶叶综合利用和卷烟降焦减害的共同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23.
通过对传统盘式揉捻机进行局部结构改造,研制旋转定位投料机械、提料及称量系统,同时按时间与逻辑控制方法设计控制电路,编写控制程序,实现了茶叶揉捻工序的多台联动及连续自动化加工.  相似文献   
24.
为迎合市场发展的需要,以福鼎大白茶为试验材料,探讨了曲毫→曲毫→曲毫、包揉→曲毫→曲毫、包揉→包揉→曲毫以及包揉→包揉→包揉等4种造形工艺组合对颗粒形红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包揉造形的颗粒形红茶的水浸出物含量、氨基酸含量、茶多酚含量、儿茶素含量、茶黄素含量和茶红素含量分别比曲毫造形工艺高0.77%~4.57%、2.67%~5.33%、1.85%~4.70%、2.78%~6.16%、1.62%~1.89%和1.29%~2.04%,其茶褐素含量比曲毫造形工艺低0.41%~1.02%.感官审评表明,包揉造形为主的红茶外形颗粒紧结,滋味浓醇,甜香高长,汤色红明,优于以曲毫造形为主的产品.因此,综合评价颗粒形红茶的较优造形工艺组合为包揉→包揉→曲毫或包揉→包揉→包揉.  相似文献   
25.
针对蒸汽杀青加工针形名茶造型困难,粟香不浓的问题,以揉捻,理条,提香工艺为重点,开展了蒸青针形名茶造型与焙香技术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脱水揉捻结合理条”的造型技术及烘焙提香技术加工的蒸青针形名茶,不仅保持了炒青针形名茶形似松针的外形特点和香高味爽的内质风格,而且色泽翠绿.  相似文献   
26.
为提高茶多酚提取率及纯度,减少有机溶剂用量,选择粉碎粒度为80目的绿茶粉,利用水为提取剂,微波辅助提取,超滤分离、大孔树脂纯化提取茶多酚。研究确定茶多酚提取工艺流程为:微波功率在600W,料液比为1∶25,浸提时间为7min,浸提次数为2次效果最好,其浸提率达84.73%。采用中空纤维膜超滤,膜孔径在0.0015~0.02μm,操作压力0.10~0.12 Mpa。选择4号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茶多酚,上样浓度0.46 mg/mL,上样流速1.4 mL/min,溶液pH值3.0。上样体积600 mL,洗脱剂80%(体积比)食用乙醇,洗脱流速为2.0 mL/min,洗脱剂用量为520 mL。低压下抽真空干燥,得纯度高于95%、咖啡因含量低于1%的茶多酚样品。  相似文献   
27.
永川秀芽简称“川秀”,产于重庆市永川,由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原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创制,重庆云岭茶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属新创名茶,属绿茶类。永川秀芽的品质特点为:外形紧细圆直,色泽绿润有毫,汤色清澈绿亮,香气鲜嫩高长,滋味鲜醇回甘,叶底嫩绿明亮。  相似文献   
28.
不同理条工艺对永川秀芽品质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永川秀芽简称"川秀",产于重庆市永川,由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原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创制,重庆云岭茶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属新创名茶,属绿茶类.  相似文献   
29.
利用色差计分析针形绿名茶色泽在加工过程中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形绿名茶以其外形紧细圆直、色泽翠绿油润、汤色碧绿明亮和叶底嫩绿完整等品质优势深受广大饮茶者欢迎.色泽作为感观品质的第一因子,对其总体品质及商品价值影响较大.但是在加工过程中,由于其工艺的特殊性(揉捻程度较重,做形时间较长,加工工艺较繁杂),色泽品质往往不易控制.过去人们对针形茶色泽品质主要集中在主要几种色素物质的成份分析上,但是,茶叶色泽往往是多种显色物质的共同表现,故其指导价值有限.为此,笔者利用色差计分析法研究针形茶加工过程中的色泽变化规程,以便为改良针形绿名茶色泽品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0.
干制茶树菇是延长茶树菇保质期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采用4种不同干燥方法对茶树菇进行干燥处理,研究茶树菇干燥过程中的干燥曲线、失水曲线、复水比、干制品质的变化和特性.结果表明:对茶树菇4种不同干燥方法干燥效率和失水速率顺序依次为远红外干燥>热风干燥>自然干燥>真空干燥;复水性效果依次为真空干燥(60℃)>远红外干燥(70℃)>热风干燥(60℃)>自然干燥.根据干燥效率、干制品的复水性和品质等综合考虑,茶树菇干燥方法和温度组合首选温度70℃远红外干燥、其次为温度60℃热风干燥方,不宜选择真空干燥和自然干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