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3篇
农学   25篇
基础科学   7篇
  16篇
综合类   89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48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氮、氧同位素与地下水中硝酸盐溯源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地下水的硝酸盐氮污染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最根本的解决办法就是找到硝酸盐的来源,切断污染源。不同N来源的硝酸盐具有不同的N、O同位素组成,利用NO3-中δ15N和δ18O对硝酸盐污染进行示踪研究是当前地下水污染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介绍了水样NO3-氮、氧同位素分析的多种预处理方法、N、O同位素的测定技术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32.
我国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制度自颁布实行至今,对规范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发展,事业单位与市场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事业单位的会计环境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财政预算管理制度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各项改革的实施就使得现行的单位会计准则和制度已不能适应事业单位业务发展的需求,迫切需要对预算会计制度进行进一步修改和完善。  相似文献   
3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基本思想和思路的集中体现。当前,在由农村、农民、农业构成的“三农”问题中,农业是弱势产业,农村是弱势地区,农民和农民工是弱势群体,其中农民问题是关键。  相似文献   
34.
5个酿酒葡萄品种组织培养及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建立酿酒葡萄离体培养及植株高效再生体系,以5个酿酒葡萄品种花药和茎尖为外植体,利用组织培养法,研究了外源激素、基因型对外植体培养及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茎尖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均优于花药。茎尖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B5+NAA 0.5 mg/L+6-BA 1.0~2.0 mg/L;在此培养基上添加AgNO3 10 mg/L或PVP 1000 mg/L对花药愈伤组织诱导较好。茎尖愈伤组织分化培养基为:B5+NAA 0.01 mg/L+6-BA 0.5 mg/L+GA3 0.2 mg/L,最高分化率达100%。本试验成功地建立了酿酒葡萄茎尖愈伤组织诱导、再分化芽苗再生体系,该结果可为酿酒葡萄良种快繁以及遗传转化体系建立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5.
葡萄霜霉病初次侵染来源和初侵染的特点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葡萄霜霉病菌初次侵染来源及初侵染的特点,为霜霉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观察该病病枝条越冬情况、卵孢子越冬前后形态、病残体作为初侵染源情况,该病初发期发病场所、发病位置、发病处地形和管理情况,调查春季温室大棚内发病情况,明确该病的初次侵染来源.分析初期发病与气候因子关系,明确初侵染发生的特点.[结果]该病在新疆石河子葡萄产区,主要以卵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温室大棚中的病苗也可作为初次侵染的来源.采用常规观察的方法卵孢子不易发现,采用病部研磨-过筛-离心-镜检的方法较易发现.该病初侵染发生的早晚主要与5月下旬和6月上旬温湿度和6月上旬降雨量相关.[结论]该病初侵染主要发生在地势低洼、长势茂盛、枝条未修剪、杂草丛生、距地面较近、空气湿度大的环境中.应采取治早、治少、抓好早期防治的措施.  相似文献   
36.
采用随机踏查法、性信息素诱捕法和解析受害枝条的方法,在石家庄城区及周边地区调查了国槐小卷蛾的危害树种状况和国槐小卷蛾种群数量的时间、空间消长动态。结果表明:国槐小卷蛾的寄主植物有8种。成虫1a有2次发生高峰,盛发期为5月下旬至6月中旬和8月下旬至9月中旬。第1代幼虫对寄主各部位的危害:复叶>嫩梢>花穗。第2代幼虫对各部位的危害:复叶>荚果>嫩梢。幼虫对寄主树冠不同方位和层次的危害表现为:东、南面重于西、北面,树冠上层重于树冠下层。  相似文献   
37.
陶澍  宋玉  曹磊  夏青  刘超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6):151-153
[目的]探讨糙米发芽过程中淀粉酶活性变化以及相关代谢产物的影响。[方法]以安徽主栽稻米品种徽两优6号为研究对象,将糙米在28℃下发芽60 h,考察发芽期间相关淀粉酶活性以及代谢产物的变化。[结果]糙米中总淀粉酶活力和β-淀粉酶活力先上升、后下降;淀粉、直链淀粉及支链淀粉含量降低;还原糖和总糖含量先增加后降低。其中,总淀粉酶和β-淀粉酶活力在糙米发芽48 h时达到高峰,还原糖和总糖含量在发芽36 h时最高;与对照组相比,糙米总淀粉含量在发芽60 h时降低了39.35%,直链淀粉含量降低了45.43%,支链淀粉含量降低了37.81%。[结论]该研究可为糙米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8.
两种鸢尾属植物种子萌发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酸蚀、药剂、低温层积以及清水浸泡结合变温处理方法对破除马蔺、大苞鸢尾2种鸢尾属植物种子休眠及诱导和提高种子萌发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单一的酸蚀、药剂、低温层积的处理方法对破除马蔺、大苞鸢尾种子的休眠,提高种子萌发率作用不明显;通过清水浸泡结合变温处理对马蔺和大苞鸢尾的种子萌发率的提高作用较为显著,分别达到30.37%、10.74%。  相似文献   
39.
为了模拟室外不同的气象条件下红橘褐斑病菌的最适发生环境,进一步了解红橘褐斑病病原菌的生长特点,对红橘褐斑病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6.3℃、黑暗、湿度到达100%的条件最适宜红橘褐斑病菌的生长;弱酸环境下,褐斑病菌菌丝及孢子的生长情况最好;褐斑病菌的生长随温度、湿度的增加而增加,在到达一定数值后逐渐下降;利用SPSS软件建立了温度和湿度对红橘褐斑病菌菌落平均直径增长量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 =0.017x2 +0.076x-0.082,y=-0.001x2 +0.209x-5.020.  相似文献   
40.
试验旨在探究围产期亚临床酮病与泌乳早期奶牛繁殖性能、卵泡发育之间的关系,并检测试验牛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试验在黑龙江某大型集约化牛场开展,根据产后血酮水平确定亚临床酮病组(SCK)和健康组(C)奶牛共60头,根据试验牛产后50 d内发情状况,将SCK组再分为发情组(SCKE,16头)和乏情组(SCKA,14头),C组也同样分为发情组(CE,25头)和乏情组(CA,5头)。所有试验牛在产后50 d通过直肠检查和B超检查了解子宫复旧及卵泡发育状况,记录繁殖性能数据,并进行血液生化指标分析。结果表明:与健康组发情奶牛相比,亚临床酮病发情奶牛产后首次发情日期推迟约10 d(P<0.05);产后50 d卵泡直径差异极显著(差值约4 mm)(P<0.01)。亚临床酮病乏情奶牛子宫复旧延迟发生率显著高于健康组发情奶牛(P<0.05);亚临床酮病奶牛血浆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含量显著低于健康奶牛(P<0.05),而泌乳量极显著提高(P<0.01)。与发情奶牛相比,乏情奶牛血浆中甘油三酯(TG)含量显著升高(P<0.05);葡萄糖(Glu)、胰岛素(Ins)、雌二醇(E2)、孕酮(P4)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P<0.01)。综合以上试验结果,奶牛患亚临床酮病而导致能量代谢指标异常是引起奶牛乏情、产后卵泡发育受阻和繁殖障碍的主要因素,进而导致奶牛繁殖力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