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09篇
  免费   138篇
  国内免费   201篇
林业   404篇
农学   364篇
基础科学   298篇
  264篇
综合类   2373篇
农作物   201篇
水产渔业   361篇
畜牧兽医   1237篇
园艺   524篇
植物保护   222篇
  2024年   65篇
  2023年   176篇
  2022年   166篇
  2021年   129篇
  2020年   193篇
  2019年   258篇
  2018年   266篇
  2017年   150篇
  2016年   216篇
  2015年   205篇
  2014年   359篇
  2013年   285篇
  2012年   359篇
  2011年   357篇
  2010年   395篇
  2009年   325篇
  2008年   307篇
  2007年   251篇
  2006年   223篇
  2005年   209篇
  2004年   175篇
  2003年   152篇
  2002年   125篇
  2001年   139篇
  2000年   109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58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0引言农业机械推广鉴定大纲是农机产品推广鉴定的依据,是具有强制性要求的行业规范,其规定的指标应具有科学性、准确性。然而,在现行有效的农业机械推广鉴定大纲中,很多大纲都规定了机器的"作业小时生产率"这一指标,如DG/T015—2009型玉米收获机械、DG/T057—2011型油菜联合收获机及DG/T006—2012型微耕机,而且在大纲中规定这一指标似乎已经成为一  相似文献   
122.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益生菌对锦鲤幼鱼生长性能和相关免疫基因表达的影响,以初始体重为248.13±4.71 g的锦鲤幼鱼为研究对象,在小型循环水养殖池进行60 d的养殖试验。对照组投喂无益生菌添加的普通商品饲料,试验组投喂在普通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和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枯草芽孢杆菌/丁酸梭菌/粪肠球菌(1∶1∶5)配制成的4组试验饲料,试验饲料的益生菌最终浓度为109 CFU/mL。结果表明,单一菌种或复合菌种的益生菌对锦鲤幼鱼的生长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P<0.05),且对各组血液中酚氧化酶原(phenoloxidase activating system,proPO)、溶菌酶(lysozyme,LZM)和肝脏中抗菌肽(hepcidin)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上调(P<0.05),对各组肠道中GST相对表达量有所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复合益生菌效果最好,增重率最高为38.13%,特定生长率提高25.58%,血液中proPO和LZM相对表达量分别升高3倍和2倍之多(P<0.05),肠道中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相对表达量升高了32.45%(P<0.05),肝脏中Hepc相对表达量升高了76.82%(P<0.05)。试验结果提示,在饲料中添加单一/复合益生菌,均可有效提高锦鲤幼鱼的生长性能,以复合益生菌使用效果更好,且proPO、LZM、GST和Hepc免疫基因相对表达量在不同程度上均高于对照组,可见枯草芽孢杆菌、丁酸梭菌和粪肠球菌可以作为益生菌应用于锦鲤养殖。  相似文献   
123.
研究旨在探讨单宁酸对猪卵母细胞体外成熟质量及其胚胎发育能力的影响。在猪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s)体外成熟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0、1、10、100 μg/mL)单宁酸培养42 h后,检测COCs的扩散程度和卵丘细胞扩散指数,统计COCs的体外成熟率,检测成熟卵母细胞内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和生长分化因子9(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9,GDF9)的水平,并统计孤雌激活及体外受精胚胎48和168 h的卵裂率、囊胚率及囊胚总细胞数。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10 μg/mL单宁酸组卵丘细胞扩散指数显著提高(P<0.05),100 μg/mL单宁酸组显著降低(P<0.05);1和10 μg/mL单宁酸组卵母细胞成熟率差异不显著(P>0.05),100 μg/mL单宁酸组卵母细胞成熟率显著降低(P<0.05);1和10 μg/mL单宁酸组GSH和GDF9水平显著提高(P<0.05),ROS水平显著降低(P<0.05)。孤雌胚胎和体外受精胚胎发育能力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各单宁酸组卵裂率差异不显著(P>0.05),10 μg/mL单宁酸组孤雌胚胎囊胚率及体外受精胚胎囊胚率显著提高(P<0.05),100 μg/mL单宁酸组孤雌胚胎囊胚细胞数及体外受精胚胎囊胚细胞数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以上结果表明,10 μg/mL单宁酸可通过提高卵丘细胞扩散能力及GSH和GDF9水平、降低卵母细胞内ROS水平,改善猪卵母细胞成熟质量,提高孤雌胚胎及体外受精胚胎的发育能力。  相似文献   
124.
近年,生猪养殖产业不断向着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养殖密度增加的同时,各种传染性疾病呈现高发趋势。猪传染性疾病发生后,会造成生长发育不良,行动迟缓,生理指标失衡,甚至引发死亡,带来的经济损失不可估量,某些人畜共患病还会威胁人类的身体健康。在疫病防控过程中,需要从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群体等角度出发,减少养殖环境病原数量,切断病原传播途径,保护易感群体,确保生猪健康生长。该文主要结合一个乡镇的疫病流行特点,分析切断传染源和传播途径对防治猪病发生流行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5.
凋萎病为当前杨梅生产的主要病害,会造成死树毁园的严重后果。通过6年生产调查、多效唑过量破坏性和园间矫治试验,进一步明确了凋萎病发生原因、症状和矫治技术。通过采取停用多效唑、养梢促根、增施肥料、合理修剪、土壤修复、病虫害防治等措施,取得较好的矫治效果。  相似文献   
126.
猪精液冷冻保存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张亮  姜垠  邱进杰  曾渝 《猪业科学》2016,(2):114-116
由于猪冻精在经济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其关键技术——猪精液冷冻保存技术已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对猪精液冷冻原理及冷冻损伤进行了说明,并对精液稀释前处理、稀释液及添加剂、冷冻保护剂、冷冻程序与解冻、冷冻剂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7.
蝙蝠蛾拟青霉发酵菌粉的主要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蝙蝠蛾拟青霉发酵菌粉的主要成分进行系统分析。该发酵菌粉中含有较高含量的营养与活性成分,包括18种必需氨基酸,13种脂肪酸,8种微量元素;此外,还含有较高含量的核苷、粗多糖,2.59 mg/g的多酚和4.89 mg/g的三萜等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128.
正香菇栽培者对夏季出菇,开发反季节鲜菇市场,普遍怀有高收益预期。但夏季的长时间高温,已经超越了香菇子实体发生和生长的生物学属性,即使在相对冷凉的北方山区,选用耐高温的品种也是问题重重。主要表现为出菇前期菇蕾丛生集中涌现,朵小肉薄、商品价值低,出菇后期菌棒变干变硬、感染绿霉丧失出菇能力。对此,笔者根据多地生产经验和走访种植能手,提炼成了减轻和克服越夏出菇障碍的技术措施,即进行香菇菌棒的二次转色。该技术经河北阜平鑫  相似文献   
129.
正滑菇(Pholita nameko),又名滑子菇,其外观亮丽,味鲜美,口感滑脆,是一种低热量、低脂肪的保健食用菌。菇盖表面所分泌的黏状物质是一种核酸,具有抑制肿瘤的作用,并对增进人体的脑力和体质均有益处,因此近几年深受消费者青睐。江西省鲜禾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经过几年的努力,工厂化栽培滑菇获得成功,生物学转化率70%,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现将滑菇工厂化栽培技术总结介绍如下。1品种选择  相似文献   
130.
针对我国内陆干旱区人工草地生产管理粗放及气候资源利用不充分等问题,探究合理的牧草种植与水氮供应模式,以充分挖掘区域牧草的生产潜力。采用3 a生(2018年播种)紫花苜蓿(简称‘苜蓿’)和无芒雀麦,分析种植模式(苜蓿与无芒雀麦混播,D1;无芒雀麦单播,D2)、施氮量(低氮量N1:60 kg·hm-2;高氮量N2:120 kg·hm-2)和灌水量(以灌水下限占田间持水量θf的百分比计,分枝期均充分灌水(75%~85%θf),现蕾和初花期轻度亏水W1:65%~75%θf、中度亏水W2:55%~65%θf、重度亏水W3:45%~55%θf,灌水上限均为85%θf)对牧草叶面积指数(LAI)、干物质累积量、累积截获光合有效辐射量(CIPAR)、辐射利用效率(RUE)、产量(Y)、耗水量(ETa)、水分利用效率(WUE)和氮肥偏生产力(PFPN)的影响。结果表明:(1)牧草LAI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