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53篇
水产渔业   61篇
畜牧兽医   2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贵州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肌肉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分析测定贵州湄潭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的肌肉含肉率及肌肉营养成分,采用重量法、索氏提取法、凯氏定氮法、滴定和比色法分别测定了克氏原螯虾肌肉(鲜样)中水分、灰分、粗脂肪、粗蛋白质和钙、磷的含量,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分析氨基酸种类和含量。实验结果表明:贵州湄潭稻田养殖克氏原螯虾含肉率为18.40%±1.6%;肌肉中(鲜样)水分、灰分、脂肪和蛋白质含量分别为82.07%±0.01%、1.25%±0.01%、2.06%±0.05%、17.80%±0.43%;测得钙的含量为0.53%±0.002%,磷的含量为1.30%±0.022%。肌肉中17种氨基酸(除色氨酸)总量为16.59%;克氏原螯虾肌肉中所含人体所需必需氨基酸为7.21%,占氨基酸总含量的43.47%,四种鲜味氨基酸为2.87%;占氨基酸总含量的17.31%。经与先前国际提出的FAO模式比较,测出的必需氨基酸比例高于其评价标准,所测得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缬氨酸,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为赖氨酸。  相似文献   
42.
在粗蛋白42%和粗脂肪8%的半精制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的鱼油、玉米油、花生油和芝麻油组成5种日粮,使20C:5n-3(EPA)+22C:6n-3(DHA)的含量[占总脂肪百分含量(%])和n-3/n-6比例分别为14.942、0.728;15.551、0.851;19.365、1.238;19.9761、.345和20.457、1.406。饲喂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Richardson)幼鱼50 d,以增重率、蛋白质效率和饲料系数为指标,研究了不同脂肪酸含量及比例对黄颡鱼幼鱼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饲料中EPA+DHA的含量和n-3/n-6比例分别为19.365和1.238时,鱼的增重率和蛋白质效率较高,饲料系数较低,饲料亚油酸/亚麻酸比值为7~8时,黄颡鱼生长最快,饲料利用率最高,即在8%的脂肪中,添加51.3%的花生油3、2.5%的玉米油和16.2%的芝麻油或43.8%的鱼油、31.3%的花生油、8.8%的玉米油和16.1%的芝麻油(指占总脂肪的百分数)。综合考虑饲料成本,则以前一种配方为佳。  相似文献   
43.
山泉水人工养殖金鳟肌肉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金鳟(Oncorhynchus mykiss Walbaum)在贵州省山泉水养殖条件下的营养特点,采用生化方法测定了山泉水养殖金鳟肌肉中营养成分。结果显示:金鳟含肉率为79.60%,肌肉中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灰分含量分别为75.45%、20.30%、2.61%、1.08%。肌肉中所测到的18种氨基酸总量为63.76%,其中8种必需氨基酸占26.07%,非必需氨基酸占37.69%,鲜味氨基酸占23.39%。肌肉中含有25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占20.83%,单不饱和脂肪酸占31.25%,多不饱和脂肪酸占47.92%。矿质元素中常量元素以钾和磷较高,分别为19 030.00 mg/kg和8 913.00 mg/kg;微量元素以铁和锌含量较高,分别为35.03 mg/kg和12.31 mg/kg。结果表明:与甘肃省养殖金鳟相比,贵州省山泉水养殖金鳟肌肉中肌肉的含肉率和常规营养成分含量与其相当,必需氨基酸总量/氨基酸总量(∑EAA/∑TAA)和必需氨基酸总量/非必须氨基酸总量(∑EAA/∑NEAA)均低于甘肃省养殖金鳟,但符合WHO/FAO提出的参考蛋白模式,且贵州省山泉水养殖金鳟肌肉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和微量元素含量均高于甘肃省养殖金鳟,说明山泉水养殖下的金鳟肌肉具有更好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44.
试验研究了豆粕、菜粕和棉粕组成的混合植物蛋白替代饲料中鱼粉,对杂交鲟幼鱼的生长、排氨率及转氨酶活性的影响。共设计了5种等氮、等能的饲料,分别用混合植物蛋白替代饲料中0%、25%、50%、75%和100%的鱼粉。养殖周期为84d,幼鱼平均体质量(8.63±0.23)g,流水养殖,水流速为0.2m/s,水温18~20℃。结果显示,100%试验组终末均质量、质量增加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存活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25%和50%试验组排氨率较低,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75%和100%试验组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但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建议混合植物蛋白替代杂交鲟幼鱼饲料中鱼粉的比例不高于50%。  相似文献   
45.
为探究普安银鲫早期发育中载脂蛋白B、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的含量变化及葡萄糖溶液和维生素C溶液分别浸泡对它们的影响,采用生化方法测定分析了普安银鲫早期发育中载脂蛋白B、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变化特点。结果显示:载脂蛋白B、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在整个早期发育中均呈"下降-上升"趋势。从受精卵到外源营养期,葡萄糖组载脂蛋白B、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呈"上升-下降-上升"趋势,且从原肠中期到内源营养期,葡萄糖组载脂蛋白B和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总胆固醇含量从原肠中期到混合营养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维生素C组载脂蛋白B和总胆固醇含量呈"下降-上升"趋势,甘油三酯含量均呈"上升-下降-上升"趋势,且载脂蛋白B含量从原肠中期到内源营养期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在外源营养期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甘油三酯含量从原肠中期至外源营养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总胆固醇含量在整个发育中仅稍高于对照组。研究表明,载脂蛋白B、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参与普安银鲫早期发育中能量代谢和各器官、组织膜物质的构建,同时适宜水平的葡萄糖溶液、维生素C溶液均能促进普安银鲫早期发育中载脂蛋白B、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合成。  相似文献   
46.
简要阐述了同工酶、染色体技术和几种常见的DNA分子标记技术,如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扩增片断长度多态性(AFLP)、微卫星标记(SSR)等技术在对虾类(Penaeus)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7.
贵州大学水产养殖学专业的建设及改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贵州大学水产养殖学专业的建设与发展已有20年,本文在回顾其发展历程和建设现状基础上,阐明了水产养殖学在人才培养和服务贵州水产业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并总结了学科专业在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指出下一阶段水产养殖学学科应立足喀斯特山区特色水产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目标定位,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增强综合实力,将水产养殖学专业建设成为西部有重要影响力的特色专业。  相似文献   
48.
喀斯特山区花溪河大型水生植物资源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花溪河地处喀斯特山区贵州省贵阳市郊,该河流水质清澈,大型水生植物丰富,水生生态保持较好.20年9~10月,对花溪河的水生植物群落及其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显示:花溪河中有水生植物11科15种,其中苦草(Vallisneria spiralis)、马来眼子菜(Potamogeton,malaianus)、水车前(Ottelia alismoides)、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五针金鱼藻(Ceratophyllurn oryzetorum)、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和石菖蒲(Acorus gramineus)为优势种群.就优势种生物量而言,苦草达到370.50 g/m2、马来眼子菜达到478.00g/m2、水车前达到191.10 g/m2.茂盛的大型水生植物使花溪河的水生生态保持在良好的水平.  相似文献   
49.
为了探讨普安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卵黄囊期脂蛋白脂酶(Lipoprotein lipase, LPL)和肝脂酶(Hepatic lipase, HL)的表达特点及葡萄糖和维生素C溶液分别浸泡对它们的影响,本研究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LPL和HL基因在普安银鲫卵黄囊仔鱼发育中的表达情况及mRNA表达水平,并检测了葡萄糖、维生素C对这两种基因mRNA表达量的影响。结果显示,LPL和HL基因在普安银鲫内源营养期、混合营养期和外源营养期均有表达,且LPL和HL mRNA表达量呈上升变化。葡萄糖组LPL和HL mRNA表达量呈上升变化,维生素C组也呈上升变化。在内源营养期、混合营养期和外源营养期,葡萄糖能显著上调LPL和HL mRNA的表达量(P<0.05);在内源营养期、混合营养期和外源营养期,维生素C能显著上调LPL mRNA的表达量,而HL mRNA的表达量在混合营养期和外源营养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普安银鲫发育至混合营养期时,机体内脂质分解代谢增强。适宜水平的葡萄糖、维生素C能诱导LPL和HL 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50.
将体质量(0.014±0.001) g的杂交鲟(施氏鲟♀×西伯利亚鲟♂)以流水方式养殖87 d,饲养期间随时观察鱼的体征变化,自第7 d开始,每10 d取样测体质量和全长。试验结果显示,水温7~14℃时,初孵仔鱼躯体纤细透明,头部小且紧挨卵黄囊,卵黄囊椭圆形,约占整个身体的2/3。仔鱼发育至第7 d时始开口摄食,进入混合营养阶段,发育至第9 d时卵黄囊基本消失,仔鱼完全进入外源营养阶段,第37 d时,仔鱼发育已进入稚鱼期,发育至第57 d时器官发育基本完善,外部形态和体色近成鱼,进入幼鱼期。仔稚鱼全长日均增长量为1.67 mm,平均瞬时增长率为2.26%,全长(L)与日龄(t)生长关系式为L=0.1546t+1.2357(r2=0.9812)。体质量日均增长量为0.25 g,平均瞬时生长率为5.51%,体质量(m)与日龄生长关系式为m=0.3379e0.0479t(r2=0.9851)。体质量与全长生长关系式为m=0.0289L2.3444(r2=0.993),幂指数小于3,表明杂交鲟仔稚鱼的体质量生长比全长生长慢,为异速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