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综合类   114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6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71.
酒糟生物饲料对肉牛育肥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酒糟生物饲料对肉牛育肥及免疫功能的影响,选择30头西门塔尔杂交公牛(西门塔尔×本地黄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头,采用单因子对比试验.对照、处理Ⅰ分别饲喂不同的酒糟生物料,其他料相同,处理Ⅱ在处理Ⅰ基础上补加小苏打、有机镁、维生素E.结果表明:(1)处理Ⅱ肉牛的日均增重显著高于对照,对照与处理Ⅰ,处理Ⅰ与处理Ⅱ之间差异不显著;对照、处理Ⅰ、处理Ⅱ的干物质饲料报酬分别为9.39、9.54、8.33,处理Ⅱ的饲料转化效率最高,比对照、处理Ⅰ分别提高了11.29%、12.68%;处理Ⅱ每千克增重获利最高,分别比对照、处理Ⅰ高2.1、2.8元/kg.(2)试验的各个时间段处理Ⅰ、Ⅱ的免疫因子IgG、IL-2、IL-5、IFN-γ含量都比对照高,其中处理Ⅱ显著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采用酒糟生物饲料结合补充精料、黑麦草、小苏打、维生素E、有机镁等对提高肉牛育肥及非特异性免疫力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72.
产气荚膜梭菌cpe~+菌株的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考相关资料,针对产气荚膜梭菌肠毒素基因(cpe)设计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对34株贵州分离株进行PCR扩增,并将扩增产物连接到pMD18-T载体,转化至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提取质粒进行PCR和双酶切鉴定后测序和分析。结果在34株产气荚膜梭菌贵州分离株中有1株C型菌株扩增出与预期大小相一致的目的片段,经克隆测序后,该片段大小为233 bp,其与产气荚膜梭菌参考株肠毒素基因序列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9.6%~100%,推导氨基酸同源性为98.7%~100%,表明所扩增产物为产气荚膜梭菌的肠毒素基因片段。本试验筛选鉴定出1株产气荚膜梭菌cpe+菌株,为今后进一步探讨产气荚膜梭菌性食物中毒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73.
在20世纪90年代初,一系列关于注射外源基因在体内诱导免疫应答的报道揭开了核酸疫苗研究的序幕。核酸疫苗(nucleicacid vaccine)也称基因疫苗(genetic vaccine),是指将含有编码的蛋白基因序列的质粒载体,经肌肉注射或微弹轰击等方法导人宿主体内,通过宿主细胞表达抗原蛋白,诱导宿主细胞产生对该抗原蛋白的免疫应答,以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核酸疫苗是继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和基因工程重组蛋白疫苗之后的第三代疫苗,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免疫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研制成的,  相似文献   
274.
采用间接血凝试验对2007年和2008年贵阳市免疫与非免疫、不同饲养规模以及不同生产阶段的猪群进行猪传染性胸膜肺炎(PCP)血清抗体检测。结果:免疫猪群PCP血清抗体阳性率为63.6%和78.5%,非免疫猪群为50.3%和38.0%;在非免疫猪群中,规模养猪场的PCP阳性血清检出率,为60.2%和52.6%,农村散养户为25.0%和12.5%;在不同生产阶段非免疫猪群中,育肥猪群PCP血清抗体阳性率为62.2%和47.4%,断奶仔猪群,为30.3%和23.5%。调查结果表明,贵阳市不同猪群中已普遍存在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感染。  相似文献   
275.
<正>2016年11月贵州省某猪场的新生仔猪出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急性腹泻等临床症状。发病后该养殖场使用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后无明显效果。根据临床病理剖检、实验室诊断等方法,确诊为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和猪轮状病毒混合感染。本病例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和猪轮状病毒感染的诊治过程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期能够为类似病例的临床诊疗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1临床症状该猪场1月龄内的仔猪,相继出现精神沉郁,食欲减退、  相似文献   
276.
为探索班图酒香酵母(酵)、枯草芽孢杆菌(枯)、绿色木霉(木)、嗜酸乳杆菌(乳)发酵白酒糟的最佳条件及组合,通过十字交叉法进行拮抗试验,采用厌氧和有氧两种方式发酵,辅以单因子对比试验观察绿色木霉生长情况。结果表明,4种菌之间不存在拮抗效应。有氧发酵比厌氧发酵活菌数含量高,嗜酸乳杆菌和班图酒香酵母发酵第9 d的活菌数最高。嗜酸乳杆菌为有氧发酵的乳+酵+木组最高,比厌氧发酵高一个数量级。班图酒香酵母为有氧发酵的乳+酵组最高,比厌氧发酵提高47.95%。各组枯草芽孢杆菌发酵到第6 d活菌数最高,有氧发酵的乳+枯组最高,比厌氧发酵高11.73%。绿色木霉活菌数均为0。经过单因子对比试验发现绿色木霉不适合发酵白酒糟。  相似文献   
277.
为对贵州省某规模养羊场临床表现咳嗽、消瘦及流产症状病死山羊进行病因确定性诊断,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病死山羊进行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CCPP)病原与山羊流产衣原体核酸检测。结果表明,从病死母羊肺组织中检测到绵羊肺炎支原体(Mo)核酸,未检测到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Mmc)核酸,病死母羊子宫组织中山羊流产衣原体检测均为阴性,病例确诊为CCPP。序列分析显示Mo感染可能与流产症状有关。研究结果将为贵州省预控此类疫病流行暴发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78.
贵州规模养殖场黑山羊主要疫病的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解贵州规模黑山羊养殖场疫病的防控情况,为建立无重大疫病黑山羊养殖场提供参考,采用凝集试验、间接血凝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对随机采集的83份黑山羊血清样品进行羊布鲁氏杆菌、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口蹄疫、山羊痘血清学调查。结果表明,83份黑山羊血清样品的布鲁氏杆菌病平板凝集试验的阳性率为13.25%,试管凝集试验的阳性率为10.84%;羊传染性胸膜肺炎MMC血清的抗体阳性率为6.94%,MO血清抗体阳性率为8.33%;O型口蹄疫血清抗体阳性率为15.28%,亚洲Ι型口蹄疫血清抗体阳性率为11.11%,A型口蹄疫血清抗体阳性率为0,口蹄疫隐性感染阳性率为0;山羊痘抗体阳性率为61.11%。结论:调查的黑山羊群存在不同程度的布氏杆菌和传染性胸膜肺炎病原感染,口蹄疫和山羊痘的免疫情况不太理想,需要加强相关免疫,及时淘汰布氏杆菌感染羊只或隔离治疗传染性胸膜肺炎病原感染羊只。  相似文献   
279.
为含山羊痘病毒P32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的重组减毒鼠伤寒沙门氏菌黏膜疫苗(口服疫苗)的临床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采集不同时间山羊肠道内容物,提取细菌总DNA,以肠道最常见的大肠杆菌和葡萄球菌为检测对象,应用Real-time PCR方法测定细菌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口服疫苗组山羊的肠道大肠杆菌和葡萄球菌含量,与空白对照组山羊相比,免疫初期(7d左右)出现显著或极显著增加外,其余时间段均无明显差异,表明口服疫苗免疫后未造成山羊肠道微生态紊乱。  相似文献   
280.
猪萎缩性鼻炎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表现猪萎缩性鼻炎临床症状的猪群中分离得到的34株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Bordetella bronchiseptica,Bb),采用针对Bb flagellum gene的一对引物进行PCR扩增,结果所有分离物均能扩增出237bp特异性DNA条带,与传统生化鉴定结果相一致,且其最小检出量为0.64pg;而猪鼻腔和肺组织中常见的多杀性巴氏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胞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变形杆菌及大肠埃希氏菌均未能出现任何DNA条带。这表明,本试验建立的PCR方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靠性好等特点,可用于猪萎缩性鼻炎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