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5篇
农学   41篇
基础科学   19篇
  33篇
综合类   132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61.
不同灌溉方式对棉花细根动态变化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明不同灌溉方式(滴灌、漫灌)对棉花细根动态变化的影响,利用CI-600植物根系生长监测系统,对2016年生长季内不同灌溉方式处理的棉花细根实施精准监测,获取了棉花细根根长、直径等相关数据,得到了现存量、生长速率(A)、死亡速率(D)及生死之比(RAD)等参数,研究了滴灌和漫灌条件下棉花细根生长、死亡及周转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灌溉方式下棉花细根现存量均呈"单峰"型变化曲线;在棉花生育期的前期,漫灌抑制了细根的生长,而在后期,滴灌促进了细根的死亡;滴灌棉花细根的A和D的最大值和平均值均高于漫灌棉花的;分析RAD发现,棉花生育期内细根动态表现为生死同步,且生长处于优势地位;滴灌棉花细根周转(0.88/0.67)高于漫灌棉花(0.77/0.61),与漫灌相比,滴灌使棉花根系的生命活动更加旺盛。  相似文献   
162.
利用PAID农业专家系统开发平台嵌入GIS组件MapX技术,以SQL Server为后台数据库,把棉花田间管理和作物施肥理论等专家知识进行科学组装和集成,建立了基于网络的棉花施肥推荐专家系统。实现了远程专家施肥推荐和信息查询功能。该系统不仅实现了专家知识的远程共享,也为今后开发其它作物或类型的专家系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3.
选择柴达木盆地诺木洪农场3种类型农田进行20cm表层土壤砷(As)含量检测。第1种为新开垦原生地,第2种为20年耕种地,第3种为50年耕种地,检测As含量分别为16.29、14.90、14.04 mg·kg-1。3种土壤As含量均达到无公害食品标准(25 mg·kg-1)和绿色食品标准(20mg·kg-1)。多年耕种并没有造成农田表层土壤As积累。农田灌溉用河水中未检出As。生产中使用的22种农药、肥料均检测到As,其中15种杀虫剂、杀真菌剂、除草剂、植物激素等,每年输入土壤As 4 513.59 mg·hm-2;7种肥料每年输入土壤As 258015.24mg·hm-2。施肥是土壤中As输入的重要来源,最主要的输入源是磷酸二铵,占到50%;其次为复合肥、鸡粪和有机肥。每年随作物输出As总量为4 380 mg·hm-2。模拟田间灌溉,进行土壤柱淋漓试验,农田20 cm表层土壤每年随灌溉淋漓输出As为245 230.65 mg·hm-2,这与随着肥料、农药输入量几乎相等。表层土壤As处在一个输入、输出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从土壤中输出的As,随灌溉水输入到水系统中,继而造成水系统As的积累,最终将影响到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4.
【目的】利用高光谱数据对新疆北方地区不同生育时期滴灌棉花冠层叶片叶绿素含量进行估测,建立生长时序的叶绿素含量估算模型。【方法】以新陆早45号为试验材料,测定不同施氮水平和生育时期棉花冠层叶片叶绿素含量及对应的光谱反射率,分析了12种指数与叶绿素含量的关系,构建了滴灌棉花冠层叶片叶绿素含量的估测模型。【结果】棉花的4个生育时期(现蕾期、盛蕾期、花铃期和吐絮期)中冠层叶片叶绿素含量与Vogelmann红边指数1的相关系数都高,分别是0.944、0.907、0.895、0.930;采用多元回归方法建立的模型精度高于单指数线性模型,其决定系数都大于0.8,且均方根误差(RMSE)都较小。现蕾期模型(y=82.509x_1+89.937x_2-94.438)精度最好。【结论】针对不同生育时期建立的模型均可对棉花冠层叶片叶绿素含量进行估测,其中现蕾期模型监测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5.
不同生态区及播期对玉米籽粒灌浆的影响   总被引:47,自引:3,他引:47  
以山东品种掖单22和新疆品种Sc704分别在新疆石河子和山东泰安两个生态区,分三个时期播种(2000年4月10日、5月10日和6月10日),以研究生态区及播期对籽粒灌浆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生态区,分期播种对籽粒灌浆的影响不同.在新疆石河子地区,随着播种期的推迟,玉米籽粒灌浆的进程变慢,持续时间延长,灌浆速率下降,粒重  相似文献   
166.
王刚  刘辉  吕新  余渝  樊庆鲁 《中国棉花》2012,39(8):12-16
 从影响棉花杂交种新陆早43号亲本杂交成铃四个方面的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杂交尽量在开花早期进行,杂交时间越早成铃率越高;授粉当日气温在25~30 ℃之间时,杂交成铃率最高;授粉应从棉花柱头下部近子房处向上环形逆向授粉;与容器授粉法相比采用单花授粉法制种成铃率高,畸形铃少,制种产量高,制种效果好。  相似文献   
167.
采用灰色系统理论中关联度分析法 ,对 1995~ 1996年新疆自治区大麦新品种区域试验中的 6个供试品系进行了多性状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 :大 94 3品系综合性状最好 (r1=0 7785) ,POLAND次之 (r2 =0 76 71) ,HARRINGTON综合性状最差 (r6 =0 6 90 1)。综合评判结果与品种(系 )在生产实际中的表现基本一致。认为灰色系统理论中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作物新品种的选育、审定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8.
新疆地区农业面源污染空间分异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之一。为满足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实际需要,在GIS支持下,以主要农业面源污染物分析为基础,对新疆地区农业面源污染进行了空间分异研究。结果表明,化肥投入密度超过400 kg/hm2的地区有20个,主要集中在塔里木河、玛纳斯河、伊犁河流域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药面源污染区域的分布与化肥面源污染分布基本相同,从农药投入密度来看,超过3 kg/hm2的地区有18个;畜牧粪尿排泄密度超过30 kg/hm2的地区有13个,畜牧养殖污染从程度上来说北疆地区明显要大于南疆地区;水土流失造成的污染中风蚀占89.32%,水蚀仅占10.68%。对新疆地区面源污染进行聚类分析表明,I类区域属于重污染区域,Ⅱ类区域属于农资类污染区,Ⅲ类区域属于畜牧污染型重污染区域,Ⅳ类地区为轻污染区域。  相似文献   
169.
近50年玛纳斯河流域径流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玛纳斯河流域上游山区形成的径流是供给中下游平原区和玛纳斯绿洲的重要水源.文中利用玛纳斯河上游2个水文站和4个雨量站1956~2006年系列径流和降水资料,利用多种指标和小波分析法分析径流年内、年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玛纳斯河上游流域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匀,主要集中在6~8月份,占多年平均流量的66.9%~70.3%;径流年...  相似文献   
170.
滴灌精准施肥装置棉田施氮配肥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SPAD营养诊断氮素施肥模型基础上,确定滴灌棉花不同生育期的最佳施氮量;结合单次灌溉时间、轮灌区面积的相关研究,确定不同规格配肥盘的配肥时间。通过对比配肥盘单位时间配肥量与施肥量之间的关系,确定滴灌精准施肥装置的施氮配肥能力。结果表明:滴灌棉田单位时间施肥量只与单井出水量Q和特定棉花生育时期的施氮量Nd有关。该装置100、200、300 g 3个规格配肥盘无论在任何单井出水量情况下,都无法满足棉花全生育期追施氮肥的需要,400 g与500 g规格的配肥盘也只能满足特定单井出水量条件下的棉花追氮任务,并在此基础上对装置的优化与改进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