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3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3篇
林业   29篇
农学   31篇
基础科学   12篇
  54篇
综合类   190篇
农作物   31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67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蜜蜂及其产品作为环境污染生物指示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蜜蜂及其产品是可靠、灵敏、经济的环境污染生物指示器。综述了蜜蜂及其产品在监测重金属、杀虫剂、有机污染物和放射性同位素等环境污  相似文献   
82.
北疆棉花膜下滴灌耗水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在3种灌溉量(2 850、3 900、4 950m3/hm2 )下研究了棉花膜下滴灌各生育期的耗水量与耗水强度.结果表明棉花的耗水量随着灌量的增加而增大,在北疆滴灌棉花适宜的灌溉量为3 900 m3/hm2,棉花最大蒸散量出现在花铃期,其中开花-吐絮期,耗水量240.96 mm,最大耗水时段为现蕾-吐絮,日均耗水量3.29~4.15 mm.棉花根系主要吸水层在0~60 cm土壤深度,高灌溉量棉花的吸水强度在0~40 cm大于低灌溉量,而在40~60 cm恰恰相反 .高灌溉量下棉花蕾期以前的土壤蒸发强度增大,干物质生产能力并没有相应增加,适当调节蕾期以前的灌溉量可以提高水分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83.
油葵叶片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油葵自交种7B7的无菌苗子叶为诱导不定芽材料,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研究油葵子叶组织培养有关影响因子.比较了不同培养基成分、不同碳源、不同附加物对不定芽分化的影响,确定出油葵自交种子叶离体诱导再生芽的最佳培养基:改良MS(MS大量、微量、铁盐、B5有机)+0.5; KNO3+0.05; CH+0.01; 肌醇+3; 葡萄糖+4 mg/L 6-BAP+6~9 mg/L AgNO3+2.6 g/L Phytagel,建立了油葵相对高效的再生体系.为油葵基因转化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4.
将用天麻抗真菌蛋白基因(GAFP)转化的天然彩色棉(棕色、绿色)R0代种子种植在黄、枯萎病混生的病圃中.根据标记基因的不同,分别用卡那霉素和除草剂(Basta)对9个筛选材料的R1代1.9253×104株进行了筛选,入选133株.入选的133个植株经过四次抗病性鉴定、筛选,获得了抗病植株16株.进一步进行分子检测,转化植株出现了杂交信号,证明了抗病基因的整合和表达.同时也说明了病圃鉴定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85.
新疆陆地棉抗病转基因棉花的初步筛选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通过花粉管通道法将天麻抗真菌蛋白基因导入新疆陆地棉3个品种(系),经过标记基因阳性试验和病圃生物学检测,得到初步的筛选结果.  相似文献   
86.
本实验建立了一种Nested-PCR方法。应用方法检测5株标准株蓝舌病病毒(T4、T10、T11、T16、T20)和5株国内蓝舌病病毒分离株(CF4、AF6、Z1、H1、G14),检测结果均为阳性,而检测相关环状病毒(EHD2、EHD6、Ibraki),检测结果均生。研究证明,此方法可检测到3.5fg的BTV-RNA,灵敏度较高。该方法成功区分了蓝病病毒和相关环状病毒,比血清学方法更加优势,在临床  相似文献   
87.
探究聚磷酸盐与常规水溶磷肥在滴灌棉田中最佳的掺混方式,以期达到磷肥施用兼顾经济和高效利用的 目的。在等磷施用量下(P2O5 120 kg/hm2),将聚磷酸铵 1(APP1)、聚磷酸铵 2(APP2)和三聚磷酸钾(KTPP) 按照含 P2O5 占总磷用量的 10%、30% 和 50% 与水溶性磷酸二铵掺混,形成 9 种不同种类的聚磷酸掺混磷肥,依 次表示为 APP1-10、APP2-10、KTPP-10、APP1-30、APP2-30、KTPP-30、APP1-50、APP2-50 和 KTPP-50。同 时设置不掺混聚磷酸盐的常规水溶磷肥(DAP)和不施磷肥(P0)为对照。于滴灌棉花盛花期和盛铃期分别测定 土壤深度 0 ~ 20 和 20 ~ 40 cm 土壤有效磷含量、棉花植株生物量和磷吸收量。同时监测棉花结铃动态,成熟期 测定产量及产量构成。0 ~ 20 cm 土壤有效磷含量、棉花地上部生物量、磷吸收量、棉花单株结铃数、籽棉产量、 伏前桃数、磷肥农学利用率和产投比均随聚磷酸盐掺混比例的增加表现出增加趋势。3 种不同聚磷酸盐在增加土 壤有效磷含量、棉花地上部生物量、磷吸收量、棉花单株结铃数、籽棉产量、伏前桃数、磷肥农学利用率和产投 比上总体表现为 APP2 最优,其次是 KTPP,最后为 APP1。在棉花盛花期和盛铃期,APP2-50 处理 0 ~ 20 cm 土 壤有效磷含量和棉花磷吸收量均显著高于 DAP 和其他施磷处理,20 ~ 40 cm 土壤有效磷在所有施肥处理间无显 著性差异。盛花期 APP2-50 处理棉花生物量与 DAP 无显著差异,但在盛铃期 APP2-50 棉花生物量显著高于 DAP 和其他施磷处理。所有聚磷酸掺混磷肥处理棉花结铃数均显著高于 DAP,但棉花单铃重在各施磷处理间无差异。 APP2-50 处理籽棉产量、磷肥农学利用率和产投比最高。与 DAP 相比,APP2-50 处理籽棉产量、磷肥农学利用率 和产投比分别增加了 10.7%、88.3% 和 7.6%。以上结果表明,将 APP2 按照含 P2O5 占总磷用量的 50% 与水溶性磷 酸二铵掺混施用,可以提高滴灌棉田土壤有效磷含量,且对棉花产量和产投比增加有积极作用,是一种兼顾磷肥 高效和经济施用的施肥选择。  相似文献   
88.
【目的】 研究低温(18℃)下不同品种和不同浓度的腐植酸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筛选出低温下适宜玉米生长的腐植酸及浓度。【方法】 以新玉64号(Zea mays L.)品种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50、200、500、1 500、3 000、5 000 μg/mL)下腐植酸钾(HA1)、硝基腐植酸(HA2)、黄腐酸钾(HA3)浸种处理对种子萌发情况,幼苗相关生理指标变化的影响。【结果】 50 ~ 1 500 μg/mL腐植酸浸种在不同程度上有利于玉米种子萌发,有效的提高种子发芽势、发芽率,提高幼苗脯氨酸含量及根系活力,增强种子淀粉酶活性。综合各项指标,HA1、HA2和HA3处理最佳的浸种浓度分别为200、500、50 μg/mL,其中又以HA3处理表现最优。【结论】 在早春低温时使用50 μg/mL HA3溶液处理种子的方法较优,可促进种子萌发,调节相关酶活性,提高植物的抗逆性。  相似文献   
89.
对分离自温室和外塘发病甲鱼肝脏的2株鳖源致病菌,分别进行细菌鉴定并测定其对19种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对比分析药敏结果的差异。经鉴定,2株菌均为嗜水气单胞菌,且均存在一定程度的耐药性,其中分离自温室甲鱼的嗜水气单胞菌耐药状况相对较严重。  相似文献   
90.
食用菌菌种是食用菌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石,菌种质量直接影响着食用菌子实体的产量和品质,因此菌种保藏历来都受到食用菌生产及科研人员的重视。目前食用菌菌种保藏方法,常用的有控制温度的继代培养低温保藏法和超低温(液氮)保藏法,现已将分子生物学技术运用于菌种保藏研究,对菌种保藏方法和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