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4篇
  2篇
综合类   7篇
水产渔业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利用石河子市气象站1960-2010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石河子垦区≥0℃积温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51年来,石河子市年平均气温以0.42℃/10 a增温率呈增加趋势,1988年后气温显著增加。≥0℃积温及其持续天数分别以130.0℃/10 a和2.3 d/10 a的速率增加。≥0℃积温持续天数的增加主要由终止日期的延迟所致,初始日期提前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由于T213预报产品涉及各种复杂物理过程、每日4次同化、每次预报6h、水平分辨率60km、垂直分辨率31层的输出模式,能很好地描述西风带上的一些短波系统及物理场特征,对72h内的西风带系统演变、物理量场特征有较稳定的预报能力,为预报员提供了制作预报所需的、尤其是灾害性天气预报所需的、时空分辨率更高的客观定量产品;尤其对48h内北疆沿天山一带、天山山区及其两侧以及东疆地区的次天气尺度、中尺度系统和大降水预报以及大降水落区预报有较强的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3.
温度是导致鱼类生理变化的最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热应激导致氧化应激,破坏抗氧化防御系统,并导致脂质和组织病理学的损害。白梭吻鲈(Sander lucioperca)属于亚冷水性鱼类,最适生长水温20~24℃。近年来,由于夏季气温极高,中国池塘出现了大量的白梭吻鲈死亡,白梭吻鲈的水产养殖业一直面临着高温的严峻挑战。鱼鳃参与鱼类许多重要功能,如呼吸,渗透调节和排泄,与外部环境保持密切接触,对水质变化特别敏感。为探究热胁迫对白梭吻鲈鳃组织结构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将100尾鱼暴露于28℃,31℃,34℃,36℃热应激2h,以23℃作为对照组。收集鳃用于石蜡切片制备,并将苏木精伊红(HE)染色用于一般组织学观察。测定超氧化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和丙二醛(MDA)等抗氧化指标。结果显示,28 ℃组鳃小片发生充血,31 ℃组部分鳃小片末端卷曲变形、上皮细胞水肿,34 ℃组鳃小片变形加重,且有少量融合,上皮细胞水肿加重、明显隆起,鳃小片之间粘液细胞肥大、增生,36 ℃组相邻鳃小片大量融合且严重变形,卷曲混乱排列,大量上皮细胞坏死、脱落,鳃丝粘液细胞增生、肥大;随着胁迫温度升高,鳃中SOD、CAT、GPX、MDA均整体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且在36℃时显著下降。这表明在热应激后,鱼体内ROS增加,脂质过氧化增加。由于体内产生大量的ROS和H2O2,机体也增加了GPX和CAT的合成。当暴露在36℃时,胁迫强度超过白梭吻鲈的适应能力,抗氧化系统功能无法正常进行。表明热胁迫对白梭吻鲈鳃组织有损伤,且随着热胁迫温度的升高,其鳃受损情况越发严重。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田间原位条件下,棉田滴灌不同施氮量下氮肥在土壤中的空间分布与作物吸收后残留规律。结果表明硝酸盐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具有明显的空间变异。同一氮肥用量下,以滴头为中心,硝酸盐在水平方向分布顺序为0 cm<10 cm<20 cm<40 cm<30 cm,在水平方向上硝酸盐随水移动且可以扩散到离湿润锋后部,垂直方向硝酸盐变化顺序为0-20 cm>20-40 cm>40-60 cm,为浅层累积型。无论水平方向还是垂直方向,氮肥用量对硝酸盐分布均有显著性影响。收获后,残留硝酸盐分布在点源水平距离5-40 cm,垂直距离0-60 cm土体内,残留硝酸盐累积量随氮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这些结果说明土壤硝酸盐存在明显空间变异,施肥显著增加了其浓度和残留量,同时可能会淋洗出根层,造成养分利用率下降和环境污染。因此,适宜的氮肥用量是控制硝酸盐向深层移动和累积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北疆棉花膜下滴灌耗水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在3种灌溉量(2 850、3 900、4 950m3/hm2 )下研究了棉花膜下滴灌各生育期的耗水量与耗水强度.结果表明棉花的耗水量随着灌量的增加而增大,在北疆滴灌棉花适宜的灌溉量为3 900 m3/hm2,棉花最大蒸散量出现在花铃期,其中开花-吐絮期,耗水量240.96 mm,最大耗水时段为现蕾-吐絮,日均耗水量3.29~4.15 mm.棉花根系主要吸水层在0~60 cm土壤深度,高灌溉量棉花的吸水强度在0~40 cm大于低灌溉量,而在40~60 cm恰恰相反 .高灌溉量下棉花蕾期以前的土壤蒸发强度增大,干物质生产能力并没有相应增加,适当调节蕾期以前的灌溉量可以提高水分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6.
研究预处理对油菜籽细胞超显微结构以及油脂在细胞中存在状态的影响。以油菜籽为原料,借助透射电镜观察轧胚、蒸炒、膨化、压榨等预处理方式下的油菜籽细胞微观结构。研究表明,轧胚使油菜籽细胞受到明显挤压,由圆形变为椭圆形,并且细胞壁部分被破坏,少量脂滴聚集;蒸炒使细胞壁部分破裂且油脂的显微分散状态被破坏,由细小状态聚集成较大的油滴;膨化使细胞壁彻底破坏,细胞质被完全挤出,油脂由细小的油滴聚集成较大的油滴,且充分外露;压榨使绝大部分油脂被挤出,细胞形态及细胞壁被破坏。结果表明,膨化较蒸炒更易破坏油菜籽细胞结构,有利于油菜籽制油。  相似文献   
7.
根据国内稻米生产企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米糠高湿高温膨化保鲜关键技术。针对米糠夏季保鲜时间短这一缺点,有针对性地采用高湿高温的方法对米糠进行膨化冷干加工,抑制了米糠的酸败过程。同时在尽量节约厂房用地的前提下,将米糠生产工艺线分布于多楼层之间,实现米糠加工面积小,成品质量高的效果,在实际生产层面上解决了以往米糠加工过程中夏季米糠迅速酸败的难题,适合在中小型米糠加工企业中进行工艺的推广应用,其经济效应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8.
新疆石河子地区加工番茄里格尔87—5最适播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加工番茄里格尔87—5为材料,于2007年在石河子地区进行了分期播种试验,研究播期对加工番茄部分农艺性状、主要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对番茄的株高和茎粗有着显著的影响,早播番茄的茎粗最粗,晚播番茄的株高最高,中播番茄株高和茎粗处于两者之间;播期对番茄主要品质成分的含量有很大影响,中播番茄果实中维生素C、可溶性糖、糖酸比最高,早播次之、晚播最低,随着播期的推迟,番茄中有机酸含量逐渐升高,播期对番茄果实中硝酸盐含量无明显影响;影响不同播期番茄产量的主要因子是单株果数,其次是单果重,番茄产量随播种期的延后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因此,里格尔87—5在新疆石河子地区最适播期为4月下旬。  相似文献   
9.
施氮量对膜下滴灌棉花氮素吸收、积累及其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4年在膜下滴灌条件下,研究了施氮量0,180,270,360kg/hm2对膜下滴灌棉花氮素的吸收、累积和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氮肥可以显著提高棉花的生物和经济产量及地上部分总吸氮量,但过量施用氮肥对经济产量和生物产量增产不显著,各施氮处理氮肥利用率在27.6~33.8%之间,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植株中氮素含量随生育延长而降低,氮素累积总体呈增加趋势,施氮量对棉花氮素吸收有显著影响,同一生育时期,氮素含量和累积量都随着施氮量增加而提高。本试验条件下,棉花的合理施氮量应控制在270 kg/hm2左右。  相似文献   
10.
北疆棉区棉花低温冷害的初步分析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由于沙漠增温效应的良好作用,北疆沿天山一带的中、西部绿洲农区得以发展成世界上最北的棉区.北疆棉区低温冷害表现在4、5月播种--出苗时期及7、8月开花--结铃时期,尤以后者危害更大.冷害主要发生在温度原本不高、但又首先遭遇入境强冷湿气流的北疆棉区,是北疆棉区最大的农业气象灾害,急需加强研究.目前总结出的克服办法应遵循趋利避害原则,开花-结铃时期的冷害以筛选、选育抵御冷害能力较强的早熟、丰产品种,建立包含有抵御冷害的新技术体系;播种-出苗时期的冷害以当地气候、土壤特点采用适期早播,育苗移栽杂交棉,实施相应农业措施等,减轻、避免冷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