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2篇
  11篇
综合类   88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68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白僵蚕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僵蚕作为传统中药,应用非常广泛。本文从白僵蚕的主要活性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2.
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优化桑叶多酚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桑叶多酚有消除机体内自由基毒性的作用,为桑叶中具有药用和保健功能开发价值的成分之一。运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法,研究了桑叶多酚提取工艺中原料溶剂乙醇的浓度,以及原料的质量浓度、原料溶液pH值、提取次数等因素对桑叶多酚得率的影响,建立了具有良好预测性能的提取条件数学模型,确定了最优提取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在桑叶多酚提取工艺条件各因素中,对桑叶多酚得率影响作用大小的顺序为原料溶液pH值>原料的质量浓度>溶剂乙醇的浓度。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为:以70%乙醇作原料溶剂,原料质量浓度0.025g/mL,原料溶液pH值4。在此优化工艺条件下,从桑叶中提取桑叶多酚的质量比为16.11 mg/g。  相似文献   
123.
桑树的营养功能性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5,自引:8,他引:27  
对国内外有关桑树果、叶、根、枝的营养和功能成分、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认为桑树是极具开发潜力的药用和食用资源。  相似文献   
124.
为了探讨桑枝抗氧化作用的物质基础,进一步开发桑枝的药用功能,采用比色法对广东桑不同品种及不同生长季节桑枝的总黄酮含量、总抗氧化活性、.OH和O2-.清除作用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品种和生长季节对桑枝总黄酮含量和体外抗氧化活性有显著的影响(P<0.05)。分析结果还显示:染色体倍数性对桑枝总黄酮含量和体外抗氧化活性无显著的影响(P>0.05);桑枝总黄酮含量与抗氧化活性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  相似文献   
125.
用关键年法分析家蚕原种微粒子病发病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广东省蚕种繁殖试验所 195 7~ 1997年原种微粒子病的发病率和相应年份的年均气温 ,利用统计假设检验法初步分析了原种微粒子病发生的关键年 (峰谷年 )的变化趋势及其与气温的关系。结果发现年平均气温对原种微粒子病发生有显著的影响 ;峰年前年的年平均气温明显高于历史平均水平 ;而低谷年前年的年平均气温明显低于历史平均水平。自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微粒子病发病率偏高 ,平均气温亦显著偏高 ,可见气温是造成 10多年来原种微粒子病流行的原因之一。关键年法分析微粒子病发生的结果与生产实际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26.
刘吉平 《蚕学通讯》2019,39(1):54-54
广东、广西、海南和云南作为全国最主要的蚕桑生产地区,其桑树病害具有典型性、范围广、危害严重等特点。为了探明桑树病害种类及病害的发生情况和趋势,为建立桑树主要病原的分子快速诊断技术以及绿色生态桑病防控技术提供依据,在上述地区的主要蚕区开展调研和病样收集,并对病样材料进行了显微观察、PCR检测鉴定及病原的分离纯化,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27.
2010年8月17~18日,全国家蚕病害控制技术与安全养蚕模式学术研讨会在浙江淳安召开。该研讨会由中国蚕学会主办,浙江大学蚕峰研究所、农业部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浙江省蚕桑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浙江省蚕桑学会、浙江省淳安县丝绸总公司、浙江省杭州市科协、浙江省淳安县科协等单位合作承办。  相似文献   
128.
郑岩岩  刘吉平  高俊琴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7):16762-16764,16861
综述了GAP分析提出的原因及其涵义,总结了具有代表性的GAP分析的基本步骤和简单流程,归纳了我国GAP分析的研究区域、研究对象和研究尺度,介绍了我国GAP分析的研究方法,并针对国外GAP分析的研究进展,提出我国GAP分析的研究现状中目前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9.
李凤娟  刘吉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765-17766,17939
在分析东北地区农田空间分布格局的基础上,利用逐步回归模型筛选出影响农田空间分布的生态因子。结果表明,东北地区农田集中分布松嫩平原、三江平原、辽河平原;农田率高一高空间自相关类型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的中部地区及三江平原的核心区域,低一低空间自相关类型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的西北部和长白山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降雨量和海拔高度与农田率呈负相关,而人口密度与农田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0.
【目的】探索管灌区管网用水优化配置方法,有助于减少开关阀门次数、保障管网运行安全。【方法】将管网水动力学模型嵌入到以管网配水时间最小和各节点流量变化最小为目标的管网优化配水模型,通过模型间公共参数的数据交换,构建管网用水配置耦合模型,并采用迭代法对其进行寻优,最终形成管网用水调控模型。【结果】利用该耦合模型可以精准模拟管网各节点的压力流量变化过程,与管灌区目前常用的管网优化配置方法相比,使用耦合模型对管网水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在实现管网配水全过程实时监控的同时,使得到的结果更加真实和精细。【结论】该方法的应用实例证明了该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嵌入分布式水动力学模型后,耦合模型无法用传统的规划方法进行求解,迭代求解的迭代格式建立及求解过程比较耗时;该方法为包含分布信息的水资源优化配置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