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6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13篇
  9篇
综合类   86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34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津农菌肥对水果糖度和着色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应用作者所筛选的优良菌种制备津农菌肥,施于果树能使久保桃含糖度增加1.61,岗山白桃增加2.058,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5.7%和18.25%;富士苹果含糖度比对照组提高14%,着色指数增加27.5。  相似文献   
72.
柑橘是我国第一大水果,也是我国南方栽培面积最广、经济地位最重要的果树[1]。低温冻害是影响柑橘生产的重要自然灾害之一[2]。柑橘遭受低温冻害时,轻则损伤树体,产量减少;重则造成橘树死亡,引起重大经济损失[3]。橘树对低温冻害的抗冻能力较复杂,受园地选址、品种、栽培管理水平、地势、气象等多方位因素综合影响[4]。砻糠又称稻谷壳、谷糠等,为稻谷的外壳,体轻,应用范围广泛。  相似文献   
73.
赵华  韩旭  姚蔚  陈洁  杜敏  刘丽丽  王燕 《园艺学报》2014,41(12):2531-2534
在《园艺学报》论文来稿中时常发现在试验过程中和数据分析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包括试验重复取样不合理、对照数据测定不全、不重视实物照片证据的取得、未能及时验证异常数据、数据分析中未考虑统计差异显著性及结果分析不深入或结论片面等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并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74.
孔雀石绿是一种带有金属光泽绿色的结晶体,化学名称为四甲基二氨基三苯甲烷,易溶于水、甲醇、乙醇和戊醇,水溶液呈蓝绿色。它可用来作杀菌剂、驱虫剂,是药物染料中抗菌力较强的一类,属于三苯甲烷类染料。研究发现孔雀石绿的化学官能团三苯甲烷是一种致癌物质,并能在鱼体内长时间残留,可通过食物链对哺乳动物和人类产生致畸、致癌、致突变等作用。  相似文献   
75.
通过对东方太阳城老年社区户外环境空间的实际利用状况和功能适用性进行调查,分析老年社区户外环境的建设现状,以期为今后创造赏心悦目、易于交往、充满活力的老年社区户外环境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6.
有机碳是土壤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团聚体在土壤有机碳固持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海岸带土壤质量低下,随着滩涂围垦的不断深入,自然滩涂围堤挡水围垦后土壤的理化环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由原先的还原环境向氧化环境转变,这一改变会直接影响土壤中团聚体及其有机碳的演变过程。本研究通过对江苏省如东县1951年和2007年围垦时期的垦区及自然滩涂的土壤样品采集,研究不同围垦时期滨海围垦对土壤有机碳含量、土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分布的特征和变化过程。结果表明:研究区垦区表层土壤(0~20 cm)有机碳含量在0.2%~1.13%之间,均值为0.58%。亚表层土壤(20~40 cm)有机碳含量在0.22%~0.85%之间,均值为0.41%。从全国土壤有机碳的平均水平来看,研究区明显偏低。相比于围垦初期土壤有机碳(SOC)出现明显的下降,长期围垦可以显著增加土壤表层的SOC。滨海垦区土壤团聚体质量比从大到小分别为53~250μm、250μm、53μm团聚体。随着围垦时间的增加,250μm和53μm团聚体都呈明显的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53~250μm团聚体随着围垦时间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53~250μm团聚体土壤有机碳含量最低,其次为53μm团聚体,而250μm团聚体土壤有机碳含量最高。因此,围垦后广泛开展利于大团聚体形成的农业管理措施有利于围垦土壤质量的快速提升。  相似文献   
77.
柑橘设施栽培具有扩大种植范围、调控果实成熟期、调节市场供需矛盾和延长货架期等优势。与露地栽培相比,柑橘设施栽培能够改变设施内的光照、温度、湿度和CO2浓度等环境因子,对柑橘的光合作用、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等有很大的影响。本文作者从柑橘设施栽培品种的选择、栽培技术、环境因子的变化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柑橘设施栽培的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8.
为了解厦门市售常见贝类中氯霉素残留情况,本调查采集了水产品批发市场、超市、养殖场等场地的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文蛤(Meretrix meretrix)、牡蛎(Ostrea gigas tnunberg)、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贻贝(Mytilus edulis)、泥蚶(Tegillarca granosa)、寻氏肌蛤(Musculus senhousei)、扇贝(Chlamys farreri)共8种贝类169份样品,依据GB/T 20756—2006国家标准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贝类中的氯霉素残留量进行了检测调查分析。该方法在0.5~20 ng/m 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为0.999 8,检出限为0.1μg/kg,回收率在88%~104%之间。结果表明,169份贝类样品中,氯霉素的总检出率为3.6%(6/169),最高含量为7.05μg/kg,在8种贝类样品中,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和文蛤(Meretrix meretrix)的检出率较高,分别为7.7%(3/39)和6.7%(2/30)。调查结果显示,厦门市售的贝类中氯霉素残留情况依然存在,相关管理部门应该加强监管、监控,以保障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79.
基于多元回归的黄土沟壑区小流域土壤水分空间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延河流域羊圈沟为研究对象,基于土壤水分空间自相关理论,在土壤水分环境影响因子多元回归基础上,建立了土壤水分空间化模型,并探讨了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土壤水分空间分布具有正相关性,且相关性显著,在空间上表现为聚集状态;表层土壤水分与植被覆盖度、高程、坡度、地表粗糙度、地形起伏度和地表切割程度等因素密切相关,且与地表切割程度呈正相关关系,而与植被覆盖度、高程、坡度、地表粗糙度以及地形起伏度因子呈负相关;与普通克里格(OK)、反距离加权(IDW)、径向基函数(RBF)和全局多项式(GPI)的土壤水分空间内插方法相比,多元回归+普通克里格方法(MROK)的拟合程度最高,是表层土壤水分空间化较好模型;土壤水分空间分布格局明显,主要表现为西部和东北部土壤水分含量低,东南部土壤水分含量高。该研究揭示了土壤水分环境因子相关性及空间分异规律,对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一定的促进意义。  相似文献   
80.
为给未来气候环境下小麦育种和栽培提供依据,以鲁麦14为材料,在人工模拟条件下研究了大气CO2浓度倍增和UV-B辐射对冬小麦幼苗生长发育和抗氧化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大气CO2浓度倍增可增加冬小麦株高,比叶重、地上部干重和分蘖数,显著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和类黄酮含量,降低了细胞膜透性;而高剂量的UV-B处理效应与此相反.在高CO2浓度和UV-B复合处理下,CO2倍增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增加类黄酮含量,修复膜过氧化损害,明显减缓由高剂量UV-B辐射对冬小麦的不利影响,有利于小麦幼苗生长发育.说明高浓度CO2可以缓解UV-B辐射对冬小麦幼苗生长产生的负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