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9篇
综合类   87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采用半静态法,将河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is)用亚致死浓度的阿维菌素和三唑磷处理,研究羧酸酯酶和谷胱甘肽转移酶在农药实验性评价中的作用。结果显示:随着处理浓度和时间的递增,河虾体内的羧酸酯酶比活力明显降低,而谷胱甘肽转移酶活性变化不明显;0.100mg/L阿维菌素和0.025mg/L三唑磷处理96h后,羧酸酯酶比活力的抑制率分别为79.70%和80.06%,表明这2种农药对河虾体内的羧酸酯酶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以CDNB(1-氯-2,4-二硝基苯)和DCNB(1,2-二氯4.硝基苯)为底物,阿维菌素处理后谷胱甘肽转移酶的最高抑制率分别为17.14%和39.33%,三唑磷处理后的最高抑制率分别为19.73%和28.33%;羧酸酯酶可作为一个生物标志物,而谷胱甘肽转移酶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作为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42.
在建立液相色谱三重串联四极杆质谱(LC-MS/MS)检测技术的基础上,采用PVC材料的圆柱形盆钵栽培方法,研究了不同土壤环境条件下甲磺隆和氯磺隆的残留特性.结果表明,甲磺隆和氯磺隆在水稻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的残留量均呈不断下降趋势.处理后15d,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两种农药残留量分别下降了44.7%和41.5%(甲磺隆)及38.7%和40.1%(氯磺隆),根际和非根际的残留差异不显著(P>0.05);处理后31d,残留量分别下降了77.7%和64.8%(甲磺隆)及62.7%和50.1%(氯磺隆),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处理后63d,残留量分别下降了96.4%和85.1%(甲磺隆)及90.0%和79.4%(氯磺隆),残留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甲磺隆的降解趋势和氯磺隆基本一致,但下降幅度比氯磺隆大.二者在水稻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的残留量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式C=G0e-λt(C代表浓度;C0代表初始浓度;t时间),决定系数范围在0.934 2~0.995 7之间.在种植水稻的条件下,下层土的农药残留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处理后数日内达最高点,之后不断下降,122d后低于检测限.水稻下层土残留的从无到有说明农药在土壤中的淋溶可能是水田环境农药残留降解的原因之一.干旱土壤条件下,土壤的淋溶作用不明显.说明水旱轮作有利于农药残留在土壤环境中的降解.  相似文献   
43.
砂地柏果实提取物杀虫活性初探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砂地柏果实丙酮提取物及精油对菜青虫等6种重要害虫均不同程度地表面出生物活性。对菜青虫具有拒食,胃毒和触杀作用,用粘虫只表现出较强的拒食和胃毒作用,可抑制玉米象及赤拟谷盗种群形成,干扰棉铃虫的生长发育,其精油对供试昆虫有很强的熏蒸活性。  相似文献   
44.
海洋源杀虫细菌100206菌株的发酵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单因子及正交试验对海洋源杀虫细菌100206的液体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筛选。结果显示:适宜的发酵培养基组成为黄豆粉2.00 g、淀粉2.90 g、碳酸钙0.20 g、葡萄糖0.50 g、酵母膏0.25 g、海水75.00 m l、蒸馏水25.00 m l、初始pH值7.50。用菌株100206在28℃、180 r/m in条件下培养72 h得到的发酵原液饲喂棉铃虫初孵幼虫,48 h后棉铃虫死亡率可达66.67%。  相似文献   
45.
测定了中国常用的21种农药对意大利蜜蜂头部和云南小白鼠肝脏两种不同生物来源的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作用,并以蜜蜂头部胆碱酯酶为酶原,探讨酶抑制法农药残留快速测定的样品前处理方法。结果表明:农药对不同胆碱酯酶的抑制活性有很大差异,意大利蜜蜂头部酯酶对供试的氨基甲酸酯类农药非常敏感,但对部分有机磷类农药的敏感性较差,而小白鼠肝脏胆碱酯酶对丙溴磷、二嗪农、敌敌畏等农药较敏感。在4种不同提取剂对蔬菜样品的提取效果试验中,根据农药的溶解特性,采用甲醇和含Tween-80的磷酸缓冲液提取法,其残留农药的回收率和检测灵敏度较高。  相似文献   
46.
为深入了解桃胶的营养价值,首先分析了5种不同颜色桃胶提取液中总酚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差异,然后基于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LC-QTOF-MS)和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的代谢组学方法对桃胶提取液中的酚类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颜色桃胶提取液中总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存在明显差异,颜色越深总酚含量越多、抗氧化活性越强,颜色最深样品(S5)中总酚含量为28.23μmol/g,是颜色最浅样品组的7.8倍.基于LC-QTOF-MS分析桃胶提取液,共鉴定出32种活性化合物,其中黄酮类化合物有20种;基于LC-MS的靶向代谢组学方法对18种酚类化合物进行定量分析,发现橙皮素、柚皮素、表儿茶素、圣草酚含量最多.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8种酚类化合物中,14种酚类化合物与总酚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7.
为尽可能减少稻田农药的使用量,更好地保障稻米品质及保护农田生态环境,通过优化药剂组合和施药次序,综合田间防效、消解动态、最终残留及水稻产量等因素,研究评估了江苏省溧阳市水稻田农药减量施用的可行性。分别设置常规施药组合和减量施药组合2套方案,以水稻主要病虫害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及纹枯病为例,比较了2种施药方案下对病虫害的防效,分析了相关药剂在水稻中的残留消解动态以及在稻米和谷壳中的最终残留,并对水稻产量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减量施药方案对水稻上3种典型病虫害的防效均优于或与常规施药方案相当;此外,不同施药次序对水稻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差异较大;2种施药方案下,供试药剂在稻米中的最终残留量均未超过其残留限量 (MRL) 标准;与常规施药方案相比,减量施药方案下水稻每公顷产量增加了621 kg,但二者差异不显著。减量方案施用农药总制剂量为4 410 g/hm2 (有效成分1 353 g/hm2), 而常规方案为6 885 g/hm2 (有效成分1 553 g/hm2)。研究表明,在试验期间,该减量施药方案能有效防控水稻病虫害,保证水稻产量,同时还能减少环境中农药及助剂的投入,降低对环境的危害。  相似文献   
48.
研究首先基于GC-TOF/MS(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对叶菜根系分泌物成分进行定性分析,然后选取单一根系分泌物成分如有机酸、氨基酸、糖类对土壤中结合态苯醚甲环唑和吡虫啉的活化规律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基于GC-TOF/MS分析叶菜根系分泌物样品共检测出535个特征质谱峰,基于FiehnBinbase数据库共定性出的75个化合物,包括糖醇类20个、氨基酸类6个、有机酸类31个、脂肪酸类10个、其他类8个。不同根系分泌物对土壤中2种结合态农药的活化差异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对结合态苯醚甲环唑的活化效果为草酸柠檬酸丙氨酸甘氨酸葡萄糖果糖,而对结合态吡虫啉的活化效果为柠檬酸草酸果糖葡萄糖甘氨酸丙氨酸。另外,同一根系分泌物对结合态苯醚甲环唑的活化效果要高于吡虫啉,这可能与农药的物理化学性质相关,如辛醇比分配系数(lgK_(ow))等。研究结果对农产品安全生产以及有效地评价土壤残留农药的危害风险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9.
在建立液相色谱三重串联四极杆质谱(LC-MS/MS)检测技术的基础上,采用PVC材料的圆柱形盆钵栽培方法,研究了不同土壤环境条件下甲磺隆和氯磺隆的残留特性。结果表明,甲磺隆和氯磺隆在水稻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的残留量均呈不断下降趋势。处理后15d,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两种农药残留量分别下降了44.7%和41.5%(甲磺隆)及38.7%和40.1%(氯磺隆),根际和非根际的残留差异不显著(P〉0.05);处理后31d,残留量分别下降了77.7%和64.8%(甲磺隆)及62.7%和50.1%(氯磺隆),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处理后63d,残留量分别下降了96.4%和85.1%(甲磺隆)及90.0%和79.4%(氯磺隆),残留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甲磺隆的降解趋势和氯磺隆基本一致,但下降幅度比氯磺隆大。二者在水稻根际和非根际土壤中的残留量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式C=C0e-λ(tC代表浓度;C0代表初始浓度;t时间),决定系数范围在0.9342~0.9957之间。在种植水稻的条件下,下层土的农药残留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处理后数日内达最高点,之后不断下降,122d后低于检测限。水稻下层土残留的从无到有说明农药在土壤中的淋溶可能是水田环境农药残留降解的原因之一。干旱土壤条件下,土壤的淋溶作用不明显。说明水旱轮作有利于农药残留在土壤环境中的降解。  相似文献   
50.
以300 W高压汞灯为光源,研究了不同类型、不同浓度的农用表面活性剂对氯虫苯甲酰胺在水溶液中光降解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乳500表现为轻微的光猝灭效应;低浓度时,随着表面活性剂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OTAC)浓度的增大,氯虫苯甲酰胺的光解速率逐渐增大,但当表面活性剂浓度增大到25 mg/L时,产生光猝灭效应;Tween-80对氯虫苯甲酰胺光解的影响最大,当浓度为5 mg/L、10 mg/L和25 mg/L时,光敏化率分别为16.74%、29.52%和43.17%;自制的混合表面活性剂能促进氯虫苯甲酰胺的光解。表面活性剂对氯虫苯甲酰胺在水溶液中光降解行为的影响受表面活性剂类型和剂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