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4篇
  2篇
综合类   43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转生长激素基因中华倒刺鲃的构建及其检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用从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cDNA文库克隆到的生长激素基因,与鲤β肌蛋白启动子、大麻哈鱼生长激素基因的poly(A)终止信号序列等调控元件共同构建了表达重组质粒pFV2 cfGH。提取重组质粒,用精子载体法导入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的受精卵中,经孵化培养成转基因成鱼。抽提423尾转基因实验鱼血总DNA,经PCR检测表明:斑点叉尾鮰生长激素基因已导入中华倒刺鲃基因组中,导入率为17.26%。同时通过RT-PCR技术检测阳性中华倒刺鲃中生长激素基因的表达情况。  相似文献   
52.
种业兴,则农业兴。农业的发展,种子的作用尤为重要,我国全面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旨在加快推动我国种业由弱转强,实现种业的基本自给,确保农业发展安全。通过系统总结山东省滨州市近年来实施的种业振兴工程成果,总结取得的经验,并就遇到的一些难点和困点提出建议,以期能为其他地区的种业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3.
基于DNDC模型的不同水文年稻田水碳管理模式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不同水文年型下稻田最优的水碳管理模式,基于2 a田间试验数据校正并验证了DNDC模型,选取了3种典型的水文年,模拟了不同灌溉模式和秸秆还田水平下稻田土壤有机碳(SOC)和水稻产量的变化,并对结果进行了比选。结果表明:DNDC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节水灌溉条件下稻田SOC和水稻产量变化;灌溉模式影响了稻田SOC和水稻产量,相同秸秆还田水平下,控灌稻田0~10 cm土层SOC略低于淹灌处理,但水稻产量更高,控灌稻田的SOC和水稻产量分别较淹灌稻田降低了0.25%~1.92%和增加了0.32%~8.13%。随着秸秆还田水平的提高,不同水文年的稻田SOC均呈阶梯状上升趋势,但水稻产量和水分生产率的结果存在差异,平水年呈先升高后稳定的趋势,在6 500 kg·hm-2秸秆还田水平下达到峰值,丰水年条件下秸秆还田的增产作用较枯水年更为明显。与1 000 kg·hm-2的秸秆还田水平相比,8 000 kg·hm-2秸秆还田水平下水稻产量和水分生产率在1964年(枯水年)分别增加了1.95%和2.27%,而在1977年(丰水年)分别增加了4.36%和4.38%。节水灌溉与秸秆还田耦合是值得推荐的水碳管理模式,平、枯、丰水年的推荐秸秆还田水平分别为6 000、6 000 kg·hm-2和7 500 kg·hm-2,SOC和产量达到潜力的99.2%和89.8%以上,水分生产率较相同秸秆还田量的淹灌处理高43.5%以上。  相似文献   
54.
以3年生玫瑰香葡萄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5种套袋处理(不套袋、套白色纸袋、套白色无纺布袋、套蓝色无纺布袋、套粉色无纺布袋)对葡萄袋内外温度、炭疽病病果率、果实可溶性固形物、销售价格及净利润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套袋相比,套袋提高了果实周围温度,降低了炭疽病发生率及鸟害,提高了可溶性固形物,降低了可滴定酸含量,销售价格、净利润也有所提高。套白色无纺布袋果实炭疽病发生率为0.50%、含可溶性固形物的量为27.84%、667m~2折合利润为1 270.5元,是提高经济效益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55.
56.
为研究主要栽培因素对油葵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本试验采用 L18(3~7)正交试验方法,确定油葵播期、密度和施肥量的最佳组合。 结果表明,对产量影响的顺序为播期>密度>施肥量,随着播期延后、密度和施肥量增加,产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 播期对产量的影响极显著,随着播期延后,生育期逐渐延长,播期对茎粗、结实率和粗脂肪含量影响显著;种植密度对花盘直径影响显著;茎粗随着施肥量增加先增大后减小。 在 7 月 2 日播种,密度为 52 893~56 742 株/hm~2,施肥量为 219.67~256.55 kg/hm~2时,油葵的综合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57.
为适应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近年来多批次高效养蚕模式发展的需要,在继续推广华康2号的基础上,毕节市七星关区农业农村局从2021年开始,引进华康3号在碧海、阴底2个乡镇(街道)开展农村饲养试验,结果显示:华康3号与华康2号一样均表现为孵化齐、就眠快、眠起齐、蚁蚕活泼、食桑快、发育整齐、迟眠蚕和弱小蚕少,5龄起蚕后均表现出食桑旺、转青快、强健好养等特点;华康3号与华康2号抗家蚕血液型脓病的能力强,均未发生家蚕血液型脓病,但大蚕期和蔟中均发生细菌性病害,同一农户、相同饲养条件下,华康3号细菌性病害发病率均低于华康2号;华康3号的茧层率比华康2号高0.10个百分点,4龄起蚕结茧率比华康2号高0.82个百分点,盒种产茧量比华康2号高17.18%,盒种产值比华康2号增收413元。在试验的基础上根据华康2号的品种特性和2019年以来开始进行的家蚕多批次饲养技术试验结果,提出了在春蚕期(第1、2批次)、晚秋蚕期(第6批)饲养华康3号,在夏、秋蚕期(第3、4、5批次)饲养华康2号的养蚕布局,助力毕节市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58.
节水灌溉稻田水碳通量日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不同天气条件对节水灌溉稻田水碳通量日变化的影响,采用涡度相关系统对节水灌溉稻田水碳通量进行了连续监测,分析了不同天气条件下节水灌溉稻田水汽与CO_2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节水灌溉稻田各月阴天与晴天典型日内水碳通量变化趋势相似,阴天变化呈现多峰变化,晴天下变化较稳定。夜间和凌晨变化较小,差异也较小,白天差异较大。水稻全生育期各月阴天下典型日稻田水汽通量的峰值是晴天下水汽通量峰值的0.5倍左右。各月之间阴天和晴天的水汽通量在生育中期的八九月峰值均较大。节水灌溉稻田夜间以呼吸排放CO_2为主,白天以光合固定CO_2为主。7、10月阴天典型日稻田CO_2通量峰值是晴天峰值的0.5倍左右,而在水稻生长旺盛的八九月,两种天气条件稻田CO_2通量日变化多数时段偏差较小。  相似文献   
59.
生物炭施用对节水灌溉稻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生物炭施用对节水灌溉稻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基于田间试验,分析了不同水碳调控情景下土壤酶随土层深度及水稻生长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节水灌溉条件下,施加生物炭对土壤酶活性有一定的提高作用,随着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在分蘖期的0~10cm土层出现了降低。同对照相比,中量(20t/hm^2)和高量(40t/hm^2)生物炭施用处理0~40cm土层的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增加了1.89%~4.64%和6.67%~8.75%,蔗糖酶活性分别增加了3.21%~23.38%和35.26%~73.43%;与常规灌溉相比,控制灌溉0~40cm土层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和土壤蔗糖酶活性均值分别提高了4.26%~12.44%和4.88%~20.98%。不同生物炭施加量处理的土壤蔗糖酶活性在分蘖期差异显著,在水稻生长的中后期逐渐减弱。稻田各生育阶段的土壤过氧化氢酶酶活性随土壤深度增加先增后减,土壤蔗糖酶活性基本上随土层加深逐渐降低。节水灌溉和生物炭施用的联合应用可以提高稻田土壤酶活性,且高量生物炭施用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60.
【目的】将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在豚鼠体内连续性传播9代后,能够稳定的在豚鼠间传播,可见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对哺乳动物的感染能力以及在哺乳动物间传播的能力还是很强的。因此,使用此株病毒A/Chicken/Jinan/Li-2/2010(H9N2)简称JN,应用小鼠动物模型,研究H9N2亚型流感病毒在小鼠肺内适应性传代后对小鼠的致病力,以及传代过程中流感病毒的变异。检测和筛选流感病毒致病性变异的关键氨基酸位点,探索H9N2亚型流感病毒变异的分子机制。【方法】将一株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Chicken/Jinan/Li-2/2010(H9N2)在小鼠的肺脏进行传代,将小鼠解剖、摘除肺部、研磨离心后经滴鼻接种下一代小鼠,传播九代后,用MDCK细胞扩繁病毒,得到鼠肺适应株JN-P9-2-M1;扩增、克隆传代病毒JN-P5-2-M1和JN-P9-2-M1的全基因测序,推断各基因编码的氨基酸,与JN原代病毒(P0)的核苷酸和氨基酸相比对,得到各代次病毒核苷酸与氨基酸变化的位点;解剖小鼠,获得小鼠的肺脏、肝脏、脾脏、肾脏、脑和肠,滴定各组织中的病毒滴度,检测病毒的组织噬性;乙醚麻醉小鼠后,每个病毒稀释度鼻内接种3只小鼠,检测小鼠的幸存率和发病率;采集攻毒小鼠的肺部,固定后进行病理切片和免疫组化,比较JN原代病毒与JN-P9-2-M1对小鼠肺部的损害。【结果】JN-P9-2-M1对小鼠的致病性明显提高,其MLD50为103.5EID50,106EID50、105EID50、104EID50攻毒剂量的小鼠幸存率是0,而原毒JN对小鼠不致死,JN-P9-2-M1对小鼠的致病性比原毒提高了至少1 000倍;攻入JN-P9-2-M1病毒剂量为106-103EID50的小鼠,体重明显减少,临床症状也很明显,攻毒后3-8 d,小鼠表现精神萎靡、被毛零乱、呼吸急促、弓背等症状,而原毒JN在106EID50时,小鼠的体重变化率都跟阴性对照组相似;JN-P5-2-M1和JN-P9-2-M1同原毒JN的受体结合特性相同,都是只能特异性结合SAa-2,6Gal受体,具有人样流感病毒的受体结合特性;JN病毒仅能在小鼠肺部检测到,病毒滴度很高,而JN-P9-2-M1不仅在小鼠肺部有很高的滴度,在小鼠的肝脏、脾脏、肾脏和脑部都能检测到。【结论】 JN-P9-2-M1对小鼠的致病性明显提高,比原毒提高了至少1 000倍;PB2 E627K、HA N313D和HA N496S等3个位点可能是病毒对小鼠致病力初步提高的原因,而PA L342I和NA N218T这两个点突变,就有可能是进一步提高病毒对小鼠致病力的关键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