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0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28篇
林业   36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37篇
  60篇
综合类   204篇
农作物   26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42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31.
以田间实验为基础,分析了在不同厚度的有机物覆盖层下土壤温度变化的机制并与未覆盖条件下的土壤温度进行了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有机物覆盖使土壤的日最高温度和日平均温度降低,但却使土壤的日最低温度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32.
针对广西当地主栽桑树品种“桂桑优12号”,选用5种苗前除草剂、6种苗后除草剂,分别在桑树播后苗前土壤喷雾施药和桑苗2叶1心期茎叶喷雾施药,研究这些除草剂对杂草的防效及对桑苗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在试验剂量范围内,二甲戊乐灵、高效氟吡甲禾灵、灭草松、混剂A、混剂B对桑苗安全;唑嘧磺草胺对桑苗生长有轻微药害,造成桑苗叶色黄化、叶片枯斑、生长略受抑制;2甲4氯钠造成桑苗叶色淡化,萎蔫以至植株倒伏,生长受到一定抑制,但能较快恢复.乙草胺、丁草胺、异丙甲草胺、苯噻酰草胺均影响桑苗的出苗,造成子叶畸型,以丁草胺的症状最轻;二甲戊乐灵、混剂A、混剂B的杀草谱广,防效显著.  相似文献   
33.
利用39对SSR分子标记和系谱信息分析广西常用苏湾玉米自交系和原始育种群体的遗传关系。结果表明:39对SSR引物在27份玉米自交系和两个玉米群体中分别检测到154和196条等位基因差异,在27份玉米自交系中,每对引物检测到3~8个等位位点,平均为3.95个。经聚类分析,27份自交系可以分为3个类群。明确了经过选择后的苏湾群体等位基因频率变化情况,可为更好地利用苏湾玉米自交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4.
藏东南德姆拉山西坡及波密河谷蚂蚁分布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藏东南地区蚂蚁物种的分布规律,采用搜索调查法和样地调查法调查了德姆拉山西坡及波密河谷蚂蚁物种的分布格局。结果表明:发现蚁科(Formicidae)昆虫3亚科,10属,27种。其群落随生态环境条件的变化呈现带状分布;大多数物种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弱,仅分布在低海拔区域,垂直分布高差小于500m;同一亚科不同属或同属不同种对环境的选择分化明显。在9类生境中,高山栎(Quercus semicarpifolia)林的物种最丰富;在9类觅食场所中,在地表觅食的物种最丰富;在6类筑巢场所中,在石下筑巢的蚂蚁物种最丰富。亮腹黑褐蚁(Formica gagatoides)是该地区分布最广泛、占据生境类型最多的物种。  相似文献   
35.
生态因子对地被石竹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Li-6400型光合作用系统,对不同季节地被石竹的光合日变化进行研究,通过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得出光合速率与生态因子间的关系,并综合曲线拟合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净光合速率(Pn)与影响因子建立相应的优化模型方程.结果表明:(1)地被石竹叶片Pn的日变化在春季和秋季呈单峰曲线型;夏季表现为双峰曲线型,具有典型的光合"午睡"现象.(2)春季,蒸腾速率和气温是直接影响地被石竹叶片Pn的主要因子;夏季,空气相对湿度、胞间CO2浓度和气温是直接影响Pn的主要因子;秋季,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是直接影响Pn的主要因子.(3)地被石竹光补偿点约为56.94μmol.m-2.s-1,光饱和点约为800μmol.m-2.s-1,补偿点、饱和点均较高,属于喜光植物.  相似文献   
36.
兔眼蓝莓组织培养过程中褐化与生根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兔眼蓝莓茎尖和茎段形成的愈伤组织和长期继代培养的试管苗为材料,接种于改良的WPM和1/2WPM的培养基中,研究活性炭与Vc液对兔眼蓝莓外植体和愈伤组织形成中褐化的影响以及外源体、活性炭对无根苗瓶内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培养基中加入Vc液并含100~200 mg·L-1的活性炭时,能有效防止外植体褐化的发生;当培养基中加入Vc液并含200~500 mg·L-1活性碳时,可有效防止愈伤组织褐化发生。蓝莓继代培养试管苗在1/2 WPM的培养基中添加0.2 mg·L-1IBA,并含100~200 mg·L-1活性炭时生根情况最为理想,经过7 d暗培养,30 d后生根率高达87.8%。  相似文献   
37.
安徽省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现状及发展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退耕还林工程在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安徽省自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共有17市84个县均不同程度的参与到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中,截止到2009年,安徽省已完成退耕地造林面积330.86万亩,其中生态林建设面积305.6万亩,经济林建设面积25.26万亩;主要造林树种包括16类,淮北平原区造林树种为4类,江淮丘陵区为10类,沿江丘陵区为13类,皖南山区16类,大别山区为10类;杨树在造林中所占的比例为最大,达到145.66万亩;造林保存率均达到97.7%。  相似文献   
38.
研究了水杉种子提取物的抑菌机理。方法:测定加入不同抑菌剂后的大肠杆菌液中还原糖含量、蛋白质含量以及电导率的变化。结果:水杉种子挥发油、总黄酮及提取物都具有一定的抑菌效果,抑菌效果随着浓度的增加显著提高,使大肠杆菌菌液的还原糖含量升高、蛋白质含量升高、电导率明显提高,其中以提取物的作用效果相对显著。结论:水杉种子提取物抑菌效果优于水杉种子挥发油、总黄酮,在天然产物抑菌剂开发方面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39.
根据GenBank中BVDV-1、BVDV-2、CSFV及新出现瘟病毒的基因序列,设计2对特异引物,建立了能鉴别诊断BVDV与CSFV的Nested-PCR检测方法;确定其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稳定性。建立的Nested-PCR能从BVDV标准毒株、猪源BVDV毒株中扩增198bp特异性片段,对猪瘟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检测结果为阴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特异性;其敏感性可检测到0.195fg RNA模板量;经重复性试验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稳定性。初步应用检测表明,猪BVDV阳性率较高,达36.0%;牛血清及其制品、猪瘟活疫苗BVDV污染严重。本试验建立的Nested-PCR具有敏感、特异和稳定等特点,可用于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40.
滴施磷酸二氢钾后土壤中磷的移动和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室内采用土柱模拟滴灌施P肥,研究了P在土壤中的移动和分布。试验结果表明:①滴施含P量200mg/L的KH2PO4后P在砂壤土、轻壤土、重壤土中分别纵向移动了22、16、14cm。横向和纵向移动的距离基本相同。②随着滴施P浓度的增加,P的移动距离增大,P的主要累积层加深。赤红壤中滴施P浓度200、400、800、1000mg/L时,P分别移动了12、16、20、22cm,而且有效P和全P含量增加显著的土层深度分别为0~8、0~12、0~18、0~20cm。在相同质地情况下,滴施高浓度P肥溶液可以明显增加P的移动距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