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16篇
  免费   258篇
  国内免费   428篇
林业   579篇
农学   699篇
基础科学   326篇
  668篇
综合类   1219篇
农作物   283篇
水产渔业   244篇
畜牧兽医   669篇
园艺   172篇
植物保护   343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140篇
  2021年   213篇
  2020年   204篇
  2019年   177篇
  2018年   129篇
  2017年   159篇
  2016年   142篇
  2015年   210篇
  2014年   181篇
  2013年   232篇
  2012年   280篇
  2011年   272篇
  2010年   264篇
  2009年   247篇
  2008年   237篇
  2007年   209篇
  2006年   230篇
  2005年   209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85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121篇
  1998年   101篇
  1997年   113篇
  1996年   95篇
  1995年   90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80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7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4篇
  1974年   3篇
  1971年   3篇
  1968年   4篇
  196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超低温处理是以植物组织培养以及超低温保存为基础的一种新型的脱毒技术。为研究其在甘蔗脱毒中的应用前景,笔者对超低温技术在常见作物中脱毒方法及效率进行了分析,对超低温的原理、方法以及脱毒效果做了总结,对甘蔗现有的脱毒技术进行了分析。阐述了超低温技术为甘蔗脱毒工作中所提供的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2.
植物SnRK2基因在非生物逆境应答中具有重要功能,但有关黄瓜SnRK2基因的研究尚缺乏报道。笔者通过对黄瓜基因组的重新挖掘,发现了2个新的SnRK2基因,分别与拟南芥的SnRK2.4和SnRK2.10同源。本试验对2个新的黄瓜SnRK2基因的结构特征及顺式调控元件进行了全面分析,为进一步研究其在黄瓜逆境应答中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3.
Winter hardiness is a major-limiting factor for St. Augustinegrass [Stenotaphrum secundatum (Walt.) Kuntze] grown in the transitional climatic reg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Lab-based freeze tests that mimic the range of field winter survivability in St. Augustinegrass can contribute to the selection of cold hardy genotypes. This study used a whole container method, four freezing temperatures, and two data collection systems to evaluate the freezing response of nine St. Augustinegrass genotypes ranging in their winter hardiness. Results indicated ?3 and ?4 °C with average regrowth ratings of 33.6 and 17.8% respectively, were more suitable temperatures for evaluating freeze survival in St. Augustinegrass than ?5 and ?6 °C with average regrowth ratings of 0.4 and 0%, respectively. Visual ratings of surviving green tissue and regrowth were generally well correlated when evaluated over a six week period post-freeze with 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ranging of 0.17–0.62  for ?3 °C freeze tests and 0.79–0.93 for ?4 °C freeze tests. Additionally, measurement of percent green cover using digital imaging techniques commonly utilized in turfgrass field studies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0.66) with visual ratings averaged across weekly post-freeze evaluation measurements for both ?3 and ?4 °C freezing temperatures. These results provide evidence that digital imaging analyses are useful in estimating surviving green tissue and regrowth in lab-based freeze tests. This study provides additional information regarding freezing temperatures, genotype responses, and data collection methods in St. Augustinegrass, which should aid breeders in the improvement of freeze tolerance in the species.  相似文献   
44.
为了掌握广西水稻高温热害的变化规律特征,为水稻生产制定防灾减灾对策提供决策依据,本研究利用广西89个气象观测站1958—2018年观测资料及地理信息数据,采用GIS技术、M-K突变分析和Morlet小波周期分析等方法,探究广西早稻高温热害发生的时间变化规律和空间分布等特征。结果表明:(1)1958—2018年广西早稻高温热害呈增长趋势,20世纪90年代为发生低谷期,21世纪10年代为高发期;(2)高温热害发生次数在2009年发生增多突变,除重度高温热害外,轻、中度高温热害次数变化均有突变发生;(3)高温热害发生频次存在18、32年左右的显著周期变化,预计2018年之后广西早稻高温热害仍处于高发期;(4)高温热害高发区位于左、右江河谷,桂中盆地和西江—浔江—郁江等流域区域,沿海地区发生频次少于内陆。以上研究结论对实现水稻丰产稳产优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5.
林分密度对杉木人工林下物种多样性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为研究不同林分密度对杉木人工林下物种多样性和土壤养分的影响,以38 a生5种密度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调查林下植被,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对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土壤指标进行单因素方差、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杉木人工林下物种种类多达121种,灌木层以杜茎山(Maesa japonica)为主,草本层以双盖蕨(Diplazium)、黑足鳞毛蕨(Dryopteris fuscipes)等蕨类为主。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多样性各指数大多在初植密度为5 000 hm~(–2)时最高。不同土层间各种土壤养分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不同密度间土壤养分变化趋势不同,更多的土壤养分在高密度或低密度林)分下达到最大。除了p H、有机碳以及纤维素酶外,其他土壤养分受林分密度变化响应均显著(P0.05)。0~20 cm土层的土壤养分与草本层物种多样性关系更为密切,而20~40 cm土层的土壤养分与灌木层物种多样性关系更为密切。p H、全氮、碱解氮、有效磷与灌草层多样性指数的相关性最为密切。主成分分析综合得分显示,初植密度为6 667 hm~(–2)时最高(1.17),第二为3 333 hm~(–2)(0.93),其次为5 000 hm~(–2)(0.28)、1 667 hm~(–2)(0.12)和10 000 hm~(–2)(–2.49),得分前两名显著大于其他得分。以上结果表明,初植密度在5 000 hm~(–2)更有利于林下物种多样性的稳定,但不利于土壤养分的累积;密度过低或过高皆不利于土壤理化性质和植物多样性的发展,特别是密度过高时,对林地伤害巨大;基于土壤理化性质和植物多样性的主成分分析结果出现"驼峰模式",杉木人工林初植密度6 667 hm~(–2)和3 333 hm~(–2)更适合土壤理化性质和植物多样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46.
指出了在某高铁隧道勘察中采用小口径抽水试验方法,具有操作简单便捷,成本低的优势。通过小口径井抽水试验查明场地的水文地质条件,得出了水文地质原始数据资料,根据单孔稳定流承压水非完整井的水文地质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公式分别计算出了隧道岩层渗透系数及影响半径,为高铁隧道的勘察设计及顺利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7.
校院两级管理是高等院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的必然趋势,对高等院校盘活存量、激活增量具有重要作用。文章系统梳理了国内外高等院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和校院两级管理模式以及教科研指标体系的差异和特征,着重聚焦当前地方农业高校教科研指标体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探析地方农业高校校院两级管理教科研指标体系构建的关键因素和环节,提出了“核心+特色”校院两级指标设置和“个人+团队”教师考核评价方式的两项对策,以期为地方农业高校校院两级管理教科研指标考核和评价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8.
In this paper, the orthogonal experimental method was carried out to optimize the curing process of aeronautical composite X850/T800 in autoclave process. Four important curing parameters including curing pressure, heating rate, curing temperature and heat preservation time were taken into account, and sixteen samples were fabricated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the four parameters mentioned above on the curing quality by interlaminar properties test and microstructure analysis. The interlaminar properties and the interfacial bonding quality of these samples were studied by the short-beam three points bending test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respectively.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optimal curing process of X850/T800 composite laminate should be as follows: curing pressure of 0.6 MPa, heating rate of 1.5 °C/min, curing temperature of 160 °C, and heat preservation time of 120 min.  相似文献   
49.
云岭水果笋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试验研究了不同地区、不同栽培措施对高氏甜龙竹发笋及笋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云南勐海县、普洱市海拔1 300~1 700 m,重庆市武隆区、四川宜宾市等地海拔600 m以下的地区适合栽种笋用高氏甜龙竹;高氏甜龙竹栽植适宜的株行距为2 m×4 m,栽种时,以每丛留3~4株母竹、米径控制在4~8 cm为宜;在母竹高2.5 m处封顶可促进枝叶生长和笋芽萌发,增加笋产量;施肥、浇水、竹丛覆盖和剥土晒蔸等措施均能提高笋产量。  相似文献   
50.
基于格网的石漠化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与经济空间耦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石漠化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经济的空间耦合关系,为石漠化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依据。[方法]以贵州省盘州市为例,基于格网尺度,计算了研究区生态服务价值(ESV)与国内生产总值GDP,并利用耦合协调模型,对两者间的耦合协调发展程度进行定量评估。[结果]①盘州市ESV热点区主要分布在东北部的几个少数民族乡镇,冷点区主要分布在经济发展较快且城市化率较高的区域;②盘州市GDP在空间上呈现出局部高的特点,高值区主要集中在石桥镇、亦资街道、翰林街道等工业镇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③盘州市ESV与GDP耦合协调度值较低,空间上存在明显的自相关性,耦合协调度较低的区域主要分布在盘州市东南部、北部以及中部;④盘州市ESV与GDP耦合协调度类型以严重失调衰退经济损益型为主,占区域总面积的79.95%。[结论]盘州市ESV与GDP在空间上存在一定矛盾,耦合协调度较低,兼顾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有助于提升协调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