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01篇
  免费   479篇
  国内免费   752篇
林业   656篇
农学   558篇
基础科学   332篇
  855篇
综合类   4037篇
农作物   611篇
水产渔业   391篇
畜牧兽医   1001篇
园艺   436篇
植物保护   355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52篇
  2022年   301篇
  2021年   335篇
  2020年   328篇
  2019年   296篇
  2018年   229篇
  2017年   393篇
  2016年   226篇
  2015年   340篇
  2014年   387篇
  2013年   477篇
  2012年   606篇
  2011年   637篇
  2010年   621篇
  2009年   505篇
  2008年   555篇
  2007年   499篇
  2006年   441篇
  2005年   378篇
  2004年   200篇
  2003年   186篇
  2002年   223篇
  2001年   214篇
  2000年   172篇
  1999年   87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51.
微生物法测定米粉中维生素B_6含量不确定度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微生物法测定米粉样品中维生素B_6含量,并从多个方面分析测量的不确定度。试验结果表明:相对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0.01393,扩展不确定度为0.1653,测量结果为(5.932±0.1653)μg/hg;影响维生素B_6测定结果的最主要不确定度分量为微量移液枪容差。  相似文献   
52.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专业教师队伍中,青年教师已逐渐成为主体,而想要将这支年轻的队伍打造成一支中坚力量,成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心,也是当今教育资源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以涉农专业青年教师为研究的出发点和立足点,通过搭建各种竞赛平台,研究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3.
细菌鞭毛蛋白作为Toll样受体5(TLR5)或NOD样受体C4(NLRC4)的配体,其结构决定了其既有抗原性又具有佐剂效应。将细菌鞭毛蛋白与外源抗原混合或融合表达,已获得多种有效的候选疫苗。细菌鞭毛蛋白佐剂效应主要是通过TLR5和NLRC4信号途径协同实现的。TLR5位于细胞表面,可触发炎性因子、趋化因子和Ⅰ型干扰素的分泌,启动天然免疫应答。NLRC4是细胞质中的模式识别受体,可识别细胞质中的多种配体并诱导相应免疫应答。另外,细菌鞭毛蛋白能募集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至次级淋巴器官,促进DCs和T淋巴细胞的活化。细菌鞭毛蛋白的可塑性将会使得以细菌鞭毛蛋白为基础的疫苗成为当前和未来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54.
对于林业建设项目的绩效评价,目前主要采用DEA方法,但是传统的CCR模型容易出现多个决策单元同时有效,造成排序困难。原因是每个决策单元都依据最大值原则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权重,计算出的效率值普遍偏高,既不合理,又难排序。在此基础上的各种改进模型对给定的信息量有一定的要求。为此提出根据统一的公共权重计算效率值,并给出信息充分、信息不充分和信息不完全充分条件下的评价模型。最后通过绩效实例,验证了该模型可以在不确定信息条件下对决策单元进行有效排序,评价结果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55.
试验旨在研究马乳脂肪球膜(milk fat globule membrane,MFGM)蛋白组成及潜在的生物学功能。选取12匹5岁左右、平均体重为450~500 kg的健康纯血母马作为试验动物,主要饲喂干牧草,所有马匹饲养和管理条件均相同。将12份样品以每组4份进行混合,分离提取产后第60天马乳中MFGM蛋白,进行高分辨质谱仪鉴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马MFGM组分中共鉴定出310种表达蛋白,这些蛋白主要参与的生物过程为生物调节、刺激应答、定位、多细胞生物过程、运输、信号、细胞通讯、发育过程、细胞分化和免疫系统过程等;细胞成分主要为胞外区域、膜、囊泡、核仁和线粒体等;分子功能主要为催化活性、蛋白质结合、碳水化合物衍生物结合和小分子结合等。KEGG通路分析表明,MFGM蛋白主要参与血小板活化通路、内吞、脂肪酸生物合成和Ras信号通路等。马乳MFGM蛋白的蛋白质互作网络分析图中共包含215种蛋白质。本研究结果揭示了马乳MFGM蛋白质组的复杂性,为解析其营养和生物学功能提供了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56.
本文运用言语行为理论和合作原则,以教师幽默风趣的话语为研究对象,从不同角度解析幽默话语如何产生。研究表明,教师可通过使听众误解或曲解言内行为和言外行为产生幽默,也可通过违反合作原则中的四条准则达到幽默效果,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57.
论述了企业信息化总体发展战略,分析了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指出了进一步推动财务信息化建设面对的主要问题和难点,介绍了财务信息化系统取得的成效。建立财务信息化系统有利于更有效地集成财务或非财务信息,便于企业内部信息资源共享,从而达到减少成本资源浪费、加大内部监管力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58.
旨在克隆山羊NR4A1基因的CDS区序列,明确其组织和细胞表达模式,以及探究过表达NR4A1基因对山羊皮下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本试验利用双酶切法构建山羊过表达载体pcDNA3.1-NR4A1。以1周岁简州大耳羊(n=5)为试验动物。利用RT-PCR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qPCR)技术克隆NR4A1基因编码区序列并明确其时空表达特性,再将山羊pcDNA3.1-NR4A1载体转染皮下脂肪细胞使NR4A1过表达,利用形态学方法检测过表达后脂滴聚集的变化,同时采用qPCR方法检测脂肪分化标志基因相对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获得山羊NR4A1基因的编码区序列是1 797 bp,编码598个氨基酸;NR4A1在山羊各组织中广泛表达,且在山羊背最长肌中的相对表达水平最高(P<0.01),在山羊皮下脂肪细胞分化60 h表达量最高(P<0.01);过表达NR4A1基因显著促进山羊皮下脂肪细胞的脂滴积累,并且显著提高C/EBPαC/EBPβ、PPARγ、LPLSREBP1和AP2的相对表达水平(P<0.05)。NR4A1基因可能是山羊皮下脂肪细胞分化的正调控因子,且可能是协同脂肪分化标志基因的表达量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59.
乳房炎是严重影响奶牛机体健康状态及乳品质量的疾病之一。一直以来,外源致病菌入侵乳房并引发感染被认为是奶牛乳房炎发病的主要因素。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胃肠道菌群同样能够影响奶牛乳房炎的发病并对炎症进行调控。其主要机制可能涉及"肠道-乳腺"内源途径,即来自胃肠道的某些细菌可以通过涉及单核免疫细胞(主要是吞噬细胞)机制进行转移,通过内源性细胞途径(细菌性肠-乳途径)迁移到乳腺。本文就奶牛乳房炎的致病因素及其影响、胃肠道菌群与奶牛乳房炎的关联性及其对乳房炎的调控(包括饮食、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acids,SCFAs)、益生菌及共生菌等因素)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旨在为奶牛乳房炎的发病机制及缓解措施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0.
旨在克隆犏牛和牦牛姐妹染色单体内聚建立蛋白2(establishment of sister chromatid cohesion N-acetyltransferase 2,ESCO2)基因,并分析其在不同发育阶段睾丸中的表达与定位,为进一步解析ESCO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健康雄性犏牛及牦牛为试验动物,根据年龄分为胎牛组(5~6月龄)、幼年组(1~2岁)和成年组(3~4岁),每组各3头。通过RT-PCR技术克隆犏牛和牦牛ESCO2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检测ESCO2基因在犏牛不同组织中的表达谱,比较分析ESCO2在犏牛和牦牛不同时期睾丸中的表达规律,利用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技术检测ESCO2蛋白的细胞定位和表达差异。结果显示,犏牛ESCO2基因(GenBank登录号:MW198470) CDS区为1 833 bp,编码610个氨基酸,与牦牛相比,犏牛ESCO2序列第301~319位多19个氨基酸,另有3个氨基酸突变;犏牛ESCO2蛋白序列与黄牛的同源性高于其他哺乳动物;ESCO2可能与SMC3、SMC1A、PDS5A、PDS5B、STAG2等蛋白相互作用,互作蛋白功能与姐妹染色单体凝聚、减数分裂细胞周期、DNA修复、细胞分裂和染色体重构等生物学过程相关。ESCO2在犏牛各组织中均有表达,但在睾丸中的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它组织(P<0.05);在犏牛睾丸中的表达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幼年和成年时期犏牛睾丸中ESCO2的表达显著低于同时期牦牛(P<0.05);IHC染色结果发现,雄性犏牛减数分裂阻滞于初级精母细胞,ESCO2蛋白在犏牛初级精母细胞中无表达并与牦牛存在差异。本研究结果表明,犏牛与牦牛的ESCO2基因、蛋白序列差异较大,且在睾丸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模式差异显著,这可能是引起雄性犏牛减数分裂阻滞及不育的原因之一,其具体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