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4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174篇
林业   164篇
农学   278篇
基础科学   129篇
  260篇
综合类   487篇
农作物   120篇
水产渔业   66篇
畜牧兽医   235篇
园艺   51篇
植物保护   7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77篇
  2019年   62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83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79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指出了发展林下经济是新形势下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分析了广西发展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现状及林下经济的经营模式,并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72.
以脱脂牦牛乳为试验材料,发酵3.5 h滴定酸度为试验指标,在不同菌种最佳组合方式筛选的研究基础上,利用响应面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研究了4株筛自牧区、发酵性能优良的菌种:保加利亚乳杆菌(MGD1-3)、嗜热链球菌(MGB39-5)、嗜热链球菌(G81-1)、植物乳杆菌(BM5152)不同接种比例对牧区奶干渣发酵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得到最优组合式发酵剂为:MGD1-3体积分数3.06%、MGB39-5体积分数0.64%、G81-1体积分数0.55%、BM5152体积分数2.04%,滴定酸度为75.87°T。为了便于实际操作,确定最终体积接种比为:MGD1-3∶MGB39-5∶G81-1∶BM5152=30∶6∶5∶20,接种量体积分数为6.0%,该条件下进行3次平行试验,得到滴定酸度平均值为74.21°T;将接种优化后组合式发酵剂制成的奶干渣(试验组)与牧区采集奶干渣(对照组)进行感官与理化指标比较,结果表明该组合式发酵剂发酵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73.
皱纹盘鲍成体摄食习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介绍了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 Ino.)摄食习性的试验情况。试验结果表明,皱纹盘鲍的日摄食量周年在春末夏初和秋季有两个高峰期;当水温高于24℃或低于7℃时摄食量明显下降,低于3℃时基本上停止摄食。鲍对不同种类饵料有明显选择性,按其喜食程度排列为裙带菜、巨藻、海带、礁膜、石莼,而石花菜、海蒿子、鼠尾藻的摄食量最小;而且对同种藻类喜食嫩的,少食甚至不食老的藻体。不同大小个体的日摄食率不同,小个体的摄食率较大个体为高,而且在一年中坚持高日摄食率的时间也较长;最高日摄食率小个体鲍为13.6%,大个体为11.4%  相似文献   
74.
75.
自然流水养鱼高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昌松 《河北渔业》2007,(11):36-36
自然流水养鱼是一种利用自然流水增加水中溶氧量,扩大放养量,增进鱼类生长速度的集约化养殖形式.具有小坑塘、全流水、高密度的特点.既可家庭养鱼形式,又可向工厂化养殖发展.  相似文献   
76.
[目的]研究大别山区板栗林地水土流失特性,为该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和生态安全保障工作提供科学支持。[方法]以“全国板栗第一县”湖北省罗田县为典型,通过对10°,15°,20°共3种坡度板栗林及对照10°,15°撂荒小区2014—2018年的降雨、径流、泥沙、植被覆盖度进行观测分析,研究大别山区板栗林下水土流失特性。[结果](1)在同等坡度和降雨条件下,虽然板栗林植被覆盖度更高,但其土壤侵蚀程度较撂荒地更加严重,说明板栗林存在较明显的林下水土流失;(2)植被覆盖度越低土壤侵蚀越严重,但植被覆盖度最高时土壤侵蚀程度并不一定最弱,说明由于林分结构的复杂性,即使在相同降雨、土壤、坡度条件下,植被覆盖度也不能作为反映土壤侵蚀程度的唯一指标;(3)板栗林水土流失程度并非随坡度的增大而增大,其侵蚀峰值(临界坡度)在15°左右。[结论]大别山区板栗分布广泛,其林下水土流失现象需要引起科研和管理部门的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77.
Deep rooting is an important trait in rice drought resistance. Genetic resources of deep-rooting varieties are valuable in breeding of water-saving and drought-resistant rice. In the present study, 234 BC2F7 backcross introgression lines were derived from a cross of Dongye 80 (an accession of Dongxiang wild rice as the donor parent) and R974 (an indica restorer line as the recurrent parent). A genetic linkage map containing 1 977 bin markers was constructed by ddRADSeq for QTL analysis. Thirty-one QTLs for four root traits (the number of deep roots, the number of shallow roots, the total number of deep roots and the ratio of deep roots) were assessed on six rice chromosomes in two environments (2020 Shanghai and 2021 Hainan). Two of the QTLs, qDR5.1 and qTR5.2, were located on chromosome 5 in a 70-kb interval. They were detected in both environments. qDR5.1 explained 13.35% of the phenotypic variance in 2020 Shanghai and 12.01% of the phenotypic variance in 2021 Hainan. qTR5.2 accounted for 10.88% and 10.93% of the phenotypic variance, respectively. One QTL (qRDR2.2) for the ratio of deep roots was detected on chromosome 2 in a 210-kb interval and accounted for 6.72% of the phenotypic variance in 2020.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these three QTLs were all from Dongxiang wild rice. Furthermore, nine and four putative candidate genes were identified in qRDR2.2 and qDR5.1/qTR5.2, respectively. These findings added to our knowledge of the genetic control of root traits in rice. In addition, this study will facilitate the future isolation of candidate genes of the deep-rooting trait and the utilization of Dongxiang wild rice in the improvement of rice drought resistance.  相似文献   
78.
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 L 。)是一种优良的纤维素类草本能源植物,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可再生替代能源,同时又具有优良的牧草特性及水土保持功能。研究水分胁迫对柳枝稷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可为其在干旱地区大面积栽培种植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柳枝稷幼苗叶片水分随着停水时间延长逐渐降低,但是叶片含水量下降趋势较为平缓,在试验时段内,柳枝稷叶片具有一定保水能力。干旱胁迫下,柳枝稷幼苗叶片的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总含量与对照相比均表现为明显减少,干旱对叶绿素a的影响要明显高于叶绿素b;干旱胁迫后期,柳枝稷植株体内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升高,丙二醛含量也有明显增加,可见,柳枝稷幼苗能通过增加游离脯氨酸及提高可溶性糖含量来缓解土壤干旱胁迫的伤害,表现出一定的抗干旱特性。  相似文献   
79.
为了明确干旱胁迫对四季锦带、红王子锦带、紫叶锦带和金叶锦带4个品种叶绿素质量分数和荧光参数的影响,采用田间持续干旱法,测定了各参数的变化曲线。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各品种叶绿素质量分数变化规律较一致,均呈不规则波动,其中四季锦带和金叶锦带、红王子锦带和紫叶锦带叶绿素质量分数曲线的变化趋势两两相似;胁迫显著降低了PSⅡ单位面积有活性反应中心数量RC/CSo、光化学性能指数PI,A,B,S值;荧光诱导曲线中K点相对可变荧光(Wk)和J点相对可变荧光(Vj)的值均较对照不同程度增加;暗适应下初始荧光Fo 值、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 值均呈现下降趋势。总之,干旱胁迫下4个锦带花品种PSⅡ光化学活性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四季锦带对干旱的响应最强烈,其次是紫叶锦带和金叶锦带,红王子锦带最弱。  相似文献   
80.
马尾松人工林地力维护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地力衰退与维护这一林业研究热点,文中从林分生产力、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自毒作用6个方面阐述了马尾松人工林的地力现状。众多研究表明,马尾松人工林尚未出现地力衰退,其产生地力衰退的原因主要是不合理的营林措施。同时从轮作、混交林、发展林下植被、林地施肥、生态系统管理等方面介绍了马尾松人工林地力维护进展,并对马尾松人工林地力维护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