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528篇
  免费   26505篇
  国内免费   39261篇
林业   17209篇
农学   14427篇
基础科学   14888篇
  46406篇
综合类   99840篇
农作物   15602篇
水产渔业   10658篇
畜牧兽医   32465篇
园艺   14609篇
植物保护   13190篇
  2024年   1470篇
  2023年   4132篇
  2022年   8628篇
  2021年   8318篇
  2020年   8893篇
  2019年   10940篇
  2018年   9430篇
  2017年   12871篇
  2016年   11136篇
  2015年   14167篇
  2014年   13619篇
  2013年   15313篇
  2012年   19152篇
  2011年   18720篇
  2010年   17481篇
  2009年   15660篇
  2008年   14654篇
  2007年   13641篇
  2006年   11209篇
  2005年   9119篇
  2004年   6717篇
  2003年   4812篇
  2002年   4537篇
  2001年   4075篇
  2000年   3601篇
  1999年   2093篇
  1998年   1300篇
  1997年   1289篇
  1996年   1129篇
  1995年   1191篇
  1994年   1175篇
  1993年   929篇
  1992年   969篇
  1991年   811篇
  1990年   614篇
  1989年   603篇
  1988年   539篇
  1987年   417篇
  1986年   426篇
  1985年   212篇
  1984年   197篇
  1983年   190篇
  1982年   190篇
  1981年   252篇
  1980年   192篇
  1979年   150篇
  1978年   130篇
  1965年   137篇
  1964年   140篇
  1955年   1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为揭示滴灌水肥一体化玉米冠层图像颜色特征参数随有效积温的动态变化规律,明确有效积温对玉米冠层图像三基色RGB的动态变化影响机理,比较图像特征参数的拟合精度。以宁夏主栽品种天赐19为试验材料,于2018年在宁夏平吉堡农场开展6个不同氮素处理的小区试验,利用防抖手持云台搭载手机相机遥控获取玉米冠层垂直地面图像,提取图像色彩特征参数,以有效积温为自变量,对玉米冠层数字图像特征参数进行拟合分析并比较,并分析图像参数与叶片氮浓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有效积温与红光值(R)符合有理函数关系,与绿光值(G)和蓝光值(B)符合对数函数关系,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各图像特征参数中R拟合效果最好,B和G次之,均达到显著水平,图像参数与叶片氮浓度十叶期的相关系数高于六叶期。因此,数字图像参数R的拟合效果最好,可作为宁夏滴灌玉米图像监测指标和群体结构分析的参考依据,十叶期可作为该地区滴灌玉米氮素营养诊断的关键生育时期。  相似文献   
22.
摘 要:【目的】为了保护和发展极小种群植物川柿,开展此研究。【方法】采用观测法,连续3年对其生物学特性研究;种子萌发方法:(1)后熟0、30、45、60天,剥离清洗播种;(2)后熟60天,以GA300、600、1000 mg/L溶液浸种1h;播种基质为河沙(保持一定湿度),放置室内,统计萌发时间和出苗率。【结果】(1)川柿花期4-5月,10月为果熟期,单果直径32.7±5.80mm,单果重23.0±5.30g;种子肾形、千粒重1070g;成年植株呈隔年开花、结果现象;(2)种子经“后熟+河沙播种”,可萌发,其中以后熟60天的出苗率较高,为65%;直接播种种子,出苗率5%;“后熟+GA溶液浸种+河沙播种”,出苗率均高于65%,其中以GA600mg/L浸泡1h处理,出苗率最高为83.3%。【结论】极小种群植物川柿为常绿叶乔木,有隔年开花、结果现象; “果后熟60天+GA600mg/L浸泡种子1h +室内河沙播种”可提高种子萌发率,为川柿种子繁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3.
净菜的广泛使用能提高餐饮企业的出餐率,减少其后厨面积、劳动用工和厨余垃圾。基于北京地区708份餐饮企业净菜需求的问卷调查样本,运用垄断竞争市场理论和二元选择模型分析了影响餐饮企业净菜使用行为的具体因素。研究发现,对净菜了解程度不够和净菜价格偏高是制约餐饮企业使用净菜的主要因素,具有不同个体特征和环境特征的餐饮企业选择净菜的倾向性不同。建议在餐饮业大力开展净菜宣传科普工作;大力扶持净菜加工企业和发展相关技术支撑体系以降低净菜价格。  相似文献   
24.
戴松恩院士在我国较早提出制定《种子法》建议,并积极推动立法,为我国种子管理工作的法制化作出了贡献。1978年7月,戴松恩在山西太原召开"全国农业学术讨论会"时首次建议制定《种子法》。此后,他三次撰文呼吁迅速制定《种子法》,他的建议被《人民日报》公开报道,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在戴松恩等专家的努力和相关部门的推动下,1989年3月,我国首部《种子管理条例》发布。戴松恩提出的组织良种审定委员会、建立良种繁育基地、种子贮藏制度等建议,均得到采纳。在该条例的基础上,我国逐步推进立法,2000年首部《种子法》颁布。  相似文献   
25.
休闲农业是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乡村振兴的有力推手.休闲农园是实现农业多功能、三产融合、增产增收的重要载体.目前,资金短缺成为休闲农园发展的桎梏,研究其低成本打造及管理意义重大.从规划设计角度出发,结合多年规划设计实践经验,对休闲农园的低成本投入、低成本管理、集约高效生产、节约型景观美化提升以及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做了有益探索,以期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26.
为了给内蒙古高原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测土施氮奠定科学基础,本研究采用“零散实验数据整合法”和“养分平衡-地力差减法”新应用公式,开展了该自然区域紫花苜蓿土壤氮素丰缺指标和推荐施氮量研究。结果表明:内蒙古高原生长第1年紫花苜蓿土壤碱解氮第1~6级丰缺指标为≥48,20~48,8~20,4~8,2~4和<2 mg·kg-1,土壤全氮第1~5级丰缺指标为≥1.4,0.8~1.4,0.4~0.8,0.2~0.4和<0.2 g·kg-1,土壤有机质第1~6级丰缺指标为≥17,10~17,6~10,3~6,2~3和<2 g·kg-1。当紫花苜蓿目标产量9~18 t·hm-2、氮肥利用率40%时,内蒙古高原紫花苜蓿第1~6级土壤推荐施氮量分别为0,68~135,135~270,203~405,270~540和338~675 kg·hm-2。  相似文献   
27.
稻虱缨小蜂Anagrus nilaparvatae Pang et Wang是控制稻飞虱种群暴发的主要寄生性天敌之一,高温是制约其种群动态的重要因子。为了解35℃高温驯化获得的稻虱缨小蜂耐热品系(NR品系)的生防潜力,对不同温度下该品系的发育历期、有效积温、寄主卵选择、产卵量以及极端高温胁迫参数进行了测定。结果发现,与未经高温驯化的稻虱缨小蜂品系(HZ品系)相比,20℃时,NR品系雄蜂的发育速率显著高于HZ品系,这一差异主要表现在卵-幼虫中期和蛹期的发育时间明显缩短。NR品系在高温下能维持正常的产卵能力,35℃下NR品系产卵量仍能达到18.80粒/雌。NR品系有更强的耐极端温度的能力,50℃下NR品系雄蜂的热击倒时间为15.19 min,比HZ品系雄蜂长3.03 min。补充不同营养对NR品系的产卵量存在影响,35℃条件下补充10%蔗糖既能延长其寿命,也能提高产卵量。以上研究结果表明高温驯化得到的稻虱缨小蜂品系在35℃高温环境中能维持正常的生长发育和寄生能力,具备适应稻田夏季高温环境的潜力。  相似文献   
28.
为研究药剂拌种对田间蛴螬的预防效果,有效防控花生田蛴螬的危害,采用田间试验法测定6种药剂拌种对花生出苗率的影响以及对田间蛴螬的防治效果,从而筛选安全、可靠、高效的种子包衣剂.结果表明,6种药剂对作物均安全,对蛴螬均有防治效果,防治效果为46.30%~74.07%.其中,25%噻虫嗪咯菌腈精甲霜灵悬浮剂防治效果最好,增产幅度最高.  相似文献   
29.
严久民  臧欣 《猪业科学》2021,38(9):90-91
文章所述猪场地处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属我国高寒地区。该猪场运用“种养结合”模式,将低碳环保养殖和绿色有机农业进行有机结合,将猪场产生的猪粪尿全部发酵成为有机肥,为农田提供肥料;农田产出无公害有机饲料再喂养猪只,实现生态农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低碳环保则指猪舍冬天利用猪群自身余热取暖,替代锅炉,实现低能耗。与传统猪场相比,该猪场更加注重节约资源、节省人工。运用自动清粪模式代替水冲,避免大量污水产生;舍内废气经过净化处理排出舍外,避免氨氮废气等污染环境。  相似文献   
30.
为探究不同水钾耦合处理对科尔沁沙地生境下种植苜蓿(Medicago sativa)抗寒生理特性的影响,以‘骑士T’和‘公农1号’苜蓿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两因素裂区随机区组设计,水分处理为主区:灌水时间间隔分别为4 d,8 d和12 d(用W1,W2,W3表示);钾肥施用量水平为副区,具体施用量分别为50 kg·hm-2 K2O,100 kg·hm-2 K2O和150 kg·hm-2K2O(用K1,K2,K3表示),并设置不施钾肥为对照(CK),于越冬前期挖取苜蓿根颈材料测定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翌年测定越冬率。结果表明:在W3灌水时间间隔处理下,‘骑士T’和‘公农1号’品种苜蓿根颈的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越冬率以及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明显高于W1和W2处理,其中以K2施用量处理下的数值与CK差异最显著(P<0.05),且此施肥量下的MDA含量也显著低于CK(P<0.05)。因此在科尔沁沙地生境下生产苜蓿,灌水时间间隔为12 d、钾肥施用量在100 kg·hm-2K2O有利于提高苜蓿抗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