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12篇
农学   20篇
基础科学   14篇
  17篇
综合类   95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36篇
园艺   37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通过采用生物法处理以消除半纤维素糖液中的葡萄糖、半乳糖等杂糖组分,达到纯化半纤维素糖液,提高木糖含量的目的,可望有效提高木糖的收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中心组合实验优化了玉米芯半纤维素糖液在生物处理时的最佳培养基组分(g/L)为:(NH4)2SO45.7、KH2PO42.0、酵母粉2.4。将木糖母液稀释10倍,在此最佳组分下,采用生物处理24 h,半纤维素糖液中的葡萄糖和半乳糖去除率分别达到100%和67%,木糖质量分数从47%提高到60%。通过进一步对菌株进行逐步驯化,使其可处理仅稀释6倍的高浓度糖液。  相似文献   
112.
规范栽培技术提高早秋平菇栽培成功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平菇已成为河南省新乡市一个主要食用菌栽培品种,单辉县市每年秋季栽培平菇规模就在1.5万个塑料大棚(320~360 m2/棚)以上,投料约在3.6亿kg,但辉县市的平菇栽培主要集中于秋冬季,主要供应秋、冬和春季市场,受暖冬气候影响,每年11-12月和第二年的2-3月都会出现一个低价期,严重影响栽培者效益.为了延长平菇供应季节、提高平菇栽培者效益,笔者积极推广平菇栽培技术,但由于平菇早秋栽培在很大程度上有别于秋冬栽培技术,菇农沿用秋冬栽培技术往往会出现栽培失败现象.为此,笔者提出“十项措施”规范平菇早秋栽培技术,严格栽培技术要领,保证平菇早秋栽培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3.
本文采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斑鳢、乌鳢和杂交鳢(斑鳢(母本)与乌鳢(父本))共85个个体(其中斑鳢、乌鳢各30个,杂交鳢25个)进行了遗传差异分析。结果表明11对引物组合共检出了459个不同的扩增片段,扩增出的多态谱带数350条,多态性比例为76.25%,平均每对引物组合扩增出31.8条多态条带。乌鳢与斑鳢种群间存在稳定的、可以简单地借以进行群体鉴别的标记条带169条,其中父本(乌鳢)特异性条带78条,72条能够稳定地遗传给杂交鳢;母本(斑鳢)特异性条带89条,71条能够稳定地遗传给杂交鳢。杂交鳢另外出现了3条非双亲的条带。遗传差异的分子方差分析结果发现,斑鳢与乌鳢种群间的遗传相似度为0.5161,杂交鳢与斑鳢和乌鳢种群间的遗传相似度相近,分别为0.7189和0.7476,斑鳢与乌鳢之间以及杂交鳢与斑鳢和乌鳢之间的种群间遗传距离分别为0.6615、0.3300和0.2909,即AMOVA分析显示斑鳢、乌鳢和杂交鳢间存在极显著的遗传分化。UPGMA聚类分析显示,在个体间,斑鳢与乌鳢能区分成两大类,杂交鳢则分散于斑鳢和乌鳢种群中;在群体间,杂交鳢首先与乌鳢聚类,然后与斑鳢相聚,表明杂交鳢种群总体上更偏向于父本乌鳢。研究结果表明,杂交鳢与斑鳢和乌鳢发生混杂的可能性很大,应该对杂交鳢进行隔离养殖。本文结果将为斑鳢、乌鳢和杂交鳢的遗传分析提供实验依据,也为其种质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4.
陈帅  陈卫  赵建  刘振民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9):5343-5346
[目的]以植物乳杆菌SP-3作为附属发酵剂应用于半硬质干酪的生产,研究SP-3对干酪成熟和风味的影响。[方法]分析原料乳和干酪的组成及微生物,测定干酪成熟过程中可溶性氮(WSN)、12%三氯乙酸溶液中可溶性氮(12%TCA-SN)和总游离氨基酸含量,并对干酪进行电泳分析和感官评价。[结果]添加植物乳杆菌SP-3对半硬质干酪的正常生产工艺和产品指标无显著影响;试验组干酪在成熟60 d时,SP-3浓度达到最大值3.4×108cfu/g;SP-3对干酪的成熟具有促进作用,成熟60 d后,添加SP-3组干酪的总游离氨基酸含量几乎是对照组的2倍;干酪产品感官评定及主成分分析表明,添加植物乳杆菌SP-3对半硬质干酪的风味产生了影响,促进了干酪奶香风味和坚果风味的形成。[结论]植物乳杆菌SP-3对半硬质干酪有促熟作用,也有利于干酪奶香风味和坚果风味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5.
经过几年的栽培,番茄单产在逐年上升,但产量与预期的目标仍相差较远,试验和大田调查表明,番茄生产中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品种杂且搭配不合理1.主栽品种少几年来,我团一直以87-5作为当家品种,搭配一些杂交种。87-5目前作为一个稳产型品种已被认可。经过品种筛选试验,至今还未找出一个能替代87-5的主栽品种,尽管筛选了一些高产杂交品种,也只能作为搭配品种。原因是种子价格高,对管理要求严格。因此,在品种筛选的同时,应继续做好87-5的提纯复状工作。2.品种杂我团大田种植的品种有20个,出现了品种多、乱、杂的局面。近两年番茄病害发生逐年严重,除栽  相似文献   
116.
李峰  赵建选  王世坤 《食用菌》2001,23(6):18-18
我国玉米种植面积逐年增加 ,而玉米秆做为下脚料大部分被就地焚烧 ,既浪费资源 ,又影响环境。我所食用菌研究室自 1998年开始研究玉米秆种植鸡腿菇技术 ,经过 3年的试验、示范 ,生物转化率达 60 %。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1 栽培季节 鸡腿菇学名叫毛头鬼伞 ,属于中温型 ,出菇温度在 15~ 2 8℃ ,一般在春、秋两季均可种植。在我区秋季以 8月初~ 9月底种植较为理想 ,春季以 1月初至 3月初种植较为适宜。2 制作菌种  1菌株 :选择抗逆性好 ,产量高 ,单生或双生 ,颜色纯白的品种较好 ,不宜选用丛生品种。在我区一般种植我单位从野生种驯化的 …  相似文献   
117.
李浩  赵建 《拖拉机》1999,(4):55-58
介绍了聚酰胺工程塑料的基本性能,在拖拉机上的应用现状及聚酰胺塑料零件的选材和设计。  相似文献   
118.
使昆明小白鼠致脾虚,用双歧杆菌纯制剂治疗后,检测结肠内容物和粪便的肠杆菌、肠球菌、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数量的变化,并结肠进行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小鼠脾虚后肠杆菌、肠球菌数量明显增多(P<0.05),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大量减少(P<0.01);用双歧杆菌纯制剂治疗6d~12d后,肠杆菌、肠球菌数量减少(P<0.05),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大量增多(P<0.01);治疗组结肠组织学观察显示,肠壁肌层厚度增加,杯状细胞数量增多,肠黏膜微绒毛排列紊乱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19.
对鸡腿栽培覆土材料、覆土厚度、出菇方式试验结果表明:豫北农田沙壤土添加一定比例的平菇菌糠较沙壤土更适宜作为鸡腿菇覆土材料;覆土厚度2~3 cm时,鸡腿菇产量最高;不脱袋半袋立式栽培,接种端面朝上覆土这种栽培方式更适宜。  相似文献   
120.
以农作物下脚料玉米芯、棉子壳为主要原料设计10种不同试验配方,筛选出适宜杏鲍菇工厂化栽培的培养料。结果表明,不同培养料配方对杏鲍菇菌丝生长、产量和生物学效率有较大影响。在供试配方中,配方⑦(玉米芯50%,棉子壳10%,木屑10%,麸皮25%,玉米粉3%,碳酸钙1%,石膏1%)是试验的最佳配方。该配方培养料的菌丝生长势最强,子实体产量和生物学效率分别达到0.43 kg/袋,95.5%,并与其它供试培养料配方相比,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