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2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36篇
  11篇
综合类   63篇
农作物   13篇
畜牧兽医   45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4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超声波辅助-旋光法快速测定食品中蔗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向阳  张平安  张震芳  杨帅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5):17698-17699
为建立一种快速、简便、准确、实用的测定食品中蔗糖含量的新型分析方法,利用超声波辅助加速反应,用旋光法测定甘蔗、市售白糖中的蔗糖含量。结果表明:甘蔗汁中蔗糖的含量为11.97g//100ml,RSD为0.61%(n=7);白砂糖中蔗糖的含量为84.53g/100g,RSD为0.85%(n=7)。该方法直观,使用仪器简单,快速简便,工作效率得到极大提高。  相似文献   
62.
黑龙江省马铃薯晚疫病菌交配型及对甲霜灵敏感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晚疫病(late blight)是由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引起的马铃薯生产中最具毁灭性的病害,明确晚疫病菌的交配型及对甲霜灵敏感性状况对制定马铃薯晚疫病防治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2011—2013年采自黑龙江省黑河、齐齐哈尔、绥化等马铃薯主产区的晚疫病菌菌株进行交配型及对甲霜灵敏感性测定,采用对峙培养法对153株晚疫病菌进行交配型检测,结果表明,A1交配型79株,占51.63%,A2交配型74株,占48.37%;采用菌落直径法对143株晚疫病菌进行甲霜灵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83.92%表现高抗,8.39%表现中抗,7.69%表现敏感。  相似文献   
63.
[目的]利用收割机工作时的尾气余热及冷却水余热实时烘干粮食,避免农民收割后再次晾晒粮食的环节。[方法]设计一种基于余热回收的粮食烘干系统。该系统主要由气气换热器和水气换热器两级串联组成,利用封闭工作腔内工作介质的相变循环实现收割机的尾气和冷却水的余热回收,烘干系统的热缓苏仓以回收的热量作为热源,通过热缓苏仓降低粮食湿度,并通过冷缓苏仓冷却粮食,从而降低粮食的发芽率。[结果]该系统性能良好,可有效提高农业燃油的利用率,避免能源浪费的同时也降低了农业生产的劳动强度和劳动成本。[结论]该研究可为粮食干燥技术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4.
[目的]研究环境因子对马铃薯致病立枯丝核菌AG-3融合群生长状况的影响,以明确黑龙江省马铃薯立枯丝核菌的环境适应性,为该病害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生长速率法对立枯丝核菌菌丝在不同温度、p H、光暗条件下的生长状况进行测定。[结果]菌丝在4℃条件下不能生长,适宜温度为19~25℃,全暗和全光条件下最适生长温度分别为22和25℃,黑暗条件有利于菌丝生长;在p H 4~11时菌丝均能生长,以p H 6~7时菌丝生长速度较快;当热激20 min以上时,其致死温度为50℃。[结论]综合评价了环境因子对立枯丝核菌AG-3融合群生长的影响,同时耐热性测定表明短暂热激对菌丝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当时间过长或温度过高时会严重抑制菌丝的生长。  相似文献   
65.
为了提高离心泵测试系统的可靠性和通用性,同时提高性能测试过程的自动化程度,构建了一种通用性的离心泵自动化测试系统结构,将可编程控制器(PLC)或采集卡作为泵测试系统的传感器信号采集器和泵阀控制器,并应用触摸屏作为人机交互界面,基于组态软件开发测试控制系统软件的同时将Visual Basic 6.0编写的曲线拟合、报表生成等软件功能程序模块嵌入系统软件中,使得系统成为可以采集多种传感器信号和支持多种数据采集设备的灵活性、通用性测试系统.介绍了离心泵通用化测试系统的组成方案、系统软件编写、曲线拟合原理及测试控制硬件的实现方法,系统调试结果表明,通过通用化控制器、组态软件及VB扩展功能程序模块的综合应用与开发,整个泵测试系统的自动化程度、通信能力、人机交互性能和可移植性都有了很大提升.该系统对于泵类设备测试和维护以及设计工业生产自动化系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6.
EGR对柴油机工作过程影响的一维模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柴油机的基本结构,利用BOOST软件建立带有EGR系统增压直喷柴油机一维工作模型.将柴油机台架试验获得的最佳EGR率MAP图作为一维模型中EGR控制单元的控制MAP图,建立了模拟形式下EGR系统控制单元,实现了柴油机在使用EGR后.不同工况EGR率在柴油机转速和负荷连续变化形式下,EGR对柴油机工作全过程影响的一维模拟.以柴油机转速1 900 r/min、10%负荷工况点为例,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柴油机在使用EGR后空燃比、缸压、缸内温度和排气温度都有所下降,缸内气体质量有所增加,与柴油机台架试验获得的结论吻合.  相似文献   
67.
为了研究LED光源对肉杂鸡养分代谢、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本试验选择20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817雌性肉杂鸡54只,随机分成3组(Ⅰ组、Ⅱ组和Ⅲ组),Ⅰ组、Ⅱ组和Ⅲ组的光源分别为荧光灯、白炽灯和LED灯,各组光照强度和光周期均分别为3.5~5lx和23L∶1D,其他饲养管理条件一致,试验周期为20~50日龄。结果表明:(1)Ⅰ组、Ⅱ组和Ⅲ组之间肉杂鸡蛋白质、脂肪、钙和磷的表观存留率差异不显著(P0.05);(2)Ⅰ组、Ⅱ组和Ⅲ组之间肉杂鸡的屠体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肝脏重、肌胃重和心脏重的差异不显著(P0.05);(3)Ⅰ组、Ⅱ组和Ⅲ组之间肉杂鸡的胸肌和腿肌的剪切力值和滴水损失差异不显著(P0.05)。与作为传统光源的荧光灯和白炽灯相比,LED光源并没有显著影响肉杂鸡的养分代谢、屠宰性能和肉品质。  相似文献   
68.
选用烟叶钾含量不同的5个烤烟基因型为亲本,按照Griffing第Ⅱ种设计方法组配成5×5双列杂交组合,利用盆栽试验研究钾素供应充足时烤烟旺长期烟叶钾含量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15个烤烟基因型旺长期烟叶钾含量存在显著差异,亲本一般配合力方差和F_1特殊配合力方差均达到极显著水平,表明在这一性状的遗传中加性和非加性效应基因共同起作用。并且,烟叶钾含量的广义遗传率为71.84%,狭义遗传率为33.09%,表明遗传效应在表型中起重要作用,其中显性遗传效应占主导地位;10个F_1杂交组合中70%的组合表现出中亲优势,该性状杂种优势较强,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培育烟叶钾含量高的基因型;秦烟96、农大203和农大202等3个亲本的一般配合力均较高,是提高烤烟烟叶钾含量的较为理想的亲本。  相似文献   
69.
绵羊MyoG基因外显子1的多态性及其与肉质性状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肌细胞生成素(myogenin,MyoG)基因在肌细胞分化过程中起着中心调节作用,直接影响着动物的产肉能力。本研究以大尾寒羊、小尾寒羊、豫西脂尾羊、兰州大尾羊、蒙古羊、同羊6个绵羊品种为试验材料,利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MyoG基因外显子1的多态性,并与绵羊的肉质性状进行关联分析,探讨MyoG基因外显子1对绵羊肉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MyoG基因外显子1在6个绵羊群体中均检测到3种基因型(AA、BB、AB)和2个等位基因(A、B),在小尾寒羊、大尾寒羊、豫西脂尾羊、兰州大尾羊、蒙古羊、同羊群体中检测到MyoG基因外显子1的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5167、0.2500、0.4375、0.6500、0.5750和0.7125,MyoG基因外显子1的B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4833、0.7500、0.5625、0.3500、0.4250和0.2875。MyoG基因外显子1主要对羊肉的水分和色泽有影响,主要表现为BB基因型水分极显著高于AB基因型(P< 0.01),显著高于AA基因型(P< 0.05);AB基因型的色泽极显著高于BB基因型(P< 0.01),显著高于AA基因型(P< 0.05)。  相似文献   
70.
工程堆积体坡面植物篱的控蚀效果及其机制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工程堆积体极易产生水土流失,是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的重点。为探明工程堆积体植物篱控蚀效果和机理,通过野外模拟径流冲刷试验,该文采用35、45、55 L/min 3种放水流量,对24°、28°、32°三种坡度的植物篱(H)及裸露对照小区(C)堆积体边坡(20 m×5 m标准监测小区)进行模拟放水冲刷试验,选取产沙率、径流含沙量、减沙量、径流挟沙力、剪切力、剥蚀率和径流功率等因子对堆积体坡面植物篱的控蚀效果及其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堆积体侵蚀时间段集中在产流中后期(10~32 min),侵蚀位置主要在坡面中上段(0~10 m),植物篱具有10%~45%的减沙效益,其控蚀能力与冲刷历时之间存在二次函数的关系,临界时间随坡度和流量的增加而提前;植物篱坡面产流后期径流含沙量超过裸坡,这与其在侵蚀过程中的"源-汇"转变有关;植物篱可降低坡面土壤剥蚀率,提高坡面的临界剪切力和临界径流功率,能抑制细沟向坡面下部的发育,基于径流功率,其可蚀性参数(3.58 g/(N·m))大于对照坡面的可蚀性参数(2.83 g/(N·m))。研究结果可为坡面植物篱的合理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也能为工程堆积体措施条件下土壤侵蚀预报模型的建立提供部分参数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