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3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7篇
  14篇
综合类   51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45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51.
8份绿穗苋种子萌发期耐盐碱性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依晗  刘宁芳  胡龙兴  徐倩 《草地学报》2021,29(10):2176-2183
绿穗苋(Amaranthus hybridus)是一种新型的优质牧草,不同品种的绿穗苋耐盐碱性差异较大。为了筛选耐盐碱性强的优良种质资源和育种材料,本研究选用8份不同基因型的绿穗苋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培养皿滤纸发芽法测定分析了盐碱(100 mmol·L-1NaHCO3溶液,pH 8.35)胁迫对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根长和芽长等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参试的8份绿穗苋种子在NaHCO3胁迫下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受到一定的抑制,且不同材料对NaHCO3胁迫的响应具有明显差异。通过模糊隶属函数对8份绿穗苋种子萌发期耐盐碱性进行综合性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的绿穗苋种子的耐盐碱性由强到弱顺序为:Ahb1 > Ahb911 > Ahb2 > Ahb984 > Ahb979 > Ahb1025 > Ahb986 > Ahb1011。  相似文献   
52.
食品的温度监控是一种有效的保证食品安全及保持冷藏链完整的手段,对冷冻冷藏食品在低温流通过程中实行温度监控是非常有必要的。目前,我国冷藏运输中的温度管理情况并不乐观,消费者获得的货物通常不能达到预计的要求。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要借助于时间-温度指示器等来对其整个运输过程进行温度监控。本文对温度立法的必然性和前景,温度监控的重要性、原理以及在冷藏运输中的应用作了较详尽的介绍,并列举了几种国外时间-温度指示器的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53.
为探究和比较两种不同龙葵对Cd胁迫的光合生理和叶绿素荧光特性响应的差异,试验以Cd超富集植物龙葵(Solanum nigrum)和少花龙葵(Solanum americanum)为材料,于2018年3月采用水培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0、20、80、320μmol·L^-1)Cd胁迫对两种龙葵植株形态指标、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Cd胁迫显著影响两种龙葵生长,两者的Cd耐受存在差异。少花龙葵在Cd浓度≥20μmol·L-1时生长受到抑制(P<0.05);随Cd浓度增加,少花龙葵的形态指标、生物量积累、叶绿素含量、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s)、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PSⅡ潜在活性(Fv/Fo)均较CK显著降低(P<0.05),但初始荧光(Fo)、叶绿素a/b有上升趋势;当Cd浓度≥80μmol·L^-1时,少花龙葵PSⅡ的受损程度加重。龙葵则在Cd浓度≥80μmol·L^-1时受到生长抑制,随Cd浓度增加,龙葵相应指标均呈下降趋势(P<0.05),但其形态指标、生物量积累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等指标的降低范围均小于少花龙葵。此外,Cd胁迫对两种龙葵传能效率的抑制比光能转化效率的抑制更为明显。20μmol·L^-1 Cd胁迫时,两种龙葵光合作用主要受气孔因素限制;80~320μmol·L^-1 Cd胁迫时,其光合作用主要受非气孔因素限制。研究表明,Cd胁迫在少花龙葵的生长和光合方面表现出更显著的抑制作用;受Cd浓度的影响,两种龙葵光合作用的降低是气孔限制和非气孔限制综合作用的结果。研究进一步从光合生理和叶绿素荧光特性响应方面证明龙葵对Cd胁迫的耐受能力强于少花龙葵。  相似文献   
54.
从资源环境承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发展潜力3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江苏省新沂市各镇级地域单元进行综合评价,并运用K-means聚类分析法对各地域单元综合评价值进行归类分析,结合各乡镇实际情况及其他规划将新沂市划分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3种区划类型,为县域主体功能区划分、战略目标及政策制定提供借鉴及依据。  相似文献   
55.
通过对中国兽医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CVCC)菌(毒)种基因序列管理模式的研究以及对用户需求的调研,开发了CVCC菌(毒)种基因序列管理系统,实现了菌(毒)种分子生物学特性的数据信息化呈现。由此为菌(毒)种基因序列资源的进一步规范化管理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提高了基因序列资源的利用率。对微生物领域的科技创新和菌(毒)种资源共享服务质量的提高具有良好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6.
采用铁氧永磁体静磁场、矿物基质处理,初步探讨磁场效应对中华鳖孵化率和雌性占比的影响。孵化于夏季室内自然条件下的实验结果显示,磁感应强度为1.2 mT的静磁场(N极或S极)处理导致中华鳖的孵化率为49.8%~51.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0.1%~81.5%;孵化后雌性占比为68.3%~69.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8%~58.5%,呈现雌性化诱导现象。蛭石基质中孵化率为90.4%,高于土壤对照组的82.1%;但是其雌性占比为48.2%,低于土壤对照组的56.6%。通过性腺外部形态和组织切片特征进行雌雄鉴定,解剖后雌性个体有明显白色线状输卵管,而雄性输精管不可见;组织切片中,卵巢中可见发育成型的初级卵泡,精巢中曲细精管处于形成早期。结果表明,静磁场处理可出现中华鳖孵化后雌性化诱导现象,但孵化率降低;蛭石基质中孵化可以提高中华鳖孵化率,土壤介质中孵化有更高的雌性占比。  相似文献   
57.
青海省低海拔地区春油菜施肥现状与减肥空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青海省春油菜的施肥现状和减肥潜力,在该省低海拔春油菜典型种植区(海拔2 600 m以下)选取了451户农民进行实地调研。结果表明:调研区有47.7%的农户种植的春油菜产量都超过2005—2017年青海平均产量(1 674~2 158 kg·hm~(-2)),有44.6%的农户低于平均产量;20.4%的农户氮肥投入适中(120~160 kg·hm~(-2)),35.9%的农户偏高和很高,43.7%的农户偏低和很低;17.5%的农户磷肥投入适中(90~120 kg·hm~(-2)),69.0%的农户偏高和很高,13.5%的农户偏低和很低;钾肥、微量元素肥料投入基本为空白;20.8%的农户施用有机肥,但有机肥用量低,极少有农户种植翻压绿肥。总之,青海春油菜氮肥投入过量与不足现象并存,且都比较严重;磷肥施用量普遍偏高;其它化肥与有机肥等施用很少。1/3春油菜田有氮肥减量空间,2/3春油菜田有磷肥减量空间,至少有20%的春油菜田氮磷化肥可同时减量。同时,施氮量偏低的春油菜田应该加强培肥,有效硼等微量元素含量偏低的油菜田应适时施用微肥,保证春油菜的高产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58.
徐倩  夏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394-11396
通过对山东省齐河县的农户调查,在理清该县农民宅基地使用现状的基础上,从社会意识、经济意识和思想意识3个方面分析了农民宅基地流转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9.
水稻稻瘟病抗性变化及抗性基因克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种植抗性品种是预防水稻稻瘟病最有效、最经济和环保的方式之一。目前农业生产上推广种植的抗病品种在数年内抗性减弱,甚至丢失,这可能与寄主体内的抗性基因丧失或相对应的无毒基因发生变异有关。本文综述了稻瘟病菌的致病机理、稻瘟病菌发生变异的原因、稻瘟病菌无毒基因发现与克隆以及稻瘟病的相关防治策略,以期为稻瘟病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0.
[目的]为了探讨β-氨基丁酸(BABA)能否诱导杜鹃抵御NaHCO_3胁迫。[方法]以杜鹃‘神州齐’2年生扦插苗为试材,采用营养液沙培,研究了不同浓度(0、50、100、200、400μmol·L-1)BABA预处理对50 mmol·L-1的NaHCO_3胁迫下杜鹃植株光合特性和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50 mmol·L-1的NaHCO_3显著减小了杜鹃植株的生物量,200μmol·L-1的外源BABA能显著增加杜鹃植株的生物量;外源BABA增加了NaHCO_3胁迫下杜鹃叶片的叶绿素a(Chla),叶绿素b(Chlb)和类胡萝卜素(Car)含量,显著提高植株净光合速率(Pn),减小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浓度(Ci),提高超氧化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还原酶(GR)、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等抗氧化酶活性,降低NaHCO_3胁迫诱导的活性氧积累和膜脂过氧化反应。[结论]表明100~200μmol·L-1的外源BABA可以有效缓解NaHCO_3胁迫对杜鹃植株的伤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