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23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8篇
  8篇
综合类   36篇
农作物   20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13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1.
1 选育过程 辽棉28号是辽宁省经济作物研究所以特早熟高产兼抗枯黄萎病品系辽1284为母本,以锦州农业科学院育成的早熟高产、优质品系锦1784的提高系为父本,于2001年配制杂交组合,通过南繁北育,早期低世代对生育期、优良纤维品质、产量为目标进行选择,后期高世代在抗病性、结铃性及衣分等方面进行多年综合选育而成.通过多年选择,使早熟性、抗病性、丰产性、纤维品质等性状得到了综合改良.2007年将该品系定名为辽7083,具备早熟、抗病、优质、高衣分等优良特性,达到了综合性状同步改良的目的.2008~2009年参加品系比较试验.2010 ~ 2011年参加辽宁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2011年参加辽宁省棉花品种生产试验.2012年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  相似文献   
112.
近20年来英罗湾红树林景观过程及周边土地利用/覆盖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红树林正以惊人的速度消失,红树林遥感监测对于资源保育至关重要。在GIS和遥感技术支持下,基于1991—2010年的5期Landsat TM遥感影像及相关专题图,结合立地调查,研究了英罗湾红树林空间变化的过程并对其周边的土地利用/覆盖动态和驱动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人为和自然因素均对研究区红树林动态变化产生影响,表现为红树林近陆的内边界缩减而近海的外边界向海扩展;红树林总面积表现为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净损失量约7%。变化轨迹分析表明:1991—2000年间围垦养殖引起靠近陆地的红树林面积快速减少;红树林在滩涂上不断向海扩展以及2000年以来的生态恢复工程使研究区红树林边界向海推移,且主要发生于靠近河流和海洋的外缘。近20年来,红树林周边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显著,城镇化和工业化使研究区林地、耕地减少且主要转化为建设用地,建设用地规模迅速增加且在湛江一侧沿交通干线呈多点分散格局,广西一侧则在原有城镇建设用地基础上向外扩张;靠近河流和红树林周边的水产养殖塘的面积持续增加,前期主要是对红树林的直接围垦,后期则主要来自于政策鼓励下在水田上的筑塘养殖。   相似文献   
113.
为有效防范施马伦贝格病的传入,了解其流行趋势.以2011年-2012年的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官方疫情数据为基础,采用地理信息系统,对疫病传播的时空数据进行初步分析.经过评估表明,该病在每年7月~9月传播速度最快,虫媒传播是其主要传播方式;自然传入中国的风险较高,自然条件下通过虫媒传播的速度约800 km/年,经反刍动物通道传入中国约需2年~3年时间.中国应密切关注施马伦贝格病疫情的发展态势,积极开展防控技术研究,并加强重点区域的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14.
以4个辽宁棉花品种为母本,3个黄河流域推广种植面积较大的早熟棉花品种为父本,配制了12个杂交组合(F1),进行杂种优势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12个组合的单株铃数的中亲优势和超亲优势都为正值;霜前籽棉产量、霜前皮棉产量、籽棉产量、皮棉产量的中亲优势分别为9.28%、6.63%、7.62%、8.65%,大多数组合表现为正值。(2)衣分和纤维品质的中亲优势较小,大都组合表现为负值,平均为绒长(1.16%)、整齐度(0.10%)、伸长率(0.03%)、强力(-0.15%)、麦克隆值(-0.45%)、衣分(-0.66%)。(3)12个杂交组合中辽棉17号×石远321表现突出,后代的杂种优势也较大,在纤维品质等方面表现都很好。  相似文献   
115.
本研究旨在建立基于真核表达的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N蛋白的诊断小反刍兽疫的间接ELISA方法。利用Bac-to-Bac杆状病毒-昆虫表达系统,构建含有PPRV N基因的重组供体质粒pFastBacHTA-N,转化E.coliDH10Bac感受态细胞,得到重组穿梭质粒pBacmid-PPRV-V,转染昆虫细胞Sf21,获得含有PPRV N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用重组病毒感染昆虫细胞后,SDS-PAGE鉴定出60ku左右的表达蛋白,Western blot检测该蛋白具有很好的反应原性。以重组Bacmid-PPRV-N蛋白作为包被抗原,建立间接ELISA检测方法。临床检测来自西藏疫区的37份山羊血清和来自青海省非疫区的92份山羊血清,与法国蒙彼利埃农学发展研究国际合作中心(CIRAD-EMVT)提供的竞争ELISA试剂盒相比较,特异性为96.2%,敏感性为100%,二者的符合率达到96.9%。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可以很好地用于小反刍兽疫的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16.
植被类型是反映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变化最直接、最敏感的指示器。草地作为青藏高原最主要的植被类型,对其进行分类研究可以为高原草地退化、荒漠化等研究提供直接的信息,也可以为全球变暖、冻土退化等提供间接的分析数据,同时还可以为陆面模型的模拟提供重要的参数。大面积区域的植被分类可以通过将研究区内的位置、纹理和地形属性等信息综合考虑来完成,面向对象的植被分类方法可以通过对研究区多重信息进行分割和合并,来生成植被类型图。而且,该方法可以克服传统决策树分类方法成图时像元分散的缺点。利用TM假彩色合成影像、ASTER DEM数据和MODIS的EVI和LST产品,对玉树地区的高寒草地类型进行了面向对象的划分,总体精度为49.32%。虽然相比仅用单独决策树分类方法的总体精度略微偏低,不过该方法可以在保持环境、地域等因子同植被类型统计关系的基础上,克服决策树方法带来的“椒盐效应”。此外,植被模型的物理过程、参数计算和获取环境因子等都比较复杂,本研究的方法也可以为植被分类制图提供一种简单,快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7.
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ET32a-VP73,将pET32a-VP73转化BL21感受态细胞,经IPTG诱导,VP73蛋白主要抗原表位区可稳定高效的表达,SDS-PAGE结果表明,IPTG终浓度为1.0 mmol/L,诱导5 h蛋白质表达量最高,表达蛋白为融合蛋白,分子质量约为42 ku。蛋白质纯化后,经SDS-PAGE及Western blotting鉴定,确定表达产物为非洲猪瘟病毒VP73主要抗原表位区融合蛋白。将纯化的蛋白质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免疫前后收集血清。用间接ELISA方法测定血清抗体效价,并以非洲猪瘟阳性血清、兔免疫前后血清及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伪狂犬病阳性血清为一抗,确定该蛋白质的特异性。结果表明,制备的抗血清效价达到1∶1024000,能与纯化的VP73主要抗原表位区蛋白质发生反应。制备的多克隆抗体为VP73蛋白的免疫学研究和非洲猪瘟血清学诊断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8.
概述了早春镇栗青南瓜提纯复壮及杂交育种技术,包括繁种地选择、播种育苗、苗期管理、定植前准备、定植后的温度和水肥管理、植株调整、病虫害防治、授粉、采收考种、种子纯度鉴定、发芽率试验等,以提高良种的纯度和种性,充分发挥良种的巨大优势,提高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19.
2009年以来,按照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要求,辽河试验站开展了“千(公)斤棉”高产创建活动。2009-2015年,通过选用优良品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全程化控、促早栽培、统防统治等综合技术集成应用示范,达到了高产高效、促进农民增收之目的,示范带动作用明显,值得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0.
提高棉花异地选种成功率的关键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我国棉花生产不断向新疆集中,异地选种就成为各育种单位必须面临的问题。根据几年的育种实践,提出了提高在新疆棉区异地选种成功率的主要技术措施,包括:注意生态条件和栽培技术体系的差异,根据当地生产实际对育种材料进行创新和应用。同时,也对在目标区域建立育种工作站的方法加以肯定并提出了具体的工作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