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1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4篇
  16篇
综合类   70篇
水产渔业   97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31.
加州鲈肌肉生长抑制素(MSTN)cDNA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肌肉生长抑制素是抑制肌肉生长和发育的生长调控因子。对运用RT-PCR和RACE技术从加州鲈成鱼肌肉总RNA中扩增得到的MSTN cDNA全序列进行了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加州鲈MSTN cDNA全长为1626bp,其开放阅读框为1 134bp,共编码377个氨基酸,前面的22个氨基酸为信号肽,中间有四个氨基酸(RARR)为蛋白水解加工位点;该基因总共有13个半胱氨酸残基,后面9个在蛋白水解加工位点之后的C端生物活性区,与其它脊椎动物比较,它们的位置完全一致,对该基因的结构和功能非常重要。与GenBank中已知的条纹狼鲈、金鲷、斑马鱼、虹鳟、斑点叉尾鮰、人、猪、鸡、鸽MSTN的ORF相比较,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63%~94.4%,氨基酸同源性为61.4%~96%,特别是在C端生物活性区氨基酸同源性为88.1%~100%,高度的保守性反映了该基因受到了高度的进化限制以及功能的重要性。加州鲈MSTN基因的克隆为研究该基因打靶和鱼类肌肉发育调控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2.
采用PCR方法改造已克隆到的草鱼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cDNA,使其成为成熟肽cDNA并亚克隆到pGEX-4T-1载体中,构建草鱼IGF-Ⅰ融合蛋白表达质粒pGEX-IGF.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菌株.该菌株经IPTG诱导可表达分子量约34kD的特异蛋白.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分别产生以可溶性的和包涵体形式为主的特异蛋白.经30℃诱导的菌体经溶菌酶消化、超声破碎及高速离心后,裂解液上清经glutathionesepharose亲和层析纯化获得高纯度的GST-IGF.以此纯化的融合蛋白为抗原制备兔抗草鱼IGF-Ⅰ的抗血清.凝胶双扩散试验显示抗血清效价为1:64,说明表达产物具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33.
三个不同养殖群体金鱼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方法对金鱼3个不同地区养殖群体-天津塘沽(TJ)、江苏苏州(JS)及福建福州(FZ)群体各20ind的DNA多态性进行了分析。在事先优化的反应条件下,所使用的100个随机引物中,有14个引物扩增出清晰稳定的片段,共计103条,大小在200~2500bp,其中多态性片段27条。金鱼总的DNA多态位点百分率为26.21%。数据分析结果显示,3个金鱼群体内遗传多样性偏低,遗传相似度为0.9519~0.9785。金鱼3个群体总的Nei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1061,Shannon信息指数为0.1547。金鱼3个群体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0375,基因分化系数Gst为0.243,表明3个养殖群体间产生了一定程度的遗传分化。UPGMA法和NJ法的聚类分析显示,两者结果一致。TJ群体和JS群体优先聚类,再与FZ群体聚类。  相似文献   
134.
尖吻鲈Lates calcarifer(Bloch),又名盲鳍,其生长迅速,肉味鲜美,在东南亚、我国广东省、香港和台湾沿海地区均有养殖。但野生种苗不足成为发展成鱼养殖的障碍。因此,各国致力于尖吻鲈人工繁殖的研究,自1971年泰国在自然产卵场捕获成熟亲鱼进行人工繁殖首获成功以来,东南亚各国,如菲律宾、马来西亚、  相似文献   
135.
19株海水鱼致病性弧菌OmpK基因序列及其抗原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溶藻弧菌(V.alginolyticus)、副溶血弧菌(V.parahaemolyticus)克隆、测定了共19株海水鱼类致病性弧菌外膜蛋白OmpK基因序列,探讨其作为海水鱼类致病性弧菌共同抗原的分子基础.根据已知的弧菌外膜蛋白OmpK序列设计1对简并引物,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从19株弧菌总DNA中分别扩增得到约800bp外膜蛋白OmpK的基因片段,将其克隆到pDM18-Tvector载体筛选阳性重组子进行序列测定.结果显示,OmpK基因分别含有786bp~849 bp的开放读码框,编码261~282个氨基酸,其核苷酸序列之间的相似性在72%~100%,推测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为71%~100%,且种内OmpK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比种间高.序列分析还表明,每一种弧菌OmpK基因都有一段特异性序列,可用于设计核酸探针或特异性引物来诊断、检测哈维氏弧菌等海水鱼致病性弧菌.本研究不仅从基因水平上证实了外膜蛋白OmpK广泛存在于海水鱼致病性弧菌中,而且证明了它们之间具有较高的相似性.由结果推测外膜蛋白OmpK是哈维氏弧菌、溶藻弧菌、副溶血弧菌等致病性弧菌的一种共同抗原,是较好的亚单位疫苗候选成分,为进一步研制广谱的海水鱼类致病性弧菌外膜蛋白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6.
海南红鱼白鱼苗对 11种水产药物的敏感性大小依次为 :兴棉宝、孔雀石绿 >硫酸铜 >鱼虫净 >鱼菌清 >漂白粉 >敌百虫 >亚甲基蓝 >甲醛 >生石灰 >食盐。确定了各种药物对海南红鱼白鱼苗的最低致死浓度范围和中间忍受限。根据TLm计算出各种药物的安全浓度 ,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7.
采用PCR方法改造已克隆到的草鱼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Ⅰ (IGF Ⅰ )cDNA ,使其成为成熟肽cDNA并亚克隆到pGEX 4T 1载体中 ,构建草鱼IGF I融合蛋白表达质粒pGEX IGF。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 1菌株。该菌株经IPTG诱导可表达分子量约 34kD的特异蛋白。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分别产生以可溶性的和包涵体形式为主的特异蛋白。经 30℃诱导的菌体经溶菌酶消化、超声破碎及高速离心后 ,裂解液上清经glutathionesepharose亲和层析纯化获得高纯度的GST IGF。以此纯化的融合蛋白为抗原制备兔抗草鱼IGF I的抗血清。凝胶双扩散试验显示抗血清效价为 1∶6 4 ,说明表达产物具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38.
转红色荧光蛋白基因唐鱼(转基因唐鱼)为2003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自主研发的转基因观赏鱼。结合养殖转基因唐鱼的经验,对转基因唐鱼水质条件、营养需求、人工繁殖、受精卵孵化、幼体培育以及日常管理等方面作了详细介绍,旨在为转基因唐鱼的人工繁育和大规模推广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39.
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GD108株VP5蛋白功能及免疫原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前期研究中分离到一株草鱼呼肠孤病毒,GCRV-GD108,并获得其全基因组序列.该病毒株的M5基因编码VP5蛋白,该蛋白与哺乳动物正呼肠孤病毒μ2蛋白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及相似的NTPase结合保守区域,推测VP5蛋白也同样具有NTPase活性.为检测VP5蛋白是否具有NTPase活性及其是否具有免疫保护作用,采用已构建的原核表达载体表达VP5重组蛋白,通过孔雀绿钼酸铵法检测纯化后的重组蛋白的NTPase活性.采用DNAstar软件预测M5基因编码蛋白的抗原性,综合蛋白亲水性、表面可及性与表面抗原性三项指标,预测编码蛋白可形成抗原表位的氨基酸区域数多达86个,提示VP5蛋白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用重组蛋白VP5免疫健康草鱼,通过人工攻毒实验检测VP5蛋白的免疫保护作用.结果显示,VP5重组蛋白具有NTPase活性,且其NTPase活性依赖于Mg2+或Na+/K+,而Ca2+的存在可能抑制其活性;VP5蛋白可诱导草鱼产生高水平的抗体滴度,并显著提高IgM mRNA的表达水平,但未能为草鱼提供抗GCRV感染的保护.研究首次证实GCRV-GD108株VP5蛋白具有NTPase活性,但不能为草鱼提供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0.
采用不同浓度梯度17α-甲基睾酮(17α-Methyltestosterone,MT)饲料(5、10、30、50、60mg/kg)处理孵化后10d的尼罗罗非鱼鱼苗30d,之后改喂正常饲料继续进行养殖。经过4个月的饲喂后,MT处理组的绝对增长率、绝对增重率、瞬时增长率和瞬时增重率等参数均与对照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雄性率,发现高浓度处理组(50mg/kg和60mg/kg)超过99%,低浓度处理组(5mg/kg和10mg/kg)则低于80%。MT处理30d后,对照组与处理组MT残留量分别为对照组(0μg/kg)5mg/kg组(23.19μg/kg)10mg/kg组(30.82μg/kg)30mg/kg组(37.76μg/kg)50mg/kg组(44.75μg/kg)60mg/kg组(68.41μg/kg)。残留量与MT添加量呈现正相关。继续投喂正常饲料30d后,在各浓度处理组均未检测到MT残留。以上研究结果表明,MT处理30d可提高罗非鱼苗雄性率,促进生长;MT处理后60d,均检测不出MT残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