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6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15篇
农学   36篇
基础科学   18篇
  46篇
综合类   221篇
农作物   24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76篇
园艺   28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51.
为实现国产花卉的规模化、高品质生产,对盆栽小菊橙色雨燕开展离地潮汐式灌溉栽培技术研究,通过对栽培基质、灌溉供液模式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形成环境友好型的生产模式,在提高花卉品质的同时,实现水、肥、人工的节约,并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为绿色农业发展提供重要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2.
能力验证是评价检验机构技术水平和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对近年来陕西省农作物种子检验站承担的各项转基因成分检测能力验证样品的制备工作进行回顾,总结了在能力验证样品制备工作中获取的经验与教训,分析了样品制备工作中一些好的做法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改进的建议,为能力验证样品制备工作更为科学、规范地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3.
施肥对黑麦草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措施对一年生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生长、叶绿素含量和鲜草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肥配合施用(NPK)、等氮量的有机肥(OM)处理均显著促进黑麦草的生长和提高其鲜草产量.NPK处理的黑麦草分蘖数、株高、表观叶面积较不施肥对照(CK)、不施氮(PK)和不施磷(NK)处...  相似文献   
54.
[目的]明确不同寄主植物对台湾稻螟生长发育的影响,为台湾稻螟的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温度27.5℃、相对湿度80%、光照L:D=12 h:12 h的条件下,用水稻、薏苡、甘蔗、玉米和茭白5种寄主植物分别饲养台湾稻螟幼虫100头,记录幼虫的死亡数、雌雄蛹数、蛹重、蛹长、蛹存活率和雌雄性比;每种寄主植物单头饲养幼虫25头,每天定时观察记录不同寄主植物上每头台湾稻螟幼虫各龄历期和蛹期.[结果]台湾稻螟在水稻、薏苡、甘蔗、玉米和茭白上取食,2龄幼虫至蛹的发育历期依次为10.12、13.00、9.52、14.69和14.96 d,幼虫存活率依次为51.00%、30.00%、27.00%、26.00%和59.00%,蛹存活率依次为68.63%、83.33%、74.07%、53.85%和88.13%,雌雄蛹重分别为4.9、4.1、4.4、4.8、5.0和3.1、2.9、3.6、3.6、3.1 mg/头,雌雄蛹长分别为12.29、11.59、11.75、11.67、11.98和10.71、10.21、10.39、11.37、10.40 mm/头,雌雄虫性比依次为2.00、1.14、0.42、1.60和0.72.[结论]水稻最有利于台湾稻螟生长发育,茭白次之.  相似文献   
55.
转基因大豆是目前我国进口量最大的转基因作物,为避免转基因大豆及制品的违法使用,快速筛查大豆中转基因成分的方法策略亟待开发。为检索已知商业化转基因大豆的外源基因信息,通过构建转基因大豆常用转化元件的数据库,建立了转基因大豆的筛查策略。结果表明:已知的15个转基因大豆转化事件中,利用Ca MV35S启动子、CP4-epsps基因、Bt基因、pat基因4个靶标元件的组合,可筛查12个转基因大豆的转化事件;另有3个转化事件需要使用转化事件特异性引物检测。使用4个靶标元件和转化事件组合的筛查方法检测的灵敏度可达到1 g·kg~(-1),可对大豆中的转化事件进行快速、高灵敏度的筛查。  相似文献   
56.
【目的】近年来稻曲病日益严重,但目前对稻曲病菌(Ustilaginoidea virens)与水稻相互作用机制仍不清楚。论文旨在利用水稻感病颖花材料构建酵母双杂交文库并筛选稻曲病菌效应因子互作蛋白,为解析稻曲病菌侵染水稻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感病水稻Chuannong H2S为试验材料,在水稻破口前5—7 d左右,从水稻穗中上部接种PSB摇培7 d的稻曲病菌荧光标记菌株P4,接种13 d后取颖花进行激光共聚焦观察,收集感病颖花。提取感病颖花总RNA,使用含有Oligo(dT)的接头引物反转录cDNA第一链,并PCR扩增ds cDNA,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切胶回收ds cDNA片段,与载体p GADT7-Rec进行同源重组,转化酵母菌株Y187构建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然后用稻曲病菌效应因子Uv_1261基因构建诱饵载体,将诱饵载体转化入Y2HGold酵母菌株,通过酵母双杂交自激活验证后以该诱饵载体筛选酵母双杂交文库,最终在SD/-Ade/-His/-Leu/-Trp/X-α-Gal平板上筛选出生长状况良好的蓝色单菌落,经测序得到候选互作蛋白的序列,通过NCBI在线网站进行Blast分析和Uniprot在线网站进行gene ontology(GO)注释。【结果】经检测,文库滴度为5.7×108 cfu/mL,平均插入片段大小为750 bp,表明稻曲病菌侵染水稻颖花cDNA文库质量较高。用Uv_1261构建诱饵载体,转化Y2HGold后,转化菌可在SD/-Trp、SD/-Trp/X-α-Gal平板上生长,不能在SD/-Trp/X-α-Gal/Ab A平板上生长,表明Uv_1261无自激活现象。以该诱饵载体筛选文库,对筛选到的候选互作蛋白进行测序验证并Blast分析获得了56个来自稻曲病菌或水稻的候选互作蛋白,其中有28个候选互作蛋白来自稻曲病菌,有16个来自水稻,以及12个未知蛋白。经GO注释显示,来自稻曲病菌中的候选互作蛋白参与了17个生物过程,包括翻译、代谢过程、氧化还原及胞内氨基酸合成等;分子功能包括金属离子结合活性、水解酶活性及ATP结合活性等;细胞组分包括核糖体、细胞质及线粒体等。来自水稻中的候选互作蛋白参与了11个生物过程,包括蛋白质去磷酸化、糖代谢及翻译等;分子功能包括金属离子结合活性、核苷酸结合活性及转移酶活性等;细胞组分包括核糖体、膜及细胞核等。【结论】该cDNA文库质量较好,能成功地用于稻曲病菌效应蛋白的互作蛋白筛选,可为研究稻曲病菌与水稻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提供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57.
该研究以鲍鱼脏器为原料,通过冷提取工艺单因素试验,探讨了缓冲液种类、缓冲液p H、料液比、浸提时间对鲍鱼脏器中β-葡萄糖苷酶活力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提取的最佳工艺。在此基础上,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鲍鱼脏器β-葡萄糖苷酶粗酶液,确定超声辅助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料液比、缓冲液p H对提取具有显著性的影响(P0.05),而浸提时间、缓冲液种类对提取的影响不显著。通过比较超声波辅助提取前后β-葡萄糖苷酶活力的大小,可以看出,超声波处理有利于鲍鱼脏器β-葡萄糖苷酶粗酶液的提取,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缓冲液为0.1mol/L p H3.5乙酸-乙酸钠,料液比1∶4,浸提时间4h,超声时间20min,超声功率200W。  相似文献   
58.
为建立有效的阻燃剂的使用规范和为监管制度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建立了微波辅助萃取,液相色谱串级质谱法同时测定木制品中3种有机磷阻燃剂分析方法,并考察了萃取溶剂、萃取条件、流动相对试验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丙酮为萃取溶剂,70℃微波辅助萃取30 min,利用多反应检测MRM模式,TCEP、TDCP在线性范围0.02~1.0 mg/kg,TCPP在线性范围0.002~0.2 mg/kg内质量浓度与响应值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定量下限分别为27、50、8μg/kg,加标回收率82.7%~98.3%,相对标准偏差1.8%~10.8%。该方法操作简单,提取效果较好,能够有效的检测木制品中三种有机磷酸酯阻燃剂。  相似文献   
59.
通过在成都平原开展稻麦轮作大田试验,设置了不施肥(CK)、常规无机化肥(NPK)、猪粪25%+化肥(NKM1)、猪粪50%+化肥(NKM2)、猪粪100%(M3)、猪粪150%(M4)6种施肥处理,探讨猪粪施入对土壤碳组分含量及动态变化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期对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含量的变化影响极显著(P0.01);水稻季不同处理下表层土壤总有机碳(TOC)、水溶性有机碳(WSOC)、溶解性有机碳(DOC)和易氧化有机碳(ROC)含量均随着生育期的推移呈现出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20~4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含量显著低于表层土壤,且不同处理之间变化幅度小于表层土壤;小麦季表层TOC含量随作物生育期的推移呈增加的趋势,土壤WSOC和DOC含量在拔节期达到最大值,ROC在分蘖期达到最大值,之后下降并趋于稳定;20~40 cm土层土壤WSOC、DOC和ROC变化趋势与表层土壤基本一致,但变化幅度较小;通过对比分析表明,猪粪施入能显著提高土壤TOC及其活性有机碳含量,水稻季和小麦季TOC、WSOC、DOC和ROC含量均在M4处理下达到最大值,最大值分别为18.49和18.62 g kg-1、88.15和93.56 mg kg-1、40.09和69.74 mg kg-1、2.73和2.29 g kg-1,即从提高土壤有机碳的角度来看,150%猪粪施入处理提升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60.
不同枸杞品种叶绿素荧光参数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 以宁杞1号、宁杞2号、大麻叶和蒙杞1号为材料,采用叶绿素荧光技术测定了不同枸杞品种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并测定供试品种的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宁杞2号的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WTBX](Fv/Fm)[WTBZ]和PSⅡ潜在活性[WTBX](Fv/Fo)[WTBZ]值显著高于其他3个品种。在不同光照强度(PAR,0~2 847 μmol·m-2·s-1)下,实际光合量子产量[WTBX]〔Y[WTBZ](Ⅱ)〕、有效光合量子产量[WTBX](Fv′/Fm′)、光化学淬灭系数(qP)和表观电子传递速率(ETR) 的变化差异显著,其中宁杞2号最大,其次是蒙杞1号和大麻叶,最小的是宁杞1号。拟合参数ETR变化的初始斜率α与ETR的变化趋势一致。[WTBZ]宁杞2号的叶绿素a、总叶绿素的含量也最高。叶绿素总含量与[WTBX]Y[WTBZ](Ⅱ)、[WTBX]Fv′/Fm′、 qP和ETR成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与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成负相关。[WTBZ][JP2]由此得知,在特定环境下供试品种中宁杞2号有较高的PSⅡ生理活性和潜在生物产量的生理基础,光合能力最强;其次是蒙杞1号和大麻叶,宁杞1号较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