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63篇
基础科学   10篇
  64篇
综合类   33篇
畜牧兽医   4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光照是影响蛋鸡生产最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光照时间、光照强度、光照制度等对蛋鸡的产蛋性能、饲料利用、鸡蛋品质等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近年来鸡蛋品质倍受消费者关注,尤其是我国地方蛋鸡品种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光环境控制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优势地方品种资源的产业化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42.
通过比较盒式笼中肉种蛋鸡啄羽行为在遮光区和非遮光区的频次差异,旨在检验遮光、环境丰富度、啄羽和福利的关系。利用行为观测者摄像分析仪,对相同光周期下遮光的单鸡笼和双鸡笼每组各16只同日龄肉种产蛋鸡的活动同时摄录并分析。结果显示,单鸡笼啄羽频次(4.3±1.13)显著低于双鸡笼的(14.0±2.0)(P<0.01);单鸡笼暗区啄羽相比亮区减少了46%(P>0.05),而双鸡笼啄羽仅发生在亮区(P<0.05);亮区啄羽,单鸡笼较之双鸡笼则显著减小了80%(P<0.01),而暗区啄羽2者水平都很低(0~1.5),无显著差异。本研究中未见剧烈型啄羽,仅有温和型啄羽。本研究表明,虽然啄羽的密度效应大于啄羽的遮光效应,但遮光能够降低密度对啄羽的效应值。遮光提供分化的光环境,而被遮光的环境很可能以减弱视觉信号方式减小羽毛对啄羽行为的刺激作用。这提示对盒式鸡笼进行局部遮光以增大其环境丰富度从而提高动物福利,也有可取之处。  相似文献   
43.
阐述了国内外集约化养猪工艺50年来的进展和现状,分析了目前集约化养猪场采用的一些工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今后集约化养猪工艺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4.
舍饲饲养是目前养猪业中广泛采用的一种工艺模式,虽然它具有占地少、便于饲养管理、可实现一定程度的环境调控等优点,但由于舍饲条件下环境相对贫瘠,猪只的福利较难得到保障。该文重点讨论了国内外生猪舍饲条件下相关因素与猪只福利之间的关系,分析了舍饲环境下因福利问题而带来的一些不利影响。根据目前国内外现有的研究结果,指出我国应加强舍饲条件下的猪只福利问题研究的必要性,并就改善舍饲条件下猪只福利的措施及相关配套设备进行了论述,为我国养猪业持续健康的发展、增强我国养猪业的国际竞争力提供了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45.
利用地下水对猪舍地板局部降温效果研究   总被引:12,自引:8,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躺卧区温度高低对猪只的躺卧行为有直接影响.利用地下水,为农村简易开放式猪舍的躺卧区地板设计了一套局部降温系统.试验结果表明,躺卧区无降温系统时,其地板温度与舍外气温接近;采用该降温系统后,在室外气温为27~34℃时,躺卧区地板温度基本维持在22~26℃之间,基本满足了猪只躺卧的要求.躺卧区地板温度低于26℃时,85%以上的猪选择躺卧区躺卧;温度为30~32℃时,只有10%~20%的猪仍选择躺卧区躺卧;超过33℃后,所有的猪都不在躺卧区休息.  相似文献   
46.
近年来,中国奶业持续快速发展,作为我国奶牛饲养主体的农村散户小规模饲养已占奶牛总饲养量的80%左右。南于养殖规模小,设备简陋,饲养条件差,疾病难以防控,很多地方试图通过建设奶牛养殖小区来加以解决。但目前我国奶牛养殖小区还没有一套可供实际推广应用的生产工艺模式,小区没有科学的规划布局,工艺技术路线和工程防疫技术不到位,设施设备的配置不合理,饲养方式不统一,管理松散,缺乏计划性和全年生产的均衡一致性,无法从根本上克服这些矛盾。为此,作者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一套适合于奶牛养殖小区的舍饲散养生产工艺模式,并就该工艺模式的特点、生产工艺技术路线、工艺技术参数确定、配套设施与设备、小区布局以及工程防疫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旨在为推进奶牛养殖小区的规模化、标准化的进程,提升我国奶业生产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7.
为改善运动场的热湿环境,减少太阳辐射给舍饲小尾寒羊造成的热应激,该文作者于2004年夏季在内蒙古赤峰市某规模化羊场,采用了运动场架设遮阳棚的方式。该试验着重对遮阳棚(试验组)和露天运动场(对照组)的温热环境,以及小尾寒羊的行为和生理指标等方面进行了测试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架设遮阳棚后,可以明显地改善舍饲运动场的热湿环境,遮阳棚内的温湿指数(THI)、辐照度和地面温度均显著小于露天运动场;遮阳棚可以使小尾寒羊比较稳定地休息与反刍,同时随着外界环境THI值的增大,选择遮阳棚的羊的数量以及羊在遮阳棚内的活动时间都随之增加;运动场遮阳有利于减缓小尾寒羊的生理应激,可以使小尾寒羊在高温时段保持正常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48.
随着奶业的发展,奶牛养殖小区作为农户散养向规模化养殖的过渡形式,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数量、规模不断扩大。本文研究分析了奶牛养殖小区发展规模确定的相关理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影响因素分析。  相似文献   
49.
针对农用轴流风机风量小、能效比低的问题,以MODEL YJD90S-4镀锌铁皮农用轴流风机为研究对象,采用风室试验、逆向建模、CFD数值模拟、周向涡量分析等方法,以叶片表面凹槽宽度D=6、8、10、12 mm,凹槽半径为25%h(h为叶高)、50% h和75%h,开单、双槽3个因素进行排列组合,制定了24种开槽方案,对所有方案进行数值模拟并进行周向涡量分析,筛选得出D=10 mm、R=25%h、开单槽(方案1),D=10 mm、R=75%h、开单槽(方案2)和D=10 mm、R=25%h、75%h、开双槽(方案3)为较优方案,并对此3种方案风机风量和能效比模拟结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采用逆向建模方法建立的镀锌铁皮农用轴流风机几何模型,其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能够很好的与原型风机性能试验测试结果吻合,表明逆向建模技术能够运用于农用轴流风机研究;2)在农用轴流风机常用的进口工作压力工况下,3种方案的风机流量和能效比相对原型风机都有提高,其中采用D=10 mm、R=75%h、开单槽(方案2)时提高最为明显,风量约提高了90 m 3/h,能效比约提高了3.2%。3)分析周向涡量3D映射发现,采用D=10 mm、R=75%h、开单槽(方案2)时轮毂处的正周向涡量向叶顶处移动,正周向涡量向叶片顶部聚集,增加其对总压流的正贡献,使分布在70%h处的负周向涡量向叶片根部移动,叶片根部附近的负周向涡量呈现出收拢的现象,负周向涡量向叶片根部聚集以减小其对总压流的负贡献。  相似文献   
50.
寒区奶牛长时间处于非热应激状态,为了了解此阶段影响产奶量的主要环境因素,本文根据连续监测的环境数据,从日均值、百分位值角度研究了牛舍内温度、相对湿度、风速、二氧化碳浓度、氨气浓度、光照强度与奶牛每日头均产奶量之间的关系。同时,以产奶量为预测目标建立了基于环境因素的随机森林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光照强度与二氧化碳浓度是影响产奶量两个较为重要的环境因素,尤其是在低温时对奶牛生产影响较大。光照强度日均值250lx与二氧化碳浓度日均值8×10-4可以较为明显地划分高低产奶量。高产奶量样本点同样集中在光照强度第90百分位数高于800lx、二氧化碳浓度第10百分位数低于6×10-4的区域。用于评价回归模型泛化能力的平均决定系数为0.7316,平均均方根误差为1.0370kg。根据结果建议寒区奶牛舍非热应激时期,至少保证每日不低于800lx的光照2.5h,同时控制二氧化碳浓度高于6×10-4的时间不超过2.33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