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25篇
  免费   296篇
  国内免费   584篇
林业   582篇
农学   867篇
基础科学   491篇
  959篇
综合类   1486篇
农作物   283篇
水产渔业   252篇
畜牧兽医   760篇
园艺   139篇
植物保护   386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144篇
  2021年   215篇
  2020年   173篇
  2019年   215篇
  2018年   150篇
  2017年   184篇
  2016年   207篇
  2015年   237篇
  2014年   213篇
  2013年   267篇
  2012年   383篇
  2011年   357篇
  2010年   333篇
  2009年   286篇
  2008年   283篇
  2007年   277篇
  2006年   285篇
  2005年   278篇
  2004年   141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152篇
  2001年   159篇
  2000年   126篇
  1999年   122篇
  1998年   118篇
  1997年   70篇
  1996年   83篇
  1995年   86篇
  1994年   89篇
  1993年   77篇
  1992年   66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67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5篇
  1964年   2篇
  1962年   2篇
  1961年   2篇
  1954年   1篇
  1953年   1篇
  1948年   1篇
  18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This report describes a case of cutaneous pythiosis in a 6‐year‐old female mixed breed dog, from the central west region of São Paulo State, Brazil. The cytological and histopathological analyses showed an intense inflammatory infiltrate with presence of numerous hyphal elements, suggesting infection due to Pythium insidiosum. The diagnosis was confirmed by nested‐PCR, which was carried out with specific primers derived from the ribosomal DNA region. The pathogen occurs in Brazil and veterinarians should be aware of the importance of correctly diagnosing this disease and differentiating it from other fungal diseases.  相似文献   
992.
文章针对棕榈油的主要成分、生化特性以及其经济性进行了综述,并重点介绍了棕榈油作为鱼油替代油脂在几种养殖鱼类中的应用情况。与大豆油、油菜籽油等相比,棕榈油价低,产量稳定,有较高的脂肪生产力,较低的不良脂肪酸沉积。其在鲑鳟等冷水性鱼中,以不同的比例替代鱼油或与其他植物油混合替代鱼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增加了饲料的抗氧化性。研究表明,在饲料中用棕榈油部分替换鱼油对大西洋鲑、虹鳟、欧洲鲈等的生长、体化学组成及肌肉的脂肪酸比例等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93.
剩余采食量(RFI)是实际采食量与预测采食量的差值,是衡量肉牛饲料效率的新指标。文章简要介绍了RFI的概念、测定方法、应用RFI的益处,以及影响肉牛RFI的一些生理因素,包括采食量、消化率、体组织代谢、活动量、体温调节等。最后,文章讨论了RFI在肉牛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94.
比较不同形态及不同粗纤维水平日粮对1~50日龄鸵鸟生产性能的影响,为鸵鸟雏鸟的全价颗粒饲粮配制提供试验论证及合理的粗纤维水平数据。选取1日龄健康的鸵鸟160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1个对照组,3个试验组),每处理4个重复,每重复10只雏鸟,对照组日粮形态为精料(粗纤维为5%)+苜蓿青草,3个试验组的日粮形态为全价颗粒饲料(其粗纤维水平分别为4%、5%、6%)。饲喂精料+苜蓿青草形态日粮的雏鸟体增重和饲料效率显著高于饲喂全价颗粒饲料的各处理(P0.05),并且没有雏鸟死亡;3个不同粗纤维水平的颗粒料的采食量和体增重的差异都不显著(P0.05),其中粗纤维水平为5%的颗粒饲料饲喂的效果相对较好,但该组的死亡率最高,为15.0%。以精料+苜蓿青草形态的日粮饲喂1~50日龄鸵鸟的效果好于饲喂全价颗粒饲料的效果;全价颗粒饲料粗纤维水平过低会引起鸵鸟雏鸟的粪干便秘并造成死亡,本试验表明,1~50日龄鸵鸟饲料中的粗纤维水平不宜低于6%。  相似文献   
995.
温度和叶表化学物质对松杨栅锈菌夏孢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杨栅锈菌夏孢子萌发适宜温度范围为10~24℃,最适温度20℃左右。供试的2菌株对温度有不同的依赖性。TH菌株温度适应性范围较宽,GL菌株较窄。在最适温度范围内,供试的2个菌株呈现相同的萌发动力学模式,萌发最大速率出现在4~12h,温度越高,最大萌发速率出现时间越晚,并随时间的延长,萌发速率逐渐减小。在5、30℃,萌发速率有2~3个峰值,第1峰值最大,第2、第3峰值逐渐减小或消失。26℃下峰值呈现过渡型状态,有1个较小的次高峰。供试的2菌株,TH的萌发速率较GL稍高并在出现时间上略前。最适萌发条件下,石油醚、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水的卜氏杨和毛白杨提取物对松杨栅锈菌夏孢子萌发有不同的影响。毛白杨所有提取物在接种12h内,均抑制夏孢子的萌发,而卜氏杨乙醚提取物则促进夏孢子萌发,其余则抑制夏孢子萌发。所有水提取物在接种12h均表现为抑制作用。接种12~24h,2种杨树叶片正丁醇萃取物对夏孢子萌发速率均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96.
本文介绍了原位杂交技术的发展概况、基本原理和应用价值,并概述了原位杂交技术在水产养殖动物(包括鱼、虾、贝类)病毒性疾病的检测、定位和体内表达模式等方面的应用。此外,还对该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7.
998.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区域差异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颁布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标准的框架下,采用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CFERN)台站多年连续观测数据和2007年辽宁省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及公共数据,对本溪市和大连市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物质量和价值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本溪市和大连市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总价值分别为280.30、205.82亿元·a-1;按不同优势树种(组)划分的林分类型在两市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中发挥的作用均有差别;针叶树种的林分在大连市发挥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要优于本溪市,而阔叶树种则相反。  相似文献   
999.
活禽的检疫监督管理和无害化处理是有效防控禽病传播的重要措施。本文从认真开展产地检疫、推行家禽定点屠宰、加强家禽市场管理和无害化处理4个方面提出了做好活禽检疫监督和无害化处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00.
泽泻对大鼠急性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考察泽泻提取物对DL-乙硫氨酸(DL-ethionine)致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采用DL-乙硫氨酸(2.0mmol/L)处理大鼠原代肝细胞24h,制备大鼠急性肝脏损伤体外模型。分别以0.0、1.0、5.0、10.0、20.0、50.0μg/mL的泽泻粗提物作用于该模型,测定各组24h和48h细胞培养基上清液中的ALT、AST活性以及细胞裂解液中的甘油三酯(TG)、直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D-LDL-C)。结果表明,添加泽泻的各组细胞培养基上清液中ALT、AST活力明显降低,细胞裂解液中TG、D-LDL-C含量降低,24h比48h时效果显著。泽泻粗提物的各浓度中,以5.0μg/mL为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