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50篇
水产渔业   1篇
园艺   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以不同加热温度、超声波功率、三磷酸钠和琥珀酰酐对浓度为40 mg.mL-1菜籽蛋白液进行预处理,将处理后的菜籽蛋白液用碱性蛋白酶酶解3 h,通过比较酶解液中肽的质量分数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得出结论为:在4种酶前预处理中,酶解效果最佳条件为温度60℃、超声功率500 W、三磷酸钠添加量为蛋白质量3倍和琥珀酰酐添加量为蛋白质量0.05倍,其肽质量分数分别为(35.00±0.18)%,(41.48±0.66)%,(39.27±0.74)%和(40.39±0.34)%;4种改性菜籽蛋白酶解液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效果均比对照组的高。  相似文献   
42.
桃形李色泽鲜艳,品质上等,为江南名果之 一。由于桃形李成熟于盛夏高温季节,常温厂难以贮藏和长途运输,因此其商品供应期只有15天左右,且果价不稳定。为了延长桃形李的供应期,扩大销售范围,达到真正的名果价优效应,我们于1997—1998年开展了桃形李贮藏保鲜试验,并在此基础上于1999年扩大中试,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材料 于晴天上午采收八成熟桃形李果实,当天用纸箱运至冷库,经预冷后选成熟一致、无病虫、裂伤果进行贮藏。自配防腐剂(主要成分为苯甲酸钠、柠檬酸和内酸钙)、保鲜剂(主要成…  相似文献   
43.
胡柚皮总黄酮超临界CO2萃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超临界CO2萃取胡柚皮总黄酮的工艺,在夹带剂试验和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以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动态萃取时间、CO2流量为考察因素,优选了超临界CO2萃取胡柚皮总黄酮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该试验无需使用夹带剂,各因素对得率的影响大小依次为:CO2流量、萃取时间、萃取压力、萃取温度.最佳萃取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5 MPa,萃取温度45℃,静态萃取40 min后动态萃取60 min,CO2流量3 L/min,此条件下胡柚皮总黄酮的得率可达1.01 mg/g.  相似文献   
44.
以青梗芹菜、白芹菜、紫芹等19个品种芹菜为研究对象,在相同条件[料液比1∶30 (g·mL-1)、时间2 h、温度60 ℃]下提取得到可食用部分(茎和叶)的水提取液,用于筛选具较高体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活性、总酚和总黄酮含量的芹菜品种及其部位。结果表明,芹菜叶水提物的体外ACE抑制活性显著(P<0.05)高于乙醇溶液提取物;不同品种芹菜叶水提物的体外ACE抑制活性集中在80%~100%;总黄酮含量集中在200~250 mg·L-1,白梗芹菜叶中含量最高,白芹叶中含量最低;总酚含量集中在130~150 mg·L-1,紫芹叶中含量最高,空杆绿芹叶中含量最低。相关性分析表明,芹菜叶的体外ACE抑制活性与其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均呈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均在0.3~0.6。体外ACE半抑制浓度(IC50)表明,青梗芹菜叶水提物的IC50最低(1.258 mg·mL-1),其次为四季慢芹菜叶和白芹菜叶,分别为1.368 mg·mL-1和1.829 mg·mL-1。  相似文献   
45.
菜籽蛋白的提取和纯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对菜籽饼进行综合利用,以低温压榨制油的双低菜籽饼为原料,探讨了菜籽蛋白的提取和纯化工艺.通过料液pH值的先后调节对比、正交、提取次数和纯化试验,得到较佳工艺条件:采用先调pH值法,水溶液的pH值为12,提取时间为20 min,温度为室温,提取3次,通过pH5和7的两步沉淀,经干燥得到分离蛋白,蛋白纯度达84.8%,得率为38.9%,且有害物质残留较少.先调pH值法与后调法相比,总的提取率可提高20个百分点,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46.
为提高柑橘皮渣的利用率,以脐橙皮渣为原料,通过混菌发酵联合分段控温工艺生产高品质膳食纤维,即在脐橙皮渣固体发酵培养基中先接种植物乳杆菌,28 ℃发酵2 d后接种青霉菌,28 ℃继续发酵5 d后,加入1.5倍体积无菌水,45 ℃、100 r·min-1放置24 h。发酵产物中可溶性膳食纤维(SDF)和总膳食纤维(TDF)分别达到42.0%和90.8%以上,SDF/TDF达到46.2%,比未发酵柑橘皮渣分别提高3.08倍、50.1%和1.72倍,SDF含量及SDF/TDF比单独青霉菌恒温(28 ℃)发酵产物中对应指标分别提高33.8%和30.1%。说明混菌发酵联合分段控温工艺可显著提高脐橙皮渣中SDF含量。该工艺对蜜柑和胡柚皮渣发酵生产高品质膳食纤维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47.
以桑葚渣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方法获得水提物并对其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进行检测,通过L9(34)正交试验优化了桑葚渣水提物的超声辅助工艺。结果表明:在最佳的提取工艺,即提取时间1.5 h、料液比1∶40(g·mL-1)、超声温度50 ℃、超声功率350 W条件下,提取液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率分别为76.4%、81.4%。  相似文献   
48.
以新鲜黄秋葵为原料开发鲜榨汁饮料,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护色液的配比,复配、优化确定较佳的工艺配方。其中,护色液为异抗坏血酸钠0.2%和乙酸锌0.04%,打浆料液比(烫漂后的黄秋葵与护色液)的质量比为1∶5,白砂糖添加量为5%。在该配方和优化的工艺参数条件下得到的鲜榨秋葵饮料色泽鲜绿,口感协调,4 ℃下贮存的保质期为7 d。  相似文献   
49.
人工发酵生产臭冬瓜的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人工发酵生产臭冬瓜的工艺研究,通过对20种菌种组合方式的试验,最终得到两种可以产生理想气味且气味能够保持的组合,分别为:(1)短小芽孢杆菌、腐败希瓦菌、异常汉逊酵母分别按2%(V/V)的接种量接种;(2)短小芽孢杆菌、腐败希瓦菌、极小棒杆菌分别按2%的接种量接种并发酵3 d后,再分别接入2%(V/V)的异常汉逊酵母、酿酒酵母和植物乳杆菌.通过正交试验选取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短小芽孢杆菌、腐败希瓦菌、异常汉逊酵母各自按照2%(V/V)的接种量接种于含2%(V/V)豆豉汁和1%(W/V)氯化钠的液体冬瓜发酵基中,30℃发酵10 d后,在发酵体系中投入能够被发酵液覆盖量以下的冬瓜块,继续30℃发酵10~15 d.  相似文献   
50.
为提高戊糖乳杆菌YY112 胞外多糖的产量,本研究结合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设计,对该菌株产多糖的营养条件和发酵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本次研究的范围内,MRS培养基为适宜的基础培养基;蔗糖为适宜碳源,添加量为质量体积比3%;大豆蛋白胨为适宜氮源,添加量为质量体积比1%;酵母粉能够提高菌株的多糖产量,适宜添加量为质量体积比2%;培养基初始pH值为6.0,菌株接种量为体积比4%,适宜培养温度29.5 ℃,此时培养24.5 h胞外多糖产量最高。在此优化培养条件下,YY112胞外多糖产量达到(380.97±0.45)mg·L-1,与响应面分析预测值基本吻合,较优化前增加了46.5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