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26篇
  免费   163篇
  国内免费   207篇
林业   342篇
农学   296篇
基础科学   217篇
  321篇
综合类   2115篇
农作物   218篇
水产渔业   138篇
畜牧兽医   1112篇
园艺   351篇
植物保护   186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169篇
  2022年   140篇
  2021年   165篇
  2020年   167篇
  2019年   258篇
  2018年   241篇
  2017年   150篇
  2016年   183篇
  2015年   176篇
  2014年   396篇
  2013年   265篇
  2012年   288篇
  2011年   293篇
  2010年   295篇
  2009年   332篇
  2008年   278篇
  2007年   242篇
  2006年   235篇
  2005年   188篇
  2004年   157篇
  2003年   115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40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陕西省主要果树的施肥现状及存在问题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对陕西省苹果、梨、猕猴桃3种主要果树的产量、施肥以及其它管理措施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苹果的产量和施肥量在农户间的差别很大,产量较低;部分果园氮磷肥过量,有些果园施肥不足,不施钾肥和有机肥的果园数占调查果园总数的比例较大。梨和猕猴桃产量和施肥量的变异较小,梨树氮磷肥过量严重,钾和有机肥严重不足;猕猴桃没有表现出过量施肥现象,注重施用有机肥,但钾肥仍明显不足。果农施用的肥料品种混乱,施肥方式和施肥时期不尽合理。为此提出陕西省果树施肥应增施钾肥和有机肥,并注意合理施肥和合理灌水相结合的建议。  相似文献   
32.
两种豆科牧草干草产量正交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蒙农红豆草和草原2号杂花苜蓿为材料,进行牧草播种行距、播种量、施肥量三因素、三水平牧草干草产量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播种量是影响两种供试牧草干草产量的主要因素。影响蒙农红豆草干草产量的试验三因素主次顺序依次为播种量、施肥量、播种行距;影响草原2号杂花苜蓿牧草干草产量的试验三因素的主次顺序依次为播种量、行距、施肥量。蒙农红豆草牧草干草产量的因素水平的最优搭配组合为播种行距30锄,播种量2.5kg/667m^2,施肥量5kg/667m^2;草原2号杂花苜蓿牧草干草产量因素水平的最优搭配组合为播种行距30cm,播种量0.4kg/667m^2,施肥量2.5kg/667m^2。  相似文献   
33.
仔猪专用益生乳酸杆菌菌种的分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试验应用乳酸杆菌完全选择性培养基从仔猪胃肠道粘膜分离乳酸杆菌,目的是从健康断奶仔猪消化道分离到一定数量能够粘附到胃肠粘膜的乳酸杆菌。选择11头来自不同猪场的断奶后健康仔猪,麻醉后扑杀,无菌取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和结肠等部位,先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胃肠粘膜至无可见食糜,再用HEPES缓冲液洗脱粘附在胃肠粘膜上的细菌,应用常规RogosaSL完全选择性培养基分离肠道乳酸杆菌,低pH值Rogosa完全选择性培养基厌氧培养分离胃乳酸杆菌,经过革兰氏染色、显微镜观察和接触酶试验,从胃部分离的1284株菌落中,有1220株是乳酸杆菌,分离率达到95%;从肠道分离的5907株菌落中,有5789株是乳酸杆菌,分离率达到98%。  相似文献   
34.
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和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我县发生了一种类似猪瘟症状的疾病 ,表现为高热、嗜睡、全身发红等 ,导致猪群 (特别是仔猪 )大批死亡。经采用注射青霉素、链霉素、磺胺类药、退烧解毒药等治疗 ,效果不理想。特别是在使用磺胺类药物后 ,会加重病情。该病在我县呈蔓延趋势 ,给广大养殖户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后与省畜牧研究所联合研究 ,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实验室检查等 ,确诊为猪附红细胞体病。经对症下药 ,很快控制了该病的流行和蔓延 ,确保养殖业的健康稳定发展。1流行病学特点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但以夏秋多发。蚊等吸血节肢昆虫可传播该病 ,各种年龄、…  相似文献   
35.
日粮铜源及其水平对猪下丘脑生长抑素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选用军牧 1号断乳仔猪 75头 ,随机分为 5组 ,采用完全随机化设计进行生长试验 ,研究了 2种铜源 (硫酸铜、蛋氨酸铜 )、3个添加水平 (5、12 5、2 5 0 mg/ kg)的日粮对猪生长及生长抑素分泌的影响 ,同时研究了下丘脑儿茶酚胺的变化与生长抑素的关系。结果表明 :日粮中添加 12 5 m g/ kg(P <0 .0 1)、2 5 0 mg/ kg(P<0 .0 5 )硫酸铜 ,12 5 mg/ kg(P<0 .0 1)、2 5 0 mg/ kg(P<0 .0 5 )蛋氨酸铜 ,可显著提高仔猪增重 ;而上述添加 5 mg/ kg硫酸铜组猪下丘脑生长抑素含量为 2 2 5 .74 ng/ g组织 ,显著高于 12 5 mg/ kg(P<0 .0 5 )、2 5 0 mg/ kg(P<0 .0 5 )硫酸铜组和 12 5 mg/ kg(P<0 .0 1)、2 5 0mg/ kg(P<0 .0 1)蛋氨酸铜组。下丘脑生长抑素含量与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含量呈负相关关系 (P<0 .0 5 )。据此认为 ,高剂量铜通过调节儿茶酚胺代谢抑制下丘脑生长抑素分泌 ,是其促生长调控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36.
以猪瘟C-株弱毒疫苗株、经典强毒石门株和C-株全长cDNA为试验材料,以免疫荧光技术为主;结合ELISA和RT-PCR检测技术,对其在培养细胞中的增殖特性和表达规律进行了比较研究。同时筛选猪瘟病毒及其全长cDNA的敏感细胞,探索其增殖表达规律,以便为猪瘟病毒反向遗传操作提供技术方法和可操作的条件。  相似文献   
37.
狼山鸡保种群不同世代MHC BF基因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Illumina平台Miseq重测序方法分析不同世代(G0、G5、G10、G12、G14、G15、G17)的MHC BF1和BF2基因座位多态性,揭示狼山鸡不同世代间MHC BF基因遗传多样性,为更好地监测保种效果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在狼山鸡7个世代中分别鉴定出MHC BF1、BF2基因59和34个SNPs。狼山鸡MHC BF1基因观察杂合度(Ho)、期望杂合度(He)和多态信息含量(PIC)在G10、G12、G14保持稳定,Ho在不同世代变化情况为G17G15G14、G12、G10G5G0,He和PIC在不同世代变化情况为G17、G15G14、G12、G10G5G0,MHC BF2基因的Ho在G10、G14、G15保持稳定,其他世代变化情况为G17、G12G15、G14、G10G0、G5;He和PIC在G12、G14、G15和G17保持稳定,在其他世代变化情况为G17、G15、G14、G12G10G5、G0。从本研究结果看,狼山鸡不同世代MHC BF1和BF2遗传多样性变化规律不太一致,但总体规律符合波动选择(时空变换的选择)假说,随着时间的推移MHC BF基因遗传多样性变得更为丰富,在某些连续几个世代群体遗传多样性基本保持稳定,这可能与MHC BF基因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38.
为了研究富硒苜蓿草粉对家兔幼兔骨骼肌中营养成分的影响,试验选择60只40日龄断奶新西兰大白幼兔,将其分为5组,分别在日粮中添加5%~20%的富硒紫花苜蓿草粉,研究与常规饲喂方式相比,富硒苜蓿草粉对幼兔骨骼肌中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及矿物质元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富硒牧草添加量的增加,碳水化合物含量(0.81%~0.86%)呈现出"高-低"的趋势,脂肪含量(0.82%~1.26%)呈现出"高-低-高"的趋势,蛋白质含量(22.92%~23.91%)相对稳定,总氨基酸含量呈现出"低-高-低"的趋势。在家兔日粮中添加5%~15%富硒苜蓿草粉能使兔骨骼肌中必需氨基酸(EAA)含量提高8.85%,但对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含量没有显著影响;添加20%富硒苜蓿草粉对骨骼肌中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含量没有显著影响,但脂肪含量提高了23.53%,碳水化合物含量降低了5.81%。添加5%富硒草粉能使钙、铜和硒的含量分别提高0.45%、23.33%、15.38%,添加15%富硒苜蓿草粉能使锌的含量提高17.03%。说明在大白幼兔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的富硒紫花苜蓿草粉可调节兔肉营养成分,不但可行且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9.
2010年秋季安康市蚕种场引进两广二号原种在场部进行试繁,结果表明:两广二号强健好养,发病少,抗逆性好,在同等环境气候条件下较安康市蚕种场目前饲养的其它品种繁育系数高,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建议尽快安排原蚕区饲养试繁和一代杂交种农村试养.  相似文献   
40.
王鹏  郭丽  刘爽  马松艳  李杨 《北方园艺》2021,(15):106-111
以蒲公英和葵花籽粕绿原酸提取物为试材,采用FRAP亚铁离子还原能力为考察指标,研究了蒲公英和葵花籽粕来源的绿原酸提取物对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因素,以抗氧化活性的半抑制浓度IC50为复配依据,评价蒲公英绿原酸与葵花籽粕复配品的抗氧化协同增效作用,以期为开发绿色高效的天然抗氧化剂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反应体系在pH为4.0、37℃条件下,蒲公英和葵花籽粕绿原酸对FRAP亚铁离子还原能力达到最高,分别为1.11、1.09.蒲公英绿原酸可提高葵花籽粕复配品对FRAP亚铁离子的还原能力,具有抗氧化协同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