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47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64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不断扩张、延伸,徐州市区以同心圆向四周迅速扩展到三环路以外,城市的版图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一个个自然行政村被新兴的建筑分割、包围,在城市化进程中,形成独特的"城中村"。又由于我国长期实行城乡二元分割的管理体制,使得这些"城中村"阻碍了城市的整体发展,面临着必须治理的局面。对"城中村"治理思路的研究,其根本意义在于在城市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不仅是对"城中村"本身的治理,更重要的是止住源头,避免城市边缘和远郊区的村庄成为新的"城中村"。该文将探讨徐州市在"城中村"治理的过程中遇到的困境,综合分析各种治理模式并针对徐州市"城中村"的治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2.
结合微波雷达与光学影像在监测表层土壤水分信息上的优势,提取了山西省西山矿区的表层土壤水分状况.受地形、植被等因素的干扰,对雷达影像进行正射校正,去除地形起伏对雷达图像的影响,基于光学数据获取植被含水量信息,并利用“水-云”模型去除植被覆盖对土壤后向散射的影响,运用去除地形和植被影响的后向散射系数,结合现有的土壤水介电模型,计算得出了研究区的土壤表层水分信息.采用的研究方法避免了传统的土壤孔隙、地表辐射等现场地表模型参数的获取,可实现大范围快速的表层土壤水分监测.  相似文献   
83.
目的极端干旱区绿洲是全球变化的敏感区域,特别是由于水资源短缺及水文过程的改变,绿洲土壤环境因此产生了强烈异质性。植物如何适应高度土壤异质性是绿洲植物多样性维持的关键性科学问题。而探究植物叶片这一对土壤异质性敏感器官的功能性状及其对土壤水盐因子的响应,有利于揭示全球变化背景下绿洲植物适应的根本策略。方法本研究以额济纳这一典型荒漠绿洲的常见植物叶片为研究对象,选择25种植物的8种叶功能性状,包括叶片厚度(LT)、叶干物质含量(LDMC)、比叶面积(SLA)、叶碳含量(LCC)、叶氮含量(LNC)、叶磷含量(LPC)、叶片碳氮比(C/N)、叶片氮磷比(N/P),分析了功能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及其在群落水平上的特征,并探讨了叶功能性状对不同土壤水盐环境的响应。结果(1) 在不同土壤水盐环境中,各个叶功能性状具有不同程度的变异幅度,其中SLA最大,LCC最小。(2) 部分功能性状之间表现出显著的协同或权衡变化趋势。LT与SLA、LDMC与SLA、LPC与LDMC、LNC与C/N、LPC与N/P呈极显著负相关(P < 0.01);LCC与LT、LNC与LCC、C/N与N/P呈显著负相关(P < 0.05)。LDMC与C/N、SLA与LPC、LCC与C/N、N/P与LCC、LNC与N/P呈极显著正相关(P < 0.01);LDMC与LCC、SLA与LNC呈显著正相关(P < 0.05)。(3) 叶功能性状对土壤水盐因子的响应具有显著的差异。在低水低盐环境中,叶片通过提高LDMC、LNC、N/P,降低LPC、C/N来适应干旱胁迫为主的土壤环境。在低水高盐环境中,叶片通过降低LDMC、C/N、N/P,提高LNC、LPC来适应盐胁迫为主的土壤环境。在(相对)高水高盐环境中,叶片主要通过降低LNC、N/P,提高C/N来适应盐胁迫相对较低、水分含量相对充足的土壤环境。结论在额济纳绿洲区域内,植物群落叶功能性状通过一定程度的变异和某种协同?权衡的功能组合形式适应极端干旱的环境,并对土壤水盐因子的响应具有一定程度的差异,其中盐分含量对该环境下的群落叶功能性状的影响更为关键。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究极端干旱区绿洲植物对土壤水盐因子的适应机制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4.
翘嘴红鲌苗种活体运输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85.
南美白对虾不同养殖密度水质变化规律与养殖效益的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为了研究南美白对虾不同养殖密度池塘的水质变化规律,并对不同养殖面积、养殖密度和经济效益的关系进行分析,2012年5—8月,通过对不同养殖密度南美白对虾养殖池水质周期性连续监测,得到养殖水体水质污染状况及一般规律。在试验设置的养殖密度下,各个养殖池的水质指标均在对虾健康生长合适范围值内。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水体中TN、TP、NH3-N、NO2-N的含量逐渐增加,CODMn无明显的变化规律;同时对不同养殖密度和养殖面积与经济效益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养殖面积为0.067 hm2,养殖密度为105~150万/hm2的小规模养殖模式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86.
目前,随着现代化进程与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点源、面源的富营养化物质,通过各种形式向水体富集,导致了水体富营养化并爆发"水华",极大地破坏了水体的生态平衡,对水体生物多样性和安全产生灾难性后果。凤眼莲俗称水葫芦,能有效吸收水体中氮、磷等富营养化物质,起到净化水体提高水体透明度的作用,既能在重度富营养化水体中繁衍[1]也可存活于贫瘠水体。国内外对其净化养殖污水、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研究取得了很多进展[2-4];同时凤眼莲繁衍速度快,管理跟不上时,会堵塞河道,腐烂后污染水质形成二次污染,需采用  相似文献   
87.
通过严密的设计,在相同规格的16只网箱中,采用草鱼、杂交鱼[草鱼(♂)和赤眼鳟(♀)杂交繁育的F1]、三角鲂、赤眼鳟、异育银鲫和翘嘴红鲌等为试验对象,对凤眼莲生长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鱼苗具有不同的控制凤眼莲的能力;在2.5~9.0 cm范围内各鱼苗食用凤眼莲能力依次为:草鱼>杂交鱼>三角鲂>赤眼鳟>异育银鲫>翘嘴红鮊。  相似文献   
88.
为研究生物填料上生物膜的细菌群落组成及其在循环水养殖系统中的应用,选择3种生物填料构建生物滤池,采用细菌16S rRNA基因片段扩增和Illumina高通量测序法,分析了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填料上生物膜和对应生物滤池水体中的细菌群落种类组成。结果表明:3种生物填料均有富集微生物生长的作用,生物填料上生物膜的细菌种类和多样性大于对应的生物滤池水体;在门分类水平,3个生物滤池水体中的优势菌相同,均为厚壁菌门,3种生物填料上生物膜的优势菌不尽相同,聚乙烯小球生物膜的优势菌为厚壁菌门,陶瓷环和弹性毛刷生物膜的优势菌为变形菌门;弹性毛刷生物膜的细菌种类最多、多样性指数最高,由变形菌门的26个属细菌组成,聚乙烯小球生物膜的细菌种类组成最少、多样性指数最低,由厚壁菌门的23个属组成,细菌丰度指数最低。  相似文献   
89.
四种常用渔药对秀丽白虾的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室内常温、静水条件下四种药物对太湖秀丽白虾的急性毒性大小依次为高锰酸钾>三氯异氰尿酸>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二溴海因粉,其安全浓度分别为0.13、0.14、0.62、21mg/L。高锰酸钾及三氯异氰尿酸对秀丽白虾的毒性较大且安全浓度较低,应慎用。二溴海因毒性最弱,是秀丽白虾疾病防治的良好药物。  相似文献   
90.
正鱼稻生态种养可以有效吸收水体中氮、磷等富营养化物质,起到净化水质、提高水体透明度的作用~[1],同时能提升水产品质量和稻米品质,是一种"治、减、环、转、合"连接技术,也是目前浙江省渔业"转型促治水"的重要支撑技术内容之一。有关鱼稻共生、虾鳖鱼稻共生、鱼稻共作、稻-虾-鱼生态种养结合等技术的研究目前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2-8]。随着浙江省稻鱼共生节能减排工程的推进,各类种养结合新技术新模式被不断的发掘、推广。近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