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3篇
农学   19篇
  2篇
综合类   70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86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1.
本文对浅圆仓储粮中需要进行磷化氢熏蒸时的几种情况进行了讨论,包括粮堆基本均温时的熏蒸处理、冬后负温差粮的熏蒸、空间与表层的熏蒸、局部或深层部位的害虫熏蒸等,并对这几种情况下可采用的措施和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转基因棉对棉蚜生长发育及其主要代谢物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转基因棉田非靶标害虫种群数量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棉蚜是转Bt(Bacillus thuringiensis)基因棉田发生危害较严重的非靶标刺吸性害虫之一.在实验室内,棉蚜分别用转Bt基因棉和亲本常规棉饲养40代以上,采用酶联免疫法( ELISA)检测转Bt基因棉SGK321上棉蚜体内的Bt蛋白含量,研究转Bt基因...  相似文献   
13.
以印度谷螟幼虫为寄主,研究了不同寄主虫龄和蜂虫比对麦蛾茧蜂室内种群繁殖寄生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寄主虫龄越高,麦蛾茧蜂的化蛹率、羽化率、子代出蜂数及雌雄性比则越高。当麦蛾茧蜂与印度谷螟5龄幼虫按6(对)︰20(头)接入时,麦蛾茧蜂的子代羽化成蜂数最多(87.5头),且雌蜂比例最大。室内寄生防治试验表明,当蜂虫比为20(对)︰100(头)时,麦蛾茧蜂对印度谷螟4龄幼虫的寄生率高达95.4%。本研究结果说明麦蛾茧蜂是防治印度谷螟等鳞翅目储粮害虫的优良天敌。  相似文献   
14.
木槿上棉蚜及其捕食性天敌群落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木槿上棉蚜及其捕食性天敌群落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天敌群落主要由瓢虫类、食蚜蝇和蜘蛛类构成 ,物种丰富度较稳定 ,多样性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瓢虫类主要分布于木槿中部和上部 ,食蚜蝇和蜘蛛类主要分布于木槿中部和下部。棉蚜的时间和空间生态位宽度均较大 ,表明棉蚜种群数量在时间维和空间维上的分布比较均匀。捕食性天敌中 ,龟纹瓢虫的时间×空间生态位宽度最大 ,表明其发生期较长、活动范围较广。与棉蚜的时间×空间生态位重叠度 ,龟纹瓢虫最大 ,其次为食蚜蝇 ,表明这 2种天敌对棉蚜的跟随作用较强。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了各种捕食性天敌对棉蚜种群的影响程度 ,结果表明 :龟纹瓢虫 >异色瓢虫 >七星瓢虫 >食蚜蝇 >蜘蛛类  相似文献   
15.
北京地区蚜虫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常用杀虫剂对小麦抗氧化性的影响,研究了小麦幼苗期用不同浓度氧乐果和吡虫啉的营养液处理后144 h内对其过氧化物酶(POD)、谷胱甘肽还原酶(GR)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用400、800和1 600 mg/L的氧乐果处理小麦幼苗后24 h,POD活性均显著降低;1 600 mg/L的氧乐果处理后6 h,其CAT活性比对照降低了32.9%;各浓度氧乐果处理后144 h,GR活性均显著降低。而用25、50和100 mg/L的吡虫啉处理小麦幼苗后144 h内,只有50 mg/L处理组在12 h时的POD活性比对照升高了65.0%。杀虫剂对小麦幼苗中3种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不仅与药剂种类有关,还具有一定的剂量效应与时间效应。  相似文献   
17.
四月中旬,位于科尔沁沙地南端的库伦旗人武部第2个“千亩林”建成了。在连续4年遭受旱灾的情况下,位于沙海深处的300亩无刺大果沙棘和700亩改良沙棘成活率达90%以上,且长势良好。望着一眼无际的沙漠中那点点绿色,再回头看看干部、职工被风沙吹成紫色的脸庞。笔者心中不禁为之动容,他们是在用自己的行动实现一个庄严的承诺啊!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杀虫药剂抗性检测方法的新进展,这些方法包括田间敏感度试验,生物化学诊断以及分子遗传学的方法,并就抗性产生的生化机制,与抗性有关的酶系作了阐明,最后提出了抗性问题的紧迫性和阻止抗性发展或控制它对新杀虫药剂影响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9.
在室内采用培养基混药法测定氯虫苯甲酰胺亚致死剂量(LC10、LC25和LC50)对棉铃虫生长发育和体内3种解毒酶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剂量处理3龄幼虫48h后饲养,各处理组当代(F0)3~6龄幼虫历期均比对照组延长0.2~3.8d,但成虫平均历期比对照组缩短0.8~2.5d,子代(F1)1~6龄幼虫历期均比对照组延长0.2~2.6d,成虫平均历期比对照组缩短0.1~0.5d;各剂量处理后,各处理组F0代3~6龄幼虫和蛹的体重、F1代4~6龄幼虫和蛹的体重均比对照组减轻,且剂量越大,体重减轻越显著;各处理组F0代种群趋势指数分别比对照组下降了16.27%、58.51%和71.17%,F1代分别下降了13.66%、52.61%和66.63%;各处理组F0代3~6龄幼虫体内的羧酸酯酶(CarE)和细胞色素P450O-脱乙基酶(P450-ECOD)比活力均高于对照组,其中6龄幼虫这两种酶比活力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5%~16%和23%~66%,但各处理组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s)比活力均低于对照组,其中6龄幼虫GSTs比活力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16.23%、58.51%和71.17%。表明在LC10~LC50剂量范围内,氯虫苯甲酰胺处理棉铃虫3龄幼虫的亚致死剂量越高,其生长发育受抑制越显著,P450-ECOD和CarE比活力上升越高,GSTs比活力下降也越大。  相似文献   
20.
棉叶螨也称为棉红蜘蛛,属蛛形纲叶螨科,其种类繁多,分布范围广,世代周期短,是为害棉花的一类重要害螨。目前,用于防治棉叶螨的化学药剂主要是神经毒剂及呼吸抑制剂2大类,且棉叶螨对多数药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以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为首的植食性害螨已成为世界上抗药性最严重的节肢动物之一。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棉田二斑叶螨种群对阿维菌素产生了1 415倍抗性,而国内棉花上棉叶螨主要对有机磷类药剂产生了较强抗性,最高为467倍。棉叶螨产生抗药性的机制主要涉及靶标突变及解毒代谢增强,其中靶标突变主要涉及乙酰胆碱酯酶、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和谷氨酸门控氯离子通道等;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羧酸酯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等一种或多种解毒酶共同参与害螨对化学药剂的解毒代谢。该文主要从棉叶螨的种类及分布、用于防治棉叶螨的化学药剂、棉叶螨的抗药性现状、抗药性机制解析和抗药性治理策略5个方面进行阐述,提出因地制宜的抗药性治理策略,旨在为棉叶螨的田间防治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