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16篇
农作物   8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广西梧州市现有六堡茶育苗圃大多采用传统的短穗扦插育苗方法,即"一芽、一叶、一节"的扦插方法,该法简单易学,成活率高,成本低廉,且对技术人员要求不高,易于操作。但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如出圃苗木不整齐;土地遮盖面积小,易滋生杂草;出圃时间长,难以在短时间内供应市场。新型的短穗长侧枝扦插技术由梧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相似文献   
12.
六堡茶加工工艺及发展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六堡茶属黑茶类,是广西悠久的传统历史名茶,长年盛销于各国,特别是东南亚华侨聚居地,因而成为中国著名的"侨销茶",它是以广西境内生长的群体茶树鲜叶为原料,经初制工序和精致工序两大过程制作而成的,其中的沤堆和陈化工艺是六堡茶特有品质风格形成的关键。本文主要介绍了六堡茶的历史、加工工艺及其功效和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3.
六堡茶是梧州市具有悠久历史的优质名茶,以"红、浓、陈、醇"及独具槟榔香的品质特征长久享誉东南亚,成为我国著名的侨销茶之一。近年来,六堡茶的热销给梧州市发展六堡茶产业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梧州市委、市政府决心把六堡茶产业做大做强。本文通过分析几年来梧州市六堡茶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将六堡茶打造成为梧州市农业支柱产业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4.
加工工艺对绿茶饮料品质的影响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水质,浸提条件,高温灭菌等对绿茶饮料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去离子水浸提,添加0.05%维生素C和0.02%Na2SO3或NaHSO3,可较好地保持绿茶汤色,亦可减少沉淀。  相似文献   
15.
茶多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糖类是自然界最多的有机化合物,多糖及糖复合物分布广泛,功能多种多样,它们参与了细胞各种生命活动的调节。茶多糖(TPS)能降血糖、防治糖尿病,还具有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降血压、抗凝血、抗血栓、防治心血管疾病等作用。在中国和日本民间有常饮用粗老茶治疗糖尿病的经验。一般随茶叶原料的老化,茶多糖含量增加,乌龙茶中茶多糖含量为2.63%±0.27%,约是红茶的31倍和绿茶的17倍。红茶一级的茶多糖含量为0.40%±0.10%,到了六级可达0.85%±0.10%。绿茶一级的茶多糖含量为0.81%±0.11%,六级达到1.41%±0.06%。本文对茶多糖的提取、分离提纯…  相似文献   
16.
不同贮藏时间的普洱茶香气成分分析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提取不同贮藏时间的普洱茶香气成分, 经气质联用分析鉴定, 结果表明, 贮藏30 年、25 年、6 年和当年生产的茶样中, 萜烯化合物及其衍生物含量分别为51.42%、89.15%、74.10%、39.72%。但陈茶与新茶中的萜烯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种类却有明显的不同, 陈茶中以反-丁香烯为主, 在贮藏30年、25年、6年茶样中的含量分别达36.78%、66.98%、56.08% , 而当年生产的样品以愈创木烯为主, 其含量达33130% , 反- 丁香烯含量仅为1102%。与当年生产的茶样相比, 陈茶香气成分种类和含量都较少, 贮藏30年、25年、6年茶样分别鉴定出23、24、22种香气化合物, 而当年生产的茶样共鉴定出36种化合物。  相似文献   
17.
苦丁茶酶解浸提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添加外源酶(纤维素酶、果胶酶和木瓜蛋白酶)浸提苦丁茶,分析了苦丁茶浸提液中化学成分含量的变化,以及单一酶和酶组合间的比较分析,得出苦丁茶的最适酶解浸提方法为时间40βmin、温度50℃、pH值5.5和纤维素酶浓度0.2%。  相似文献   
18.
天然富含可可碱茶树是一类以可可碱为代表性生物碱的稀有茶树种质资源,具有独特的保健功效与挖掘利用价值。从生化成分组成特征、生物代谢途径和可可碱在茶树体内富含的分子机理,对可可茶、红芽茶、秃房茶和厚轴茶4份新近发现的天然富含可可碱茶树进行比较研究与综述。结果发现,可可碱占茶叶干重的质量分数高达2%~6%,咖啡碱则低于0.5%;优势儿茶素单体为没食子酸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而表没食子酸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含量较低;咖啡碱合成酶活性位点精氨酸突变为组氨酸使N-甲基转移酶的底物特异性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咖啡碱合成酶终止合成咖啡碱并使得可可碱在茶树体内富集。天然富含可可碱茶树资源丰富了茶种的多样性,但开发利用度尚有限,结合当前茶树育种技术的发展状态,对天然富含可可碱茶树种质的繁育与资源挖掘利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茶叶是我国具有资源优势、文化底蕴和消费传统的特色农产品,也是我国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出口农产品。每年出口20万吨左右,居世界第二,贸易金额约4亿美元,出口量占我国茶叶生产总量的1/3。欧盟是我国茶叶出口的一个重要市场,近两年来,欧盟对茶叶中农药残留限量的规定项目不断增多,限值大幅降低,许多项目的指标要求“检出率零”。欧盟还通过立法,对输入该国的茶叶在欧洲入境港口,  相似文献   
20.
普洱茶漫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普洱茶在我国传统的六大茶类中为黑茶类,属于后发酵茶,是采用云南大叶种茶的晒青绿毛茶为主要原料,经“沤堆”、干燥等工序加工而成。普洱茶具有滋味醇厚回甘和独特的陈香,以及具有多种保健功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港澳同胞把普洱茶称之为“养生之妙品”,“不可一日无”的保健饮料;而在东南亚、日本和西欧也有美容茶、减肥茶、益寿茶的美称,深受消费者的喜爱。1普洱茶名称的由来云南是世界上茶树的原产地,同时也是普洱茶的故乡,古今中外久负盛名。清朝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写道:“普洱茶出自云南省普洱府,产倚邦、攸乐、革登……六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