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5篇
农学   24篇
基础科学   2篇
  39篇
综合类   59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贵州西南部中海拔地区油菜平衡施肥及钾肥效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施肥对油菜产量的贡献很大,施肥的油菜产量是不施肥的2~3倍。采用平衡施肥,每kg氮、磷、钾、硼分别可增收油菜籽5.31kg、9.2kg、2.3kg、25.3kg。在贵州西南部中海拔地区对油菜籽产量贡献最大的是磷,其次是氮、钾、硼。钾肥有显著的增产增收效益,施用适宜的钾肥,油菜增产786kg/hm^2,增幅56.3%,净收益增加1491.19元/hm^2,产投比2.8:1。贵州西南部中海拔地区油菜的适宜配方是N180kg/hm^2、P2Q120kg/hm^2、K20315kg/hm^2、硼砂23kg/hm^2。  相似文献   
22.
对贵州农民收入增长及构成概况,省内不同行政区域、城乡及贵州与全国农民的收入对比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对策建议.通过与不同对象的对比,进一步认识贵州农民收入的位置与差距,进而寻找适合贵州农民收入增收的途径.  相似文献   
23.
为确定贵州省黔北地区油菜氮磷钾肥平衡施用的适宜用量范围,选用油研599设置8个处理对其进行了平衡施肥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平衡施用氮、磷、钾、硼肥能明显提高油菜的株高、一次有效分枝数、主花序角果数、单株角果数、千粒重和籽粒产量,NPKB处理的茎秆、籽粒、植株的N、P、K养分吸收量明显高于PKB、NPB、NPK和NKB处理...  相似文献   
24.
太湖流域典型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水分对降雨的响应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基于太湖流域平原区典型土地利用类型(林地、菜地)不同深度(10,20,40,60cm)土壤水分以及降雨的监测数据,分析2种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水分变化对降雨的响应模式。结果表明:(1)菜地表层土壤水分波动较深层剧烈,而林地不同深度的土壤水分变化模式相似;(2)菜地表层土壤水分对降雨的响应受初始含水量影响显著。初始土壤较干燥时,降雨入渗较快,10cm和20cm土壤水分对降雨的响应时间基本一致,而若初始土壤较湿润,土壤水分对降雨响应的早晚与土壤深度正相关;(3)菜地土壤在40cm深度出现明显分层,降雨入渗到该界面时停止下渗并不断累积而趋于饱和;(4)受冠层截留以及地表枯枝落叶对雨水吸持的作用,中小降雨事件难以引起林地土壤水分的显著变化,当发生较大强度的持续降雨时,林地深层土壤水分容易受到周边侧向壤中流汇水以及土壤大孔隙的优势流影响,而在集中性强降雨过程中,林地深层土壤水分变化则主要受土壤大孔隙的优势流影响。  相似文献   
25.
以太湖流域平原区两种土地利用方式(林地和菜地)为例,在长期定位观测土壤水分数据的基础上,采用时间序列法定量分析了土壤水分与降水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降水量在时间上不相关,而各层土壤水分均为自相关序列;(2)降水与土壤水分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相关时长受季节、土壤深度、土地利用方式等的影响较为明显(1~8d不等);(3)林地相关时长的季节变化表现为:夏秋季春季冬季。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菜地土壤含水量与降水相关关系在夏秋季节呈减小趋势,而在冬春季节则相反。整体上林地降水对土壤含水量的有效影响时间长于菜地,且林地降水量与土壤含水量相关关系的规律性优于菜地。  相似文献   
26.
黔中地区酸性黄泥土西瓜平衡施肥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西瓜瓜瓤甜汁多,能消暑解渴,是夏令时节重要的果品.贵州省黔中地区生产的西瓜,由于新鲜吃味好,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并成为西瓜产区的主要经济作物,瓜农为此投入大量的物力和劳力.但在西瓜生产中瓜农的投入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因而很大程度上造成浪费.为了引导瓜农经济合理施用肥料,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提高西瓜品质,降低种瓜成本,由贵州省农科院土肥所和息烽县农业局土肥站合作,于1997年在息烽县流长乡实施了西瓜平衡施肥示范试验.  相似文献   
27.
坡改梯经济植物篱技术的示范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省是典型的山区农业省,3800多万人生活在石灰岩石占73%的17万km2的土地上,人均耕地0.0533hm2,其中人均基本农田仅0.021hm2。并且坡耕地占70%以上。全省200多万hm2宜耕旱坡耕地中扣除应退耕还林部分和前12年已治理的部分,目前需治理的大约还有113.33多万hm2,要建成人均333.3  相似文献   
28.
本文对斑驳型黄龙病不同发病程度的砂糖橘植株制订系统明确的严重度分级标准,将不同严重度的6年生砂糖橘植株进行单株产量的测定,0~4级株产量分别为61.9±4.08 kg、29.75±3.57 kg、19.43±1.36 kg、14.08±1.11 kg和9.7±0.80 kg。不同严重度的砂糖橘单株产量呈显著差异(P<0.05),严重度越高,单株产量越低。另外,对显症砂糖橘果实(红鼻子果)和健康砂糖橘进行单果称重、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含量测定,红鼻子果的含量比健康果实的含量呈极显著降低(P<0.01)。  相似文献   
29.
30.
为了对酒糟沼液与化肥配施的可行性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田间试验,设置T1(CK,不施氮肥)、T2(化肥全量)、T3(沼液+化肥全量)、T4(沼液+减氮20%)、T5(沼液+减氮40%)、T6(沼液+减氮60%)6种处理,化肥全量为N 225 kg/hm~2+P_2O_5 135 kg/hm~2+K_2O 120 kg/hm~2,沼液用量为800 L/hm~2,探讨酒糟沼液与化肥配施(T2—T6)对白菜产量、品质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氮肥处理(T1)相比,施用氮肥和沼液能够促进白菜生长,显著增加白菜产量58.6%~177.1%;改善白菜品质包括维生素C、氨基酸和硝酸盐含量。与化肥全量处理(T2)相比,沼液+化肥全量处理(T3)白菜产量显著增加26.6%,维生素C、硝酸盐含量分别显著增加17.57%、6.35%,还原糖、氨基酸含量显著降低36.45%、17.39%,白菜单株氮、钾养分吸收量分别增加20.31%和32.89%,增加氮肥利用效率,说明酒糟沼液对白菜产量、品质和氮肥利用效率均有较大影响。与化肥全量处理(T2)相比,增施沼液并分别减氮20%、40%处理(T4、T5)产量差异均不显著,且氮肥利用效率较优;T6处理产量显著下降。因此,为防止过量施氮导致环境污染风险提高的情况发生,在白菜生产中增施酒糟沼液可减施氮肥20%~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