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5篇
农学   3篇
  2篇
综合类   15篇
农作物   14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7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51.
无核荔枝凝集素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PCR技术克隆了无核荔枝凝集素(LcLec)基因的部分cDNA(JF920723)和gDNA(JF920724)序列,序列分析表明,获得的cDNA序列含有一个468 bp的完整开放读码框结构,编码含155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序列,该氨基酸残基序列与木菠萝家族的甘露糖结合凝集素同源。获得的gDNA序列含有3个内含子,长度分别为124、108和119 bp。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LcLec基因的表达量在无核荔枝果皮发育前期上升,之后下降至稳定水平;在采后果皮衰老阶段,随果皮褐变指数上升LcLec基因表达量上升。  相似文献   
52.
研究荔枝果实采前喷施0.5 mg/mL香菇多糖对采后常温贮藏过程中的生理效应及抗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收前香菇多糖处理有效地降低了果实的呼吸强度和细胞的膜脂过氧化程度,并延缓了花色苷降解,抑制了荔枝果实果皮的褐变进程;轻微抑制了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变化。此外,采前喷施香菇多糖还提高了果皮中的β-1,3-葡聚糖酶(GLU)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由此表明,采前喷施香菇多糖可维持细胞膜的完整性而延缓荔枝果实的衰老,并通过诱导荔枝果实的抗性来减少采后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53.
为了解232份主要来自海南的栽培荔枝、半野生荔枝和野生荔枝的遗传多样性及其演化地位,摸清荔枝品种中存在的同名异物和同物异名问题;本研究依据获得的荔枝EST序列和基因组序列开发了一批SSR和InDel标记,利用这些标记对232份荔枝种质资源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取6个荔枝品种DNA为模板,筛选出18对SSR引物和12对InDel引物应用于遗传多样性研究,检测到基因位点141个,等位基因变异数范围为2~11个,平均4.70个,多态性位点为139个,多态性位点比率是98.58%。UPGMA聚类分析发现,232份荔枝种质资源的遗传相似系数是0.66~1.00;发现SSR引物的多态性大于InDel引物;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76处,供试材料分为15类,多数来自海南的荔枝资源能一起聚类,海南11份野生荔枝资源分别聚类在5个类群中,说明海南野生荔枝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较丰富。研究将为进一步开展荔枝遗传改良和育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4.
利用基因枪转化技术将来源于大肠杆菌的mtlD(1-磷酸甘露醇脱氢酶)基因导入旱稻.研究结果表明:旱稻愈伤组织的继代时间对抗性愈伤的筛选频率无明显影响;基因枪轰击后愈伤组织的恢复时间(≤7 d)较长时,潮霉素B质量浓度应适当提高.转基因植株及其后代的PCR,dot blotting,southern blotting和northern blotting检测表明,mtlD基因已整合到旱稻基因组中,并且稳定表达.在含1.0%(质量分数,下同)NaCl的MS培养基上,转基因植株生长速率明显大于阴性对照;在含0.75% NaCl的盆中,转基因植株能够生长.盐分对转基因植株质膜的伤害减轻,Na+向地上部运输受抑,转基因植株的Na+与K+比率低于阴性对照.T1代转基因旱稻耐盐和盐敏感以及抗潮霉素B和潮霉素B敏感的分离比例均大于3∶1,说明基因枪轰击为多拷贝转化.  相似文献   
55.
乡镇撤并之后,新形成的梧桐镇成为孝义市特有的人口大镇,辖33个村,3.8万人,区域面积74.2平方公里,是市委、市政府重点规划建设并已初具规模的煤焦化、煤电铝工业小区,是孝义市的农业重镇.  相似文献   
56.
详细介绍杨树幼树主要害虫的种类、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并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7.
符瑞益  张新春  罗大全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3):16136-16139
[目的]探究海南岛药用植物海巴戟炭疽病菌的生物学特性。[方法]从海南儋州宝岛新村南药种质圃中采集到炭疽病样品,对其病原菌进行了分离纯化及鉴定,并研究了培养基、温度、pH、营养元素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结果]炭疽菌在CSA培养基上生长最快,在10~40℃均能生长,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6℃,最适生长pH为6.0;炭疽菌能利用多种碳源和氮源,其中乳糖是最佳碳源,乙酸铵是最佳氮源。[结论]为进一步研究和防治炭疽病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8.
以金煌和红玉芒果为试材,研究了叶面喷施绿丰源多肽800倍液对芒果糖、酸及类胡萝卜素组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绿丰源多肽800倍液处理能显著提高芒果果糖、葡萄糖、蔗糖及可溶性总糖含量,显著增加堇菜黄素、β-胡萝卜素、叶黄素、番茄红素及类胡萝卜素总含量,显著降低芒果果实苹果酸、柠檬酸及有机酸总含量;金煌和红玉芒果叶面喷施多肽处理的效果相似。  相似文献   
59.
通过对大青杨优良无性系7号杨在退耕还林地上造林试验,结果表明:7号杨根苗树高、地径、胸径分别超对照中黑防67.2%、53.4%和81.3%;7号杨扦插苗树高、地径、胸径超过对照A5杨104.4%、104.5%和119.3%;无性系7号杨根苗造林效果好于扦插苗;根苗造林可提高成活率25~30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60.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重视、支持和广大蜂业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1998年我国已有蜜蜂760余万群,占世界蜜蜂饲养量约6000万群的1/10,年产蜂蜜约20万吨,王浆近2000余吨,出口蜂蜜6万吨左右,王浆约600吨,均居世界首位。蜂群数是建国初50万群的14倍,蜂蜜比解放初的8000吨增加了约25倍,蜂王浆更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名列世界首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世界养蜂大国。河南省是中国的主要商品蜜基地之一,从早春到晚秋都有蜜源植物开花流蜜。目前河南省饲养蜜蜂约40万箱,居全国第四,每年生产商品蜜蜂2万吨,蜂王浆约200吨,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些成绩的取得,与蜂业的科技进步相关,尤其是一直接饲养蜂群并生产蜂产品的蜂群饲养管理的科技进步相关,本文仅就河南省蜂业蜂群饲养管理的科技进步作一粗浅的回顾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