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40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4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81.
众所周知,猪流行性腹泻(PED)和猪瘟(CSF)均为影响猪群健康的重要疫病,但几乎无文献报道二者之间相关性的统计分析。为了解PED发病仔猪与对应哺乳母猪CSF抗体水平之间的相关性,遂对江苏省农科院动物疫病诊断检测中心2017年12月-2018年2月份临床接诊的9家暴发PED猪场的发病仔猪对应哺乳母猪进行CSFV抗体的检测。检测结果显示:对应哺乳母猪的CSFV抗体阳性率为46.7%~73.3%,抗体阻断率Blocking平均值为37.4%~54.6%,抗体离散度为32%~83%。结果表明:9家PED发病仔猪对应哺乳母猪的CSF抗体水平均较差;而正在进行CSF净化的4家猪场无一发生PED。由于CSF抗体能够很好地反映猪的免疫力水平,进而说明暴发PED仔猪对应哺乳母猪的免疫力欠佳,为江苏省CSF和PED的防控提供了流行病学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82.
<正>众所周知,伪狂犬病可造成种猪繁殖障碍,哺乳仔猪早期大量死亡,肥育猪生长迟滞,伪狂犬病暴发时,哺乳仔猪的死亡率高达80%。但是肥育猪的伪狂犬病常常被人们忽视,在最近一年的猪病临床诊断和实验室诊断中发现,肥育猪的伪狂犬病并不像多数教科书和期刊上所描述的只表现轻微的呼吸道病症状、病死率低、病程短等,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现将近期遇到的肥育猪伪狂犬病流行新特点及发病原因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3.
根据GenBank中已发布的血清3型鸭甲型肝炎病毒(DHAV-3)基因序列,针对VP1基因序列的保守区域设计一对引物及一条特异性TaqMan探针建立了DHAV-3的TaqMan荧光定量检测方法(TaqManRT-qPCR)。通过对反应条件和反应体系的优化,建立的TaqManRT-qPCR方法在6.39×10^8~6.39×10^0拷贝/μ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值为0.999。该方法能特异地检测出DHAV-3,与血清1型鸭甲型肝炎病毒(DHAV-1)及其他常见鸭病病原无交叉反应,且组内和组间重复性试验变异系数均小于1%。用普通RT-PCR方法和建立的TaqManRT-qPCR方法,对63份临床疑似鸭肝炎的肝组织样品进行检测,结果RT-PCR方法检出DHAV-3的阳性率是34.92%(22/63),TaqManRT-qPCR方法检出的阳性率是41.27%(26/63);对49份DHAV-3感染康复鸭的肛拭子样品进行检测,RT-PCR和TaqManRT-qPCR方法检出阳性率分别为22.45%(11/49)和85.71%(42/49);用TaqManRT-qPCR方法和鸡胚半数致死量法(ELD50)对DHAV-3(SD70株)鸡胚病毒含量进行检测比较,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呈正相关。结果表明所建立的TaqManRT-qPCR检测方法特异性好,灵敏度高,为DHA-3快速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84.
全面分析了我国渔船装备技术水平落后,远不能适应现代渔业建设的总体要求,难以满足提升海洋战略地位迫切需要的现状。深度解析了渔船装备升级面临的矛盾:资源养护与海洋捕捞力量严重过剩之间的矛盾、渔业经济组织弱小与渔船升级发展之间的矛盾、渔民增收与渔船改造投资之间的矛盾、渔民素质与新技术的应用之间的矛盾;阐明了渔船装备技术升级有利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扩内需保增长,有利于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开发公海渔业资源,有利于提升防灾减灾能力、保障渔业生产安全,有利于推进渔业节能减排、创建节约型社会;提出了渔船装备技术升级的对策措施是落实和完善渔船管理政策法规、推进渔船装备技术升级运行模式创新、加强渔船研发设计能力和建造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85.
H9亚型禽流感病毒NJ01株动物回归试验前后生物学特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鸭源H9亚型禽流感毒株NJ01在SPF鸡胚上所传第四代(E4),经静脉注射回归8日龄非免疫樱桃谷鸭,取死亡鸭肺组织作为病毒重分离材料,接种SPF鸡胚,收获24~96h死亡鸡胚尿囊液,混合为F1,取F1,按上述方法再次进行回归试验并分离病毒,收获的病毒液记为F2,取E4、F1及F2病毒液,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F2较E4对鸡胚的敏感性增强,其MDT/MLD值减小,对44日龄非免疫樱桃谷鸭静脉攻击的感染性增强,以10^8.5ELD50/羽的剂量攻毒后1d+2d喉拭子的病毒重分离阳性率由3/5增至4/5。  相似文献   
86.
根据GeneBank上已发表的鹅细小病毒(GPV)基因序列,设计合成1对引物,以GPV阳性毒株鹅胚尿囊液及攻毒后死亡的雏鹅组织,提取DNA并进行PCR,结果产物扩增出的片段与预期片段440 bp大小相符,测定序列与GeneBank上GPV B株同源性达99%。试验结果显示用该方法可以特异性地诊断出GPV,比琼脂扩散试验(AGP)敏感性高,可检测最低浓度为102.5GELD50/0.2mL;检测攻毒后死亡的雏鹅组织,在脑、肝、肺、肾、肠等组织中均有GPV的存在,可以用于临床可疑病毒的分离鉴定。所建立的PCR方法具有高度的特异性、敏感性和可重复性。  相似文献   
87.
南京地区生态草鸡饲养现状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草鸡是地产优质草鸡品种放养在生态环境中,以青草、草籽、昆虫等为主食,加之在养殖过程运动较多,肉质紧密,口感佳,鸡肉和鸡蛋营养价值较高.笔者对南京地区生态草鸡的饲养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对生态草鸡的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8.
通过研究低丘红壤高产茶园病虫无害化防治技术体系,采取"以健身栽培为导向、搞好各项农业防治措施、利用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严格植物检疫、实行生态防治和物理机械防治、保护和利用天敌资源、推广生物防治技术、搞好合理的化学防治技术"的措施,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9.
采用鹅胚接种方法从南京六合具典型鹅细小病毒病病变的死亡雏鹅体内分离到1株鹅细小病毒(LH 株).在电镜下观察到该病毒液具细小病毒样粒子;8 日龄健康易感雏鹅人工感染后100%发病、死亡,且具有典型鹅细小病毒病临床症状和剖检特征.在琼脂扩散试验中,用感染鹅胚液制备的待检沉淀抗原,能与鹅细小病毒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应用针对GPV VP3特异性引物对LH毒液进行PCR检测,扩增出的片段为1.6 kb,与目的条带大小相符.序列分析发现,扩增产物与已发表的GPV的VP3片段相比较,同源性达99%以上,表明所分离到的LH株是一株鹅细小病毒.  相似文献   
90.
正确"归因"意义非凡,不少猪场在寻找事物发生的原因时,往往注重形式逻辑,而忽略实质逻辑;那些更深层,更隐蔽,更随机的因素很难被发现。很多时候"归因谬误"会出现与真实情况相距甚远的偏差。这种偏差的存在,是猪场管理中的最大障碍,也是很多猪场多走弯路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