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4篇
畜牧兽医   48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真核生物基因的表达调控是当前分子生物学最前沿的研究领域之一,而转录水平的调控是基因表达过程中最重要的第一步,由于蛋白质-蛋白质、蛋白质-DNA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一些复杂大分子复合物的形成,导致真核生物转录水平的调控是一个多级的复杂过程.转录因子即反式作用因子在转录调控中可以直接或间接的识别或结合在顺式作用元件8bp~112bp核心序列上,参与调控靶基因的转录效率.因此,转录因子与调控序列的相互作用在决定某个基因是否表达中占据核心位置.随着对转录因子及其研究方法的深入研究,尤其是近几年染色质免疫沉淀及生物信息学的发展,人们将会进一步研究转录调控的机制及细胞行为和疾病的发生机理.  相似文献   
52.
为了探讨微小隐孢子虫子孢子表面蛋白 CP15 / 60重组质粒 pc DNA3 .1- 15 / 60 DNA疫苗诱导机体产生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的效果。用重组的 DNA疫苗于 BAL B/ c小鼠后腿胫骨前肌肉注射免疫 ,于 0、3、6周共免疫 3次 ,10 0 μg/次。免疫后不同时间检测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指标。并用 1× 10 6 卵囊进行攻虫试验。结果表明 pc DNA 3 .1- 15 / 60可诱导机体产生相应的特异性抗体 ,对 C.parvum卵囊攻击具有保护作用。微小隐孢子虫子孢子表面蛋白 CP15 / 60重组质粒 pc DNA3 .1- 15 / 60有可能作为侯选的隐孢子虫 DNA疫苗 ,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3.
2000年至2002年,吉林市丰满乡发生奶牛焦虫病416例,我们曾先后诊治411例,由于诊治及时、预防得当,仅死亡5头,死亡率为1.22%,其余均已治愈,现将我们的诊治情况介绍如下,供同行们参考:1发病情况在丰满地区一般发病时间为5~9月,尤以6、7月发病最多。本地牛感染率低,发病数量少,主要是临产、体弱及0.5~2岁的小牛易感发病;而新从外地购入的奶牛,发病率高,几乎全群发病。发病牛群中,以奶牛为主,占98.56%,而黄牛仅发病6头,占1.44%。2临床症状发病初期,食欲减退,食料减少,反刍减少,偶有吃土,不易查觉;发病中期,随着时间的推移,症状逐渐明显,在可视粘…  相似文献   
54.
将已构建的柔嫩艾美球虫(Eimeria tenella)子孢子表面抗原pMD-Mzp5-7基因片段定向亚克隆到核酸疫苗载体pVAX1上,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VAX-Mzp5-7,酶切鉴定正确后,用脂质体介导的转染法转染Hela细胞,进行了体外表达;并用裸DNA质粒经肌肉接种鸡体内表达。经Western-blotting及RT-PCR鉴定,表明该基因在Hela细胞及鸡体内均获得表达,并有一定的反应原性。  相似文献   
55.
柔嫩艾美耳球虫杂交株MIC2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柔嫩艾美耳球虫子孢子微线蛋白2的cDNA序列,利用计算机设计l对引物,以柔嫩艾美耳球虫杂交株子孢子总RNA为模板,利用RT-PCR方法扩增出1个片段。把这个片段克隆到pMD18-T载体,经酶切鉴定得到1个阳性克隆,测序及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片段为MIC2基因,开发阅读框(0RF)与E.tenella豪顿株MIC2核苷酸同源性为99.51%,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9.12%,说明MIC2基因高度保守。  相似文献   
56.
狐狸皮癣菌病的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狐狸是一种珍贵的毛皮动物,近年来我国北部地区大量人工饲养,品种为北极狐和银黑狐。由于狐狸毛长密,温湿度适宜以及狐狸的生活习性,饲养管理等因素,时常发生狐狸皮癣菌病,严重损害毛皮生产。1997年10月辽宁省辽阳县郊区养狐场发生了石膏样毛癣菌(Trichophytongypseum)引起的皮肤癣菌病,报告如下。1 发病情况及临诊症状该场共有124只北极狐和43只银黑狐发生了皮肤癣菌病,患狐鼻部、眼眶、耳根、背部、尾部初期皮肤出现红斑,尔后局部附有界限清楚的白色厚痂,继而呈灰白色与毛紧密相连的痂皮,痂…  相似文献   
57.
用脂质体包裹抗肝片吸虫药—碘醚柳胺,经改良的冷冻溶融法制备成碘醚柳胺脂质体定向剂(包裹率为58%).给绵羊单剂量皮下注射(0.3mg·kg~(-1),B.W.),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该药在绵羊体内不同时间的血浆药物浓度以及组织中的药物含量。结果表明该药的药代动力学符合一室模型,动力学方程为:C=3.1146(e~(0.012t-e~(-1.5155t)).药代动力学参数为:达峰时间(T_(max))为2.81±0.7492d,峰  相似文献   
58.
通过对微小隐孢子虫TSP3基因克隆构建原核表达载体,纯化TSP3 His-tag重组蛋白质免疫新西兰家兔,间接ELISA方法检测特异性血清效价并纯化多克隆抗体。纯化TSP3 GST-tag重组蛋白质并与HCT-8细胞进行共孵育,通过Western blot与间接ELISA检测细胞黏附特性。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微小隐孢子虫p ET-TSP3和p GEX-TSP3重组表达质粒,并用亲和层析法成功纯化出较高质量的重组蛋白质。Cp TSP3重组蛋白质具有良好免疫原性,并能与HCT-8细胞黏附。  相似文献   
59.
用Xho I和EcoR I酶分别从pET-28a( )和pMD18-T15/60质粒中酶切得到线性片段和CP15/60基因片段,然后用T4DNA连接酶连接,构建重组的CP15/60的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并用SDS-PAGE、ELISA和Westem lot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构建了CP15/60的原核表达载体,得到了一分子量约为16kDa的融合蛋白,占大肠杆菌总蛋白的42%。  相似文献   
60.
附红细胞体病(Eperythrozoonosis)是由寄生在宿主红细胞表面的附红细胞体(Eperythrozoon)引起的,以溶血性贫血、黄疸等为主要特征的血液感染性疾病。该感染主要以隐性感染为主,目前很多动物体内都发现了该病原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