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50篇
农学   4篇
  1篇
综合类   57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4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晚大新高梨’树体及果实生长发育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深入系统研究‘晚大新高梨’树体及果实生长发育特性,对其幼龄期树干、枝梢生长进行了田间观测,并对生长结果期果台叶、果实及其内含营养成分动态变化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晚大新高梨’幼龄期树体生长快,枝条生长势强,幼树干周膨大率前期高后期低,前期达142%,后期降为120%左右;生长结果期1年生长枝生长快、发育好,花芽率平均高达63.15%,结实能力与2、3年枝基本相同。果台叶在盛花后30~150 d,SPAD值逐渐增大,变化范围在39.6~48.8;叶中P、K、Mg含量逐渐降低,Ca含量逐渐升高,变幅分别为0.058%~0.124%、1.07%~1.48%、0.250%~0.332%、1.10%~2.37%,N含量相对稳定,在2.08%~2.85%。果实在年生长发育过程中,纵、横径生长动态曲线为“W”型,呈“快-慢-快”的趋势;水分日相对变化率与生长动态曲线相似,果实生长快时,水分相对变化率也高;果实中无机成分含量(鲜重)在幼果期即盛花后45d前变化快,其中K变化最大,幼果期含量高达1.092 g/100 g,成熟时降为1.035 g/100 g;果实中总糖变化呈逐渐积累趋势,在成熟采摘时达最高值10.15 g/100 g;有机酸含量呈“降-升-降”变化,成熟时含量最低。果实最佳采收期在盛花后150~160 d。  相似文献   
12.
长沙市售新鲜蔬菜中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敏红  吕燕君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3):2834-2836
以长沙市售13种主要蔬菜为材料,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硝酸盐含量。结果表明,不同类型蔬菜中的硝酸盐含量差异很大,其趋势为叶菜类>根菜类>瓜类>茄果类;同一类型蔬菜中的硝酸盐含量也不相同;且所测市售蔬菜中硝酸盐含量与国标相比,除冬瓜、黄瓜和茄子超标外,其余均达到食用标准。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究枣花蕾总RNA提取的最优方法,以沾化冬枣的花蕾为材料,利用改良CTAB法、Trizol法和2种RNA提取试剂盒(PureLinkTMRNA小提试剂盒和北京奥莱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植物RNA提取试剂盒)分别提取花蕾的总RNA,并对RNA浓度和电泳图谱进行比较分析,利用奥莱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植物RNA提取试剂盒法可提取到纯度较高,完整性好的总RNA,并可用于Northern杂交、cDNA文库构建和半定量RT-PCR等分子生物学试验。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以2年生锥栗嫁接苗与实生苗为试材,比较分析2种苗木在叶片生长状况、形态结构及光合特性上的差异,为锥栗的良种苗木繁育提供参考。【方法】本实验主要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法和石蜡切片法。【结果】①嫁接苗与实生苗的净光合速率(P_(max))、光补偿点(LCP)、光饱和点(LSP)、表现量子效率(AQY)及叶绿素(a+b)含量(C_c)等光合指标的差异显著(P0.05),嫁接苗的C_c为(4.35±0.47)mg·dm~(-2)实生苗(2.43±0.48)mg·dm~(-2),P_(max)为(6.77±0.01)μmol·m~(-2 )·s~(-1)实生苗(5.13±0.002)μmol·m~(-2 )·s~(-1)。②叶片的生长指标,嫁接苗的叶面积和叶干物质量较高、比叶面积较低,嫁接苗叶面积为(44.23±5.78)cm~2是实生苗(24.55±4.57 cm~2)的1.80倍。③与实生苗相比,嫁接苗的叶片厚度、主脉厚度、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下表皮气孔密度以及叶脉密度等结构指标均较高。其中,嫁接苗的栅栏组织厚度、主脉厚度及下表皮气孔密度分别高出实生苗35%、38%和50%。【结论】锥栗苗木的光合能力与叶片结构特征关系密切,嫁接苗叶片的生长状况优于实生苗,对光的适应性和光合利用能力强于实生苗。  相似文献   
15.
运用ISSR分子标记对24份接骨木属植物的遗传距离、亲缘关系进行分析。13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3061条可统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3059个,多态位点百分率高达99.93%,表明接骨木属植物遗传多样性非常丰富。依据ISSR扩增结果,利用NTSYS-pc2.1e软件进行分析,24份接骨木样本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6772~0.8578。经UPGMA聚类分析,24份接骨木属植物分为2大类,国内接骨木优良单株聚类分析结果与其果实性状的相关性不显著;“金羽”接骨木与国内接骨木聚为一类,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16.
2个油茶品种及6个近缘种的光合特性日变化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筛选油茶近缘种高光效种质资源,从而为培育油茶新品种提供优质材料,以2个普通油茶品种(‘湘林1’与‘湘林97’)和6个近缘种(博白大果油茶、越南油茶、浙江红山茶、溆浦大红山茶、攸县油茶、滇山茶)为试验材料,对其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水分利用效率等光合参数进行了测定和分析。观测结果表明:滇山茶、攸县油茶、越南油茶、博白大果油茶和‘湘林1’与‘湘林97’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均呈“单峰”曲线的变化趋势,其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亦均呈“单峰”曲线的变化趋势,而其胞间CO2浓度却呈“V”型曲线的变化趋势;浙江红山茶和溆浦大红山茶的净光合速率均呈“双峰”曲线的变化趋势,其气孔导度呈“平稳”型曲线的变化趋势,胞间CO2浓度呈“W”型曲线的变化趋势,蒸腾速率呈“单峰”曲线的变化趋势,说明其均存在光合“午休现象”。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水分利用效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气孔导度与水分利用效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从5个光合参数中提取了特征根>1的主成分2个,其累计贡献率为83.545%;主成分1(F1)中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效率的累计正向贡献率最多,主成分(F2)中蒸腾速率的累计正向贡献率最多;根据综合评价结果可知,2个普通油茶品种及6个近缘种的光合效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油茶‘湘林1’>滇山茶>油茶‘湘林97’>攸县油茶>博白大果油茶>越南油茶>溆浦大红山茶>浙江红山茶。  相似文献   
17.
【目的】筛选适宜南方鲜食枣园生草栽培的草种。【方法】以白三叶、多年生黑麦草、1年生黑麦草为试材,采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仪测定枣树的光合指标,研究不同生草栽培处理对鲜食枣的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3个草种生草栽培处理均可促进鲜食枣的生长,其中白三叶生草栽培处理中鲜食枣的株高增幅、地径增幅、枣吊长度、SPAD值分别比对照高出30.94%、9.83%、11.58%、26.39%,优于其他处理。不同生草栽培处理中,鲜食枣的光合能力差异显著,其中白三叶生草栽培处理的最大光合速率为16.83 μmol/(m^2·s),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而光补偿点和暗呼吸速率分别为11.62、3.36 μmol/(m^2·s),显著低于其他处理。鲜食枣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峰值分别出现在11:00和17:00,白三叶生草栽培处理11:00的净光合速率最高,为18.79 μmol/(m^2·s)。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的日变化趋势与净光合速率一致,而胞间CO_2浓度呈早晚高、中午低的不规则"V"形曲线变化,在13:00降到最低值,之后又逐渐回升。按照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的日变化均值由高到低排序,依次均为白三叶生草栽培处理、多年生黑麦草生草栽培处理、1年生黑麦草生草栽培处理、对照。【结论】综合各处理对鲜食枣主要生长指标和光合指标的影响,白三叶生草栽培处理下,鲜食枣可充分利用光合有效辐射和CO_2,提高净光合速率,进而促进树体生长。  相似文献   
18.
江西大富生态农业观光园总体规划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大富生态农业观光园的指导思想、规划目标、功能分区、绿化配置诸方面,对其总体规划进行了介绍,力求将景观元素与农业生产相结合,使园区建设集观光、旅游、休闲、教育、生产、示范于一体.  相似文献   
19.
采用Griffing完全双列杂交方法Ⅱ和加性一显性遗传模型,分析了5个四倍体白菜亲本和10个F1杂交组合的17个经济性状。结果表明:(1)株高、开展度、腰粗、叶数、叶长、叶宽、叶重、柄长、柄厚度、柄上宽、柄中宽、柄重量、单株短缩茎重、单株重、小区产量同时受到加性和显性效应控制,而柄下宽主要受显性效应控制;(2)对四倍体白菜遗传效应估测结果表明,各亲本不同性状的遗传效应不同,可根据亲本对每个性状的不同遗传效应表现,在育种和杂种优势利用上加以选择利用。综合分析结果表明,P1、PK是两个可供应用的优良亲本,P1为雄性不育系,具有增加杂交后代株高的遗传效应以及减少杂交后代开展度、腰粗、菜头粗、叶数、叶长、叶宽、叶重、柄厚度、柄中宽、单株短缩茎重、单株重、小区产量的遗传效应;PK具有对杂交后代腰粗、叶数、叶重、柄厚度、柄中宽、单株短缩茎重、单株重、小区产量的正向遗传效应,以及开展度、叶长、叶宽、柄长、柄上宽、柄重的负向遗传效应。  相似文献   
20.
蜡梅(Chimonanthus praecox)花的整体颜色主要由中被片决定,总体上较为单调.总结了蜡梅花色表型及品种分类、花色成分及合成途径、花色呈色分子机制及关键基因等研究成果,并对新资源类型红花蜡梅的选育与性状及变色过程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