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6篇
农学   6篇
  3篇
综合类   4篇
农作物   23篇
水产渔业   9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本文提出开展“粳不/籼”配组方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初步认为花时不遇难制种问题,随着研究的深入是会得到解决;用“粳不”作母本配出的籼粳交偏粳新组合有一定优势。它将会成为提高杂交粳稻优势水平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正>当前,高密度养殖导致的养殖水体富营养化日趋严重,鱼病发生率及损失逐年增加。如何采取生态方式调控水质,开展健康养殖,提高产业效益是当前渔业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为此,2014年我市在借鉴外地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地渔业生产特点,把蔬菜水培种植技术应用于水产养殖,进行了以菜净水试验,对通过生态种养来改善水质环境、减少病害发生的作用初步探索。1材料与方法我们分别在大宗淡水鱼养殖池塘、中华鳖日  相似文献   
13.
抗稻瘟病水稻材料谷梅2号中主效抗稻瘟病基因的成簇分布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应用由籼稻组合中156/谷梅2号衍生的304个重组自交系,构建了由177个标记组成、覆盖12条水稻染色体的连锁图谱,定位控制水稻稻瘟病抗性的主效基因。前期定位的控制对中国稻瘟菌菌系92 183(小种ZC15)穗瘟抗性的基因Pi25(t)的位置得到进一步确认,位于第6染色体标记A7和RG456之间,与A7和RG456的遗传距离分别为1.7和15 cM;发现群体对菲律宾稻瘟菌菌系Ca89(4谱系)的叶瘟抗性由单基因控制,将该暂命名为Pi26(t)的基因定位于第6染色体标记B10和R674之间,与B10和R674的遗传距离分别为5.7和25.8 cM。两个基因座位上的抗病等位基因均来源于谷梅2号,表明谷梅2号中存在控制水稻稻瘟病抗性的基因簇。  相似文献   
14.
用于水稻突变体大量筛选的DNA微量快速提取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介绍了一种高通量水稻DNA微量快速抽提法。该方法特别适用于精细作图群体和大型突变体库的筛选鉴定,不仅通量大、速度快,而且可以确保足够的DNA浓度和纯度。DNA质量可以确保一般的PCR扩增,包括SSR检测以及应用于TILLING(targeting induced local lesion in genome)分析。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旨在排除主效QTL效应的基础上检测控制水稻产量性状的微效QTL。前期应用中156/谷梅2号重组自交系(RIL)群体在第7染色体RM2-RM214区间上检测到控制抽穗期和产量性状的主效QTL,本研究挑选在此区间呈谷梅2号基因型的两个株系,配组衍生新的RIL群体,检测控制水稻产量性状的QTL。共检测到25个产量性状Q...  相似文献   
16.
应用候选基因定位水稻抗稻瘟病QTL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应用经克隆了的已知功能或有潜在功能的DNA序列,即候选基因,作为分子标记,在中156/谷梅2号F8重组自交系群体中进行水稻抗稻瘟病QTL的分析。大部分候选基因在水稻染色体上成簇分布,并且位于已知抗病基因簇区域。应用复合区间法检测到1个调控病斑大小和1个调控病斑数量的QTL,前者位于第1染色体CG36a~RM212区间,贡献率为4.17%,抗性等位基因来自父本谷梅2号;后者定位于第2染色体CG18a~RM263区间,贡献率为6.25%,抗性等位基因来自母本中156。同时检测到2对控制病叶面积和1对控制病斑大小的基因互作。这些QTL和互作基因涉及抗性基因同源序列、离子通道调控子以及编码致病相关蛋白和几丁质酶的基因,表明候选基因的应用有助于揭示QTL的功能。玉米锈病抗性基因Rp1与稻瘟病抗性有关,提示了利用水稻这个模式作物来克隆较大基因组中有利基因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概述了稻瘟病抗性基因的经典遗传鉴定、分子标记定位、克隆以及稻瘟病抗性基因与无毒基因的互作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一个水稻显性斑点叶突变体的鉴定和基因精细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EMS (ethane methyl sulfonate)诱变籼稻品种IR64获得一个稳定遗传的显性斑点叶突变体HM113。在大田环境下,突变体褐色斑点在播种后3周的叶片上产生,始穗期扩散至叶鞘。与野生型IR64相比,突变体HM113的株高、结实率和千粒重等农艺性状显著下降,光合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降低。同时突变体CAT和SOD活性显著降低,POD活性显著上升。组织化学分析显示,突变体叶片中积累了大量活性氧,且斑点处细胞坏死。白叶枯病菌接种结果显示,HM113是一个广谱抗性增强的突变体。实时定量PCR分析表明HM113中防卫反应基因AOS2、PAL4、PR10和PR1b等的表达大幅上调。遗传分析表明,突变体褐斑性状受单显性基因(SplHM113)控制,利用图位克隆法将该基因定位在第7染色体长臂RM21605和RM418之间,物理距离约为308 kb。本研究为褐斑基因SplHM113的克隆与功能分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筛选更优的ISSR-PCR扩增产物电泳检测方法,分析我国华东地区野生菰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为建立和完善菰植物种质库及合理开发与利用菰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挑选7条ISSR引物对华东地区9个野生菰居群104份材料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其ISSR-PCR产物分别采用2%琼脂糖凝胶电泳和5%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检测.[结果]2%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结果显示,华东地区野生菰的多态性位点百分率(PPB)为63.49%、观测等位基因数(Na)为1.6349、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3012、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e)为0.1871、Shannon's信息指数(I)为0.2908、居群间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3922、遗传相似系数(Gs)变化范围在0.8293~0.9775;其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当遗传相似性系数阈值为0.885时,9个野生菰居群被分为两大类,SH(上海)和PYH(鄱阳湖)居群归为一类,其他7个居群归为另一类.5%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结果显示,华东地区野生菰的PPB为78.03%、Na为1.7803、Ne为1.2762、He为0.1804、I为0.2914、Gst为0.5086、Gs变化范围在0.7679~0.9837;其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当遗传相似性系数阈值为0.850时,9个居群也被分为两大类,其中PYH居群单独为一类,其他8个居群归为另一类.[结论]我国华东地区野生菰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丰富,居群间和居群内变异显著,基于ISSR分子标记的野生菰遗传多样性采用5%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检测可获得更可靠的遗传图谱,而2%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更适合早期的ISSR分子标记引物筛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