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9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44篇
林业   159篇
农学   115篇
基础科学   53篇
  45篇
综合类   533篇
农作物   41篇
水产渔业   47篇
畜牧兽医   319篇
园艺   91篇
植物保护   3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79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139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1.
对采集于北京市平谷地区的番茄枯萎病病株进行病原菌的分离、纯化,并进行病原菌的形态学观察与分子生物学技术诊断鉴定。结果表明:北京平谷地区番茄枯萎病主要由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侵染所致,另外也可能存在串珠镰刀菌(Fusarium proliferatum)的复合侵染。  相似文献   
112.
严海军  初晓一 《排灌机械》2011,29(4):359-363
基于雷诺时均Navier-Stokes方程和标准k-ε湍流模型,利用Fluent软件对文丘里施肥器的内部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对数值计算方法的正确性进行了验证.模拟分析了喉管进口直径为4,5,6 mm,以及出口直径与进口直径之比λ为1.0,1.1,1.2,1.3和1.4时15种结构方案的吸肥性能.结果表明:喉管直径对喉管及扩散段内流动特性、吸肥性能和效率均有一定影响,但出口直径与进口直径之比λ对文丘里施肥器性能的影响要明显甚于喉管进口直径.根据效率最高原则,喉管直径比应为1.2~1.3.建立了λ=1.2或1.3时文丘里施肥器吸肥效率与流量比之间的回归模型,并应用回归模型预测了吸肥效率最大值.喉管进口直径4 mm的文丘里施肥器当直径比为1.3时吸肥效率可达到15.5%,与直径比为1.0相比,前者的扩散段内部流动平顺、无漩涡出现,且相同横截面的平均湍动能值要小.该研究结果为文丘里施肥器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3.
针对永仁板栗产生空苞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从规划布局、合理配置授粉树、加强肥水管理、合理施硼、适当疏雄、集中修剪方面提出了防治板粟空苞的措施,以指导栗农生产,提高板栗经济效益,促进山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14.
应用线粒体DNA中的NADH脱氢酶亚基Ⅰ(ND1)基因作为分子标记,对我国甘肃省景泰和平凉地区10个绵羊源脑多头蚴进行分析,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其种内变异.结果表明,所有多头带绦虫(T.multiceps)分离株均成功扩增出约0.5kb的ND1基因片段.序列分析显示,去除引物序列后多头带绦虫的ND1基因片段长为488bp,可以分为9类,共有22个核苷酸变异位点,变异率为0.20%~2.66%.基于ND1序列的系统进化树表明所有T.multiceps分离株构成1个分支,可分为3个亚群,国内分离株分别处在不同的亚群中.国内分离株中除了与已知的遗传变异型Tm1(AY669089/Tm-JT081204/Tm-JT090331)和Tm3(DQ077820/Tm-JT080526)相同外,还存 在新的遗传变异型(Tm-JT081008/Tm-JT090603/Tm-JT090115-2),独立为一支,与其他分离株亲缘关系较远;表明ND1基因片段适合作为研究T.multiceps分离株种内变异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15.
为原核表达Tml6和Tm18重组蛋白,本研究以自然感染羊源脑多头坳原头节基因组DNA为模板分别扩增Tml6和Tm 18杭原基因全基因片段,测序鉴定后合成其开放阅读框架DNA片段,将基因组序列中的内含子去除并对其稀有密码子进行改造优化,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GEX-Tm 16和pGEX-Tml8.转化大肠杆菌BL21后以IPTG诱导表达,SDS-PAGE分析表达产物并进行纯化.结果显示: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出带有GST标签的大小约为39.6 ku和39.4 ku的重组蛋白,经谷胱甘肤琼脂糖树脂纯化得到高纯度的可溶性的GST-Tm 16及GST-Tml8重组蛋白,western blot分析表明重组蛋白均能够被兔抗GST单克隆杭体特异性识别.  相似文献   
116.
研究6种调制方法对多花黑麦草干燥特性及干草质量的研究,结果表明:(1)与自然晒干相比,烘干、压扁茎秆、压扁茎秆+喷碳酸钾3种调制方法可显著缩短多花黑麦草干燥所需时间,提高多花黑麦草干草质量,而喷碳酸钾溶液和风干处理在缩短多花黑麦草干燥时间及提高其干草质量上效果不显著;(2)灰色关联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与自然晒干相比,烘干...  相似文献   
117.
转BADH基因山苜3号(SLM07)紫花苜蓿新品种选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BADH基因成功导人中苜1号紫花苜蓿基因组中,以生长习性、花色、生物量、抗逆性等性状特征为选育目标,选育出了符合既定目标的耐盐苜蓿,定名为山苜3号(SLM07)(Medicago sativa L.cv.Shanmu No.3).通过品比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表明,在不同含盐量地区其产草量明显高于中苜1号,生产试验的干草增产率为16.22%~21.52%,为我国耐盐牧草生产提供了新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18.
金乡大蒜生产面临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金乡大蒜连年重茬种植和栽培管理不当及不良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大蒜连作障碍、二次生长、种性退化成为制约大蒜优质高产的主要问题,通过调查分析,找出问题的成因,提出有效地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19.
林地针叶化对土壤微生物特征影响研究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通过野外调查和典型剖面试验分析,对比研究了不同人工林地土壤微生物分布特征,揭示了人工阔叶林地、混交林地和针叶林地土壤剖面微生物区系的分布规律,以及林地大面积针叶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提出了生态恢复和重建的途径与措施。  相似文献   
120.
湖北省荆门市水稻土配方施肥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定荆门市水稻土进行效应函数法配方试验,以找出不同N、P、K用量与水稻产量的关系,明确最高施肥量和最佳施肥量,提供水稻专用配方肥的参数。试验发现,N、P、K配合后有利于促进杂交中稻的个体发育,建立良好的群体结构。在供试土壤和"汕优63"水稻上,氮是控制产量的首要因子。建议供试土壤上施肥配方为:N150~180kg/hm2,P2O530~45kg/hm2,K2O105~120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