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10篇
  5篇
综合类   72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异质下垫面显热通量动态变化及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10年7月至2011年6月大孔径闪烁仪的观测数据分析了显热通量的变化规律,通过主成分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筛选出影响显热通量的主要控制因子,探讨了鹫峰站点复杂下垫面水热通量对环境因子的动态响应.结果表明:(1)鹫峰站点显热通量日变化规律与平坦(或均匀)下垫面相似,即显热通量与天气条件密切相关,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规律.4个典型晴天均有峰值出现,从年初至年末显热通量峰值从中午11:00左右向上午偏移;秋分日显热通量波动最明显,冬至日波动较为平缓;夏至日显热通量值最大,处于波峰期,冬至日显热通量值最小,处于波谷期.(2)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空气温度、下垫面蒸散发、风速、风向以及太阳净辐射是影响显热通量传输的主导因子,且不同典型晴天的主导因子不同.(3)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温度与显热通量具有极显著相关性,受下垫面植被组成复杂,地形起伏大等因素的影响,风向与风速与显热输送也表现出了显著的相关性.研究结果有助于加强对复杂山区显热通量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22.
为了客观评价不同植被在石漠化生态恢复中的作用,以便为先锋物种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作者在大量野外调查和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广西石漠化地区不同植被恢复样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其与其他土壤肥力因子的相关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植被及恢复模式对土壤有机质含量影响的效果不同,植被类型与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相关性极为显著.乡土物种在石漠化生态恢复过程中具有极重要的作用,青檀样地土壤有机质含量明显高于原始森林及其他样地,侧柏、任豆、青冈、黄荆等乡土树种样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也高于外来物种湿地松和桉树样地.随着恢复年限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有增加的趋势,但恢复50年后的森林样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却稍有下降.石漠化治理必须合理配置物种,重视乡土植物,充分考虑生态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3.
利用板栗苞壳作为平菇栽培的原料,用稻草、棉籽等作对照进行栽培试验。从菌丝生长状况、出菇性能、生物转化率和平菇的商品性状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板栗苞壳栽培平菇具有菌丝生长旺盛、出菇性能良好、生物转化率较高、商品性状良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24.
采用文献调查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对桂西北岩溶地区古树附生或寄生维管束植物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喀斯特地区古树栖居的高等植物的常见种类、分布特点、传播方式及其对古树的影响,探讨岩溶地区古树保护的策略以及珍稀物种生物学保护的有关措施。调查结果发现,桂西北岩溶地区古树寄居植物共有40科59属68种,其中寄生植物4种,附生植物64种。寄居植物的分布与古树的年龄、树种及生境有一定的关系,其繁殖体主要通过风媒或鸟媒等途径传播,并且对生活环境有良好的适应性。寄居植物以草本植物种类居多,蕨类、兰科植物和寄生植物种群数量最大。寄居植物(寄生植物除外)与宿主(古树)之间主要表现为互利共生关系,一般不会对古树造成严重影响。为保护古树及寄居的珍稀物种,笔者提出了五点有关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25.
为了深入了解河池学院校园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情况,通过实地调查与文献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河池学院校园植物的种类、数量、分布及资源利用情况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整理出校园植物名录,并编辑制作河池学院校园植物彩色图谱。结果表明,河池学院校园现有植物132科408属578种。其中,苔藓植物2种、蕨类植物11种、裸子植物12种、被子植物553种;草本317种、乔木128种、灌木89种、藤本44种;属于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的有2种,属于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的有4种,属于国家三级保护植物的有6种;药用植物有370种,观赏植物有318种,食用植物有109种。河池学院校园植物种类繁多,物种多样性较高,但校园植物资源的利用方式比较单一,主要是作为园林观赏使用,校园文化和地域特色没有得到很好的挖掘,其他方面的价值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还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校园植物是学校生物及相关学科教学的重要资源,不仅要充分发挥其景观作用及美学价值,还应将校园植物管理与学科教学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环保功能、保健功能,使资源的利用价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   
26.
为寻找适合矿业尾矿坝人工生态恢复的植物,以广西南丹长坡矿堆存 50 a之久的尾矿坝为背景,通过盆栽模拟,运用室内土培和水培两种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矿土比例(尾矿样与泥土比例分别为5∶0、4∶1、3∶2、2∶3、1∶4、0∶5)以及不同浓度(0、2.5、5、10、25、50、100、150、200、250 mg·L^-1)Pb^2+、Cu^2+、Zn^2+在任豆苗体内的吸收、积累和分布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任豆对Pb、Cu、Zn都具有一定的吸收能力,任豆幼苗可以在一定的重金属胁迫环境下存活,任豆对重金属Pb的耐性最大,在高浓度下依然可以存活。任豆对不同类型的重金属的吸收及转运能力存在较大差异,从任豆对Pb、Cu、Zn的转运能力来看,任豆并非这3种重金属的超累积植物。试验表明,任豆在矿业尾矿坝的人工生态恢复(植物修复)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能否大规模采用任豆作为尾矿坝的生态修复物种,尚需进一步研究验证。  相似文献   
27.
"饲料中牛羊源性成分PCR方法定性检测"是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CNCA)组织的A类能力验证计划.通过对本次能力验证计划的实施和对结果的分析研究,了解了国内饲料中牛羊源性成分PCR检测领域的整体水平以及各实验室在检测中存在的差异.  相似文献   
28.
本研究建立了检测牛肉中疯牛病特殊风险物质(主要是中枢神经组织)标记物GFAP mRNA的荧光RT-PCR检测技术。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具有良好的种属特异性和组织特异性,只能从牛源和羊源的中枢神经组织中检测到GFAP,猪源和禽源检测结果为阴性,而且只有脑和脊髓等中枢神经组织产生阳性反应,其他内脏组织以及不同部位牛肉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敏感性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最低检测限达到0.001%以下;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100°C 加热处理30min对检测结果无明显影响,中枢神经组织在30°C以上室温可以稳定存放4天, 在4°C可以稳定冷藏2周,检测结果仍然为阳性。该结果显示,所建立的荧光RT-PCR技术用于牛肉中疯牛病特殊风险物质的检测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稳定性好及快速方便等优点,适合于在日常检测工作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9.
在对庆阳地区农业生产面临的生态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和对造成庆阳地区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深入探讨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庆阳地区生态农业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0.
食用菌有毒有害物质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食用菌重金属、农药、食品添加剂及其他化学药剂和微生物毒素等有毒有害物质的研究进行综述,并分析和讨论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进一步解决食用菌的质量安全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