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7篇
  1篇
综合类   10篇
农作物   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83 毫秒
21.
刺桐姬小蜂(Quadrastichu erythrinae Kim)是近来入侵福建省的重要入侵害虫之一,入侵后在福建省造成严重危害,对当地生物多样性构成了潜在威胁。2005年首次在福建省厦门市发现,为掌握该虫及其寄主在福建的发生现状和分布范围,防止进一步扩散蔓延,开展了该虫的普查工作。经普查发现,刺桐姬小蜂在福建省主要分布在厦门、泉州和漳州3个地市,其中厦门和泉州的刺桐东方变种(Erythrina variegate var orientalis)和珊瑚刺桐(E.caffra)上危害率高达100%,虫瘿密度最高达34.6个.叶-1,发生时间为4-12月,漳州轻度发生,其他地市目前属于非疫区。  相似文献   
22.
松突圆蚧危害的风险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参照国际上有害生物危险性分析(Pest Risk Analysis)方法,对森林有害生物松突圆蚧(Hemiberlesia pitysophila Takagi)在泉州市的分布状况、潜在的危害性、寄主植物的经济重要性、传播和蔓延的可能性和防治难易程度等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合福建泉州市森林资源、社会经济状况等,对泉州市松突圆蚧的危险性做出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泉州市松突圆蚧属于高度危险性的森林有害生物。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调整林种结构,通过营林技术的实施、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对松突圆蚧进行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23.
松材线虫病疫木剥皮处理对松墨天牛侵入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材线虫病疫木的无害化处理是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的核心措施。为探寻高效、环保的林间疫木就地无害化处理技术,采用未被松墨天牛侵入的枯死松树(疫木)树干及伐桩,经剥皮处理后开展天牛及松瘤象等其他蛀干害虫侵入情况试验。结果表明:林间未被松墨天牛蛀入的疫木木段和伐桩,经剥皮处理后均未发现松墨天牛侵入的情况,但仍可受到小蠧等害虫的入侵。未剥皮的树干木段,松墨天牛幼虫仍可以蛀入;未剥皮的伐桩60%有松墨天牛蛀入孔和羽化孔。剥皮处理树干和伐桩可以阻止松墨天牛侵入,防止松材线虫病传播扩散,是林间疫木就地无害化处理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24.
松突圆蚧若虫空间格局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聚集度指标法和回归分析法测定松突圆蚧若虫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各标准地松突网蚧若虫聚集度指标均服从聚集分布。M^*对^-χ和Taylor幂法则回归方程分别为M^*=3.99995 2.84437^-χ和1gS^2=0.76894 1.557371g^-χ,两个方程的回归系数较高,拟合效果良好,表明松突网蚧若虫的种群分布在一切密度下都是聚集的,且为一般的负二项分布:分布的基本成分是疏松的个体群。松突圆蚧种群聚集既有本身习性上的原因,也受某些环境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5.
百合病害及其持续治理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该文较全面地概述了百合病害种类,包括百合真菌性,细菌性,病毒性,生理性病害及线虫病和螨害等;结合百合的栽培特点,提出了百合病害的持续治理策略,包括培育使用抗病或不带有害生物的品种,对圃地严格消毒,避免与百合有害生物寄主谱同栽,改善百合的生长环境,加强经营管理水平,根除病原物介体与合理地使用化学药剂等。  相似文献   
26.
该文较全面地概述了百合病害种类 ,包括百合真菌性、细菌性、病毒性、生理性病害及线虫病和螨害等 ;结合百合的栽培特点 ,提出了百合病害的持续治理策略 ,包括培育使用抗病或不带有害生物的品种 ,对圃地严格消毒 ,避免与百合有害生物寄主谱同栽 ,改善百合的生长环境 ,加强经营管理水平 ,根除病原物介体及合理地使用化学药剂等  相似文献   
27.
应用绿僵菌和白僵菌林间防治木麻黄毒蛾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绿僵菌和白僵菌并采取施放粉炮和喷菌液2种方式,对木毒蛾进行林间防治。2 a试验结果表明:2009年,施放粉炮15 d后,粉炮用量60个.hm-2的木毒蛾校正死亡率:绿僵菌为(54.1±3.7)%、白僵菌为(51.8±1.8)%,显著高于粉炮用量30个.hm-2的处理;2010年,粉炮用量45、60个.hm-2处理15 d后,绿僵菌处理木麻黄毒蛾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0.1±3.6)%、(90.3±3.1)%,白僵菌处理分别为(88.5±8.1)%、(85.6±4.1)%,2种粉炮用量间防治效果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30个.hm-2处理。使用绿僵菌和白僵菌菌液喷雾12 d后,木毒蛾校正死亡率分别达到(93.9±6.3)%、(89.7±3.8)%。施菌后木毒蛾的化蛹率显著降低。林间湿度是影响防治效果的重要因素,干旱少雨天气防治效果较差,阴雨湿度大的环境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8.
以试管内喂食20%蜂蜜的1日龄松突圆蚧花角蚜小蜂(Coccobius azumaiTachikawa)成虫为研究对象,通过人工模拟高温暴露试验,采用死亡率、半致死高温累积(LSHIT50)和造成热伤害的高温累积下限(LLSEHIT)等指标,比较了雌成虫耐热性的季节变化和夏季雌、雄成虫耐热性的差异.结果表明:(1)随着温度的升高,花角蚜小蜂雌成虫各季的死亡率均逐渐增大,秋、春、夏季种群分别在39.5、40和41℃时死亡率达到100%.在39-40.5℃下,不同季节之间种群死亡率具有显著差异(P0.05),主要表现为夏季种群的死亡率显著较低.比较雌成虫的LLSEHIT和LSHIT50,不同季节耐热性呈现明显的变化,其耐热性大小次序为夏季秋季春季,但秋季种群对高温累积最为敏感,夏季次之,春季最弱.花角蚜小蜂雌成虫LSHIT50随着季节性平均气温、极端高温的升高表现出明显的升高趋势.(2)夏季花角蚜小蜂雌、雄成虫个体存活的极限高温为41℃左右;在39-40.5℃下,雄成虫对高温更敏感,死亡率显著高于雌成虫,说明雌成虫比雄成虫具更强的耐热性.  相似文献   
29.
南京裂爪螨生物学及其发生与温度、降雨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研究表明: 南京裂爪螨Schizotetranychusnanjingensis雌成螨营两性或孤雌产雄生殖; 林间自然性比8.23∶1; 雄螨可交尾多次; 卵集中产于丝膜下, 每雌一生平均产卵16.7 粒, 日均产卵0.8 粒; 该螨以雌成螨和卵滞育越冬, 11 月中旬入蛰, 3 月上旬出蛰; 20~35℃范围内, 各螨态发育历期随温度升高而变短, 41℃不能完成生活史; 从卵到成螨产卵有效积温为325.378 5日度, 计算该螨在福建1a 发生19 代. 少量降雨造成幼、若、成螨大量死亡, 但对卵孵化影响不大, 浸水对幼、若、成螨及卵影响均很大  相似文献   
30.
毛竹叶螨及其天敌捕食螨的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对福建南平西芹毛竹叶螨危害的毛竹林调查分析 ,结果表明 ,毛竹叶螨及其天敌对时空资源利用程度序列为 :捕食螨 (Bi =0 5550 ) >竹小爪螨 (Oligonychusurama) (Bi=0 4 467) >南京裂爪螨 (Schizotet ranychusnanjingensis) (Bi=0 30 97) >竹缺爪螨 (Aponychuscorpuzae) (Bi=0 2 875) >竹裂爪螨 (S .celarius) (Bi=0 1 674 ) >苔螨 (Bryobiasp .) (Bi=0 1 4 1 7)。捕食螨对南京裂爪螨、竹小爪螨、竹缺爪螨的时空跟随效应强 (Cij值分别为 0 574 3、0 4 830、0 4 371 )。叶螨间南京裂爪螨与竹缺爪螨对时空资源竞争最激烈 (Cij=0 60 76)。竹小爪螨与其它 4种叶螨竞争较激烈 (Cij>0 2 )。南京裂爪螨、竹小爪螨、竹缺爪螨 3种叶螨不同螨态中以竹小爪螨卵和成螨占有较大时空资源 ,其种内竞争激烈 (Cij值大 )。种间以竹缺爪螨和南京裂爪螨卵、幼若螨、竹缺爪螨幼螨与南京裂爪螨卵、竹小爪螨成螨与竹缺爪螨幼若螨竞争激烈 (Cij>0 4 )。捕食螨对 3种叶螨不同螨态的跟随效应以南京裂爪螨幼若螨、成螨、竹小爪螨成螨、竹缺爪螨幼若螨最强 (Cij>0 5) ,其余依次为竹小爪螨卵、南京裂爪螨卵、竹缺爪螨成螨、竹小爪螨幼若螨、竹缺爪螨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