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24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30篇
  7篇
综合类   76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51.
四轮菱形布置农用高地隙作业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玉米和甘蔗等高秆作物生长中后期田间管理缺乏有效作业机械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四轮菱形布置的农用高地隙作业机。该机采用门架式结构,具有离地间隙高、重心低、转向半径小和抗侧翻能力强的优点。左右两轮与中部机身的连接采用调整机构实现轮距大范围的精确调节,能适应不同的种植行距,减少作物根部的压实。左右两轮在高度方向也采用调整机构,在斜坡上作业时可调平车身。设计了相应的液压传动与机械传动系统,以满足驱动行走、机构调整与辅助装置工作的要求。试验结果显示,该机最大通过高度为2.8 m,最小转向半径为1.6 m,抗侧翻能力是提高车桥方案的2.4倍,轮距调节范围为0~1 000 mm,能在倾斜角小于等于25°的斜坡上调平车身。  相似文献   
52.
利用Mat Lab/Simulink工具建立了农用高地隙作业机的液压转向系统模型并对其动态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与验证。结果表明:在满足转向要求的情况下,转向器实际排量Dm和转阀阀芯直径d越小,系统的稳定性越高;有负载力持续作用时比空载时系统的稳定性要好,且恒值负载FL越大,液压缸活塞运动越平缓,系统的输出越稳定。研究结果为该作业机液压转向系统在元件选择及提高液压系统的可靠性上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3.
泡桐丛枝病发生特异相关蛋白质亚细胞定位及质谱鉴定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借助胶体金免疫电镜和质谱分析技术,利用制备的专化性抗体,进行豫杂一号泡桐丛枝病发生特异相关蛋白质(m 24 ku,pI 6.8)叶片和茎尖的亚细胞定位和质谱鉴定研究.结果显示:豫杂一号泡桐丛枝病发生特异相关蛋白质分布于健康苗叶片和茎尖细胞的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部位,患病幼苗叶片和茎尖细胞相同亚细胞器部位未发现该蛋白质的存在,进一步表明植原体侵染阻断了此蛋白的合成.此外,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质谱仪(MALDI-TOF-MS)分析该特异蛋白后,通过查询MSDB数据库初步断定该特异相关蛋白为水稻叶绿体分子伴侣Q6K822-ORYSA的同源蛋白.  相似文献   
54.
以豫杂一号泡桐丛枝病组培苗叶片、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利福平和土霉素对其体外植株再生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福平和抗生素对泡桐丛枝病苗的芽诱导率和根诱导有抑制作用.当利福平和土霉素质量浓度分别为20 mg·L-1时,在MS NAA 0.3 mg·L-1 6-BA 12 mg·L-1和MS NAA 0.1 mg·L-1 6-BA 12mg·L-1的培养基上,丛枝病苗叶片最高芽诱导率分别可迭67.6%和48.4%;在MS NAA 0.2 mg·L-1 6-BA 12 mg·L-1和Ms NAA 0.3 mg·L-1 6-BA 12 mg·L-1的培养基上,茎段最高芽诱导率分别可迭32.5%和50.8%.  相似文献   
55.
泡桐丛枝病发生过程中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鉴定与泡桐丛枝病发生密切相关的蛋白质,以毛泡桐健康苗、患丛枝病苗、20 mg/L或60 mg/L甲基磺酸甲酯(MMS)处理的丛枝病苗为实验材料,用同位素标记相对与绝对定量(iTRAQ)技术检测毛泡桐幼苗4个样品的蛋白质表达变化,并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在鉴定到的1 622个蛋白质中,共得到35个与泡桐丛枝病发生相关的差异表达蛋白质。在这35个差异表达蛋白中景天庚酮糖-1,7-二磷酸酶(SBPase),质膜ATP酶和光合系统Ⅱ 10 kDa多肽等蛋白质表达差异显著,且主要参与了光合生物碳固定、光合作用和氧化磷酸化等生物学过程。  相似文献   
56.
以毛泡桐(Paulownia tomentosa)病苗(Pto)和健康苗(Pto I)为试验材料,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染病前后毛泡桐的叶绿体全基因组进行测序,分析比较基因组结构。研究结果表明,毛泡桐病苗和健康苗的叶绿体基因组由反向重复区(IRs)、长单拷贝序列区(LSC)和短单拷贝序列区(SSC)等部分组成。其中,叶绿体基因组全长分别为154 700 bp (Pto)和154 646 bp (Pto I),IRs的长度为25 779 bp,LSC和SSC长度分别为85 356、17 786bp (Pto)和85 356、17 732 bp (Pto I)。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在Pto中共搜索到简单重复位点(SSR) 64个,单核苷酸、二核苷酸、三核苷酸、四核苷酸和五核苷酸的数量分别为49、5、2、7、1个; Pto I中共有64个SSR位点,单核苷酸个数为49个,并未发现六核苷酸。大多数位点都富含A-T,具有碱基偏好性。  相似文献   
57.
为了探究南亚热带红锥人工林的碳氮磷积累及其分配特征,为区域尺度生物量和碳储量的估算和碳汇潜力的评估提供基础数据,通过样地标准木生物量实测和实验室分析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广东省乐昌林场15年林龄红锥人工林的生物量分配和碳氮磷积累特征。结果表明:(1)随着胸径(D)的增加,红锥整株生物量和各器官生物量呈增加的趋势,器官生物量的大小排序依次为干、皮、枝、叶和根。(2)采用D和D2H建立的红锥生物量方程差异很小,2个整株生物量模型y=0.490 5 D2.082 8和y=329.01(D2H)0.830 4拟合度高。(3)红锥根的C含量显著低于叶、枝、干和皮(P <0.05),而红锥叶的N和P含量显著高于枝、干、根和皮。(4)红锥各器官C积累量排序为干>根>皮>叶>枝;N积累量排序为叶>枝>干>根>皮;P积累量排序为皮>枝>根>叶>干。综上,红锥人工林碳氮磷积累量较大且具有较高的养分利用效率,在南亚热带人工林经营和林分改造中,选择如红锥阔叶树种造林可获得...  相似文献   
58.
侵染姜的烟草花叶病毒的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莱芜市莱城区大田表现严重花叶的姜上分离到一种病毒,接种到13 科43 种鉴别寄主上,能侵染5 科25 种植物。该病毒分离物的钝化温度为95 ~98 ℃,稀释限点为10 - 7 ~10 - 8 ,体外存活期为128d 以上。提纯病毒呈典型的核蛋白吸收,最大吸收峰为258nm ,最小吸收峰在243nm , A260/ A280 = 1 .32 。病毒外壳蛋白分子量为17 .3 K D,杆状粒体长度为300nm ,该分离物与烟草花叶病毒的抗血清有明显的阳性反应。根据这些特性,该病毒分离物属于烟草花叶病毒属的烟草花叶病毒。  相似文献   
59.
60.
针对我国果园多分布于丘陵山地等复杂地形和果园作业机具的配套率低的现状,研制了一种果园履带式多功能作业机。为了实现弥雾机、割草机和开沟机等作业装置的快速更换,在作业机后部设计了由液压油缸与挂接板组成的悬挂装置,提高了主机的配套率。在作业机的后方,采用液压马达带动双万向联轴器为作业装置提供动力,实现弥雾、割草和开沟等多种作业。为满足驱动行走与辅助装置工作的要求,设计了相应的液压传动系统。试验表明:该作业车最大爬坡度为28°,横向作业坡度为12°,喷雾作业效率为1.2hm~2/h,除草作业效率为0.6hm~2/h,开沟作业速度为2.8km/h,开沟深度与宽度为300mm×300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