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24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30篇
  7篇
综合类   76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21.
为阐明泡桐多倍体的耐盐分子机制,以南方泡桐二倍体及对应的四倍体为试验材料,以白花泡桐基因组为参考序列,利用RNA-Seq测序技术,研究了盐处理前后南方泡桐四倍体和对应二倍体的基因表达变化。通过比对分析,共鉴定出与盐胁迫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2 940个。对这些差异基因进行GO功能分类,结果显示差异基因共参与了39个分类,集中在细胞、结合、催化等分类功能区的数量最多。KEGG代谢通路分析发现,这些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了Plant hormone signal transduction,Carbon metabolism,Biosynthesis of amino acid等,其中编码MYB、WRKY、bZIP、ATPase等的基因差异表达显著。表明这些基因可能是潜在的盐胁迫响应基因。采用qRTPCR技术验证了随机挑选的9个差异表达基因,结果与转录组测序数据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22.
泡桐AFLP反应体系的建立及引物筛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豫杂一号泡桐为材料,通过对影响AFLP技术体系的各主要因素的研究,建立了适于泡桐AFLP分析的技术体系.结果表明最佳酶切体系(20μL)为500 ng模板DNA,3 U的Pst 1和Mse I,在37℃下双酶切3 h;20μL最佳连接体系中为酶切产物15 μL,0.25 μmol·L-1Pst I接头,2.5 μmol·L-1 Mse I接头,1 μL 10×T4 Buff-er,2 U T4连接酶,22℃连接18 h;20 μL最佳预扩反应体系中5 μL稀释10倍的连接产物,100 μmol·L-1dNTP,2 U Taq酶,250 μmol.L-1 Pst I和Mse I引物(P+AGT/M+AGT),2 μL 10×PCR Buffer.20 μL最佳选择性扩增反应体系中5 μL稀释20倍预扩增产物,100 μmol·L-1dNTP,2 U Taq酶,350 μmol·L-1 Pst I和Mse I引物(P+AGT/M+AGT),2 μL 10×PCR Buffer.最后,筛选出了97对适宜于泡桐AFLP分析的引物.  相似文献   
23.
介绍了上海市金山区生猪科技入户工程自2005年开始实施以来的实践概况,系统地分析了工程所取得的成果,总结出了较好的经验做法,以各种现实的数据鲜明地反映出了科技入户给金山区生猪养殖事业所带来的深刻变化,大量养殖农民从中获利,农民增收得到了切实体现,但同时也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思考,从中得出了一些有利于今后更好地开展科技入户和科技推广工作的启示,值得有关部门借鉴。  相似文献   
24.
以1年生南方泡桐四倍体及其二倍体南方泡桐为材料,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仪测定其叶片的光合特性。结果表明:南方泡桐四倍体与其二倍体泡桐的光合特性规律一致,不同月份四倍体泡桐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等均高于其二倍体。四倍体泡桐及其二倍体泡桐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日变化,在5月、7月、9月和10月为单峰,6月和8月为双峰,胞间二氧化碳浓度为单谷变化。  相似文献   
25.
26.
天泰18号玉米新品种是山东省平邑县种子有限公司选育的一代杂交种。2007年4月通过山东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鲁农审2007007号。其杂交组合为PC9×spc03。双亲均为山东省平邑县种子有限公司自育系。母本PC9是利用美国78599选系与瑞得选系杂交后,经过系统选育于1998年育成。父本spc03是以340和昌7-2杂交后连续自交后于1997年育成。杂交种于2001年选育而成。  相似文献   
27.
利用患丛枝病的豫杂一号泡桐组织培养苗,研究了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其幼苗形态和蛋白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生长素类物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豫杂一号泡桐丛枝病发病的症状,但不同种类的生长素对其减轻的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ABA减轻效果甚微.此外,经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处理的患丛枝病豫杂一号泡桐幼苗叶片蛋白质凝胶电泳中出现了在对照幼苗叶片中观察不到pI 6.3,31 kD的蛋白质(多肽).这意味着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处理对患丛枝病泡桐苗木的基因表达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28.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悬铃木叶片遗传转化体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葡糖醛酸糖苷酶(GUS)基因瞬时表达率为指标,研究了不同因子对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的悬铃木叶片遗传转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培养9 d的悬铃木叶片在OD600值为0.7的根癌农杆菌菌液中浸染10 min后,再在含有100μmol.L-1的乙酰丁香酮的共培养培养基上黑暗条件下共培养3 d叶片的遗传转化效率最高.该体系为进行农杆菌介导目的基因培养悬铃木新品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9.
为深入了解豫杂一号泡桐响应干旱胁迫的分子机制,以豫杂一号泡桐为材料,利用RNA-Seq测序技术对干旱胁迫后的豫杂一号泡桐的基因表达变化进行分析。通过比对分析,共鉴定出21 911个差异表达基因,对这些差异基因进行GO功能分类,结果显示差异基因共参与了53个类别,集中在细胞、细胞过程、催化等功能类别。KEGG代谢通路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了"代谢通路""次生代谢物生物合成""光合作用"和"苯丙基生物合成"。其中,水通道蛋白、糖转运蛋白、热休克蛋白70和胚胎发育晚期丰富蛋白差异表达量显著,这些基因可能是潜在的干旱胁迫响应基因。采用qRT-PCR技术验证了随机挑选的8个差异表达基因,结果与转录组测序数据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30.
花生不同品种老化种子的蛋白质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花生不同品种老化种子的蛋白质变化ProteinsChangeinPanutSeedsofDifferentVarietiesafterAging种子老化是通过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体现的。有关种子老化起因目前还没有一致的看法。以前我们对自然和人工老化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