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50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1篇
  4篇
综合类   30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野生银杏资源群体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技术对浙江西天目山、贵州务川、湖北大洪山区、重庆金佛山区和福建武夷山区等5个群体150个银杏Ginkgo biloba个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12个寡核苷酸引物共检测到194个位点,多态位点130个,多态位点百分率66.67%。用PopGen 32软件对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的群体水平是0.4317,Shannon信息指数(I)的群体水平是0.6211,基因分化系数(Gst)是0.2882。Shannon信息指数(I)分析揭示的银杏群体遗传分化水平[(Isp-Ipop)/Isp]=0.1903,AMOVA分析结果得出银杏群体间的分化占36.7%。RAPD数据显示.5个银杏群体遗传多样性较高,其中浙江西天目山、贵州务川和湖北大洪山区有可能是野生银杏冰川期避难所。图4表5参22  相似文献   
32.
淹水胁迫对喜树幼苗LDH及保护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淹水胁迫下1年生喜树根系活力、根系乳酸脱氢酶(LDH)及叶片保护酶活性和活性氧代谢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根系活力在淹水处理后期急剧下降,LDH活性随淹水时间的延长和强度的加大而升高。轻度淹水胁迫下,喜树叶片内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保持较平稳的水平,能够有效地清除活性氧自由基,使之维持在较低水平;重度淹水胁迫下,随胁迫的持续,叶片POD和SOD活性先升高后降低,在胁迫后期不能有效地清除活性氧,导致叶片膜脂的过氧化作用加剧,丙二醛(MDA)大量积累,植株遭到伤害。  相似文献   
33.
在模拟夏季高温条件下,研究了2年生盆栽银杏叶片膜相对透性、MDA含量、H2O2含量、·O2-产生速率及SOD、POD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升温初期,银杏叶片相对电导率、MDA 含量降低,·O2-产生速率升高、SOD活性降低,而H2O2含量、POD 活性均降低,表明叶片细胞膜对短暂高温有一定的稳定性.在升温后期,叶片相对电导率、MDA含量升高,·O2-含量、SOD活性升高,而H2O2含量升高、POD活性降低.叶片相对电导率和·O2-产生速率的最高值出现在降温过程的40℃时,MDA和 H2O2含量的最高值出现在35 ℃,而SOD活性的最高值则出现在30℃,表明各项指标对短期高温的反应具有滞后性.随着温度降低,叶中·O2-产生速率和H2O2含量下降,活性氧代谢趋于平衡,从而使叶片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下降.  相似文献   
34.
为了探究和量化利用红外热成像系统进行核桃冠层温度测量过程中所产生的不确定性,利用A310f型红外热像仪在核桃园区对样本树冠层进行为期20 d的高频连续观测,对样本树进行了不同方向(东、西、南、北)和不同高度角(10°、30°、45°、60°、80°)的冠层温度测量。首先,对5个重要参数的敏感性进行分析,发现冠层温度受叶片辐射率(εleaf)影响最大,受环境反射温度(Trefl)影响次之,受空气温度(Ta)和空气相对湿度(RH)影响较小,对距离(D)变化不敏感。其次,对3棵样本树与4个方向的冠层温度进行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各方向之间达到了显著性水平(P 0. 05),进一步通过多重比较确定了南、北两个方向存在显著性差异(P 0. 05),其他各方向之间差异不显著。对不同高度角的分析表明,5个高度角之间不存在显著的温度差异。然后,通过温度廓线法直接观察到冠层外部温度高于内部温度,同时,温度频数直方图反映出像素点呈现双峰分布特征,冠层像素点的峰值温度为25. 1℃。最后,对冠层内外温度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 0. 01)。  相似文献   
35.
银杏生物量分配格局及异速生长模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苏北地区银杏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选取13株进行整株挖掘,分析不同器官生物量的分配格局,以及地上和地下生物量之间的关系;再分别以胸径(D)、树高(H)、D2H、DaHb为自变量建立银杏各器官生物量模型,选择调整决定系数(Radj2)、残差平方和(SSE)、平均偏差(ME)、平均绝对偏差(MAE)和平均相对误差(MPE)作为选择最优模型的检验指标,根据检验结果筛选出各器官的最优模型。结果表明:13株银杏的整株生物量变化范围为28.50~320.27 kg,树干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49.4%~56.6%,树枝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12.1%~18.9%,树叶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3.8%~5.5%,根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26%;地上部分生物量与地下生物量线性方程的斜率为0.35,具有显著的线性相关性(P<0.01);枝和叶生物量都集中于树冠中部,树冠上层和下层的枝、叶生物量明显低于树冠中层生物量(P<0.05),上层和下层生物量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70%根生物量集中0~1.0 m的土层;枝水平上,基于基径和枝长的枝生物量模型解释量超过95%;在各器官生物量最优模型选择上,以D为自变量的W=aDb的叶、枝、地上部分生物量模型要优于其他模型;树干、根和全株生物量则是以W=aDbHc模型最优。银杏各器官生物量表现为干>根>枝>叶,枝和叶生物量垂直分配上,中冠层占最大比例;基于树高和胸径的相对生长模型可以实现对银杏各器官生物量的准确拟合,银杏生物量及碳储量的有效估算。   相似文献   
36.
不同银杏复合经营模式土壤肥力综合评价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选择江苏泰兴3种传统的银杏复合经营模式,即银杏+桑树(G+M),银杏+小麦+黄豆(G+W+S)和银杏+油菜+黄豆(G+R+S),以纯种桑树(M)和油菜+黄豆(R+S)为对照,3年后对这5种经营模式土壤的pH值、有机质、氮、磷、钾等化学性质进行比较分析,并采用改进层次分析法,对5种经营方式进行土壤肥力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经营模式土壤的pH值、有机质、全氮和水解氮、有效磷、全钾和有效钾等,以及各种经营模式土壤不同层次的pH值、有机质、全氮和水解氮、有效磷、全钾和有效钾等均存在着显著差异。各种模式土壤中的全氮、全磷、有机质、有效磷和有效钾的含量均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pH值则随着土层的增加而升高。各种银杏复合经营和纯种桑树模式土壤中的有机质、全氮、水解氮、有效磷、有效钾含量均高于纯种农作物(R+S)。土壤肥力质量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经营模式土壤肥力质量差异较大,5种经营模式土壤肥力质量指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是G+M(0.973)G+W+S(0.424)M(0.388)G+R+S(0.255)R+S(0.233)。因此,银杏复合经营可明显改善土壤的肥力。  相似文献   
37.
为了研究秋季不同的处理方法对枫杨硬枝和嫩枝扦插生根的影响以及扦插生根与插穗内营养物质含量之间的关系,分别以枫杨的硬枝和嫩枝为实验材料,从3种不同种类的外源生长调节剂及浓度等方面研究了不同处理分别对硬枝和嫩枝生根的影响,同时测定了枫杨扦插不同时期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结果表明:枫杨硬枝的扦插成活率高于嫩枝,其中最适合硬枝扦插的外源生长调节剂为IBA+ABT2000mg/L,生根率高达94.22%,生根效果指数为15.11;最适合嫩枝扦插的外源生长调节剂为GGR1000mg/L,生根率为48.20%,生根效果指数为2.81。枫杨硬枝和嫩枝扦插都是以皮部生根为主。生根过程中插穗基部的可溶性糖含量先急剧下降后缓慢升高,蛋白质含量变化趋势总体呈下降—升高。  相似文献   
38.
为了掌握不同银杏种质叶中聚戊烯醇含量的季节变化,确定银杏叶的采收季节和初选聚戊烯醇含量高的种质,对南京地区不同品种、不同树龄的银杏叶中聚戊烯醇含量的年动态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银杏叶中聚戊烯醇含量在品种间和月份间差异显著。聚戊烯醇含量在春季最低,秋季增幅最快,于10月增至最高,其中GP15-3最高,其次是GP15-1和GP15-4。幼树叶中聚戊烯醇含量显著高于大树。银杏叶中5种主要聚戊烯醇同系物单体的相对含量均具有正态分布特征,总体呈五指峰状,其中C85、C90所占比例较大,其次是C80和C95,所占比例较小的是C100。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南京地区用于提取聚戊烯醇的银杏叶宜在10月采收;生产中应首选GP15-3,营建幼龄银杏叶用园,或采用修剪、平茬等栽培措施幼化植株来提高叶中聚戊烯醇含量。  相似文献   
39.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未发酵文冠果叶(UXSL)或发酵文冠果叶(FXSL)替代苜蓿草,对肉兔生长性能、血液常规参数、免疫功能、肉品质及抗氧化功能的影响.选取40日龄体重[(939±12)g]相近、健康的新西兰大白兔144只,随机分成3个组,分别为对照组、UXSL组和FXSL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兔(公母各占1...  相似文献   
40.
以桑树品种‘强桑1号’为试材,进行叶面喷施5个浓度(A~E处理依次为2.5、5.0、10.0、15.0、20.0 g/L)的银杏外种皮提取液处理和1个空白对照CK(蒸馏水)处理,分析不同处理对桑叶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使用处理后桑叶喂食家蚕,分析处理后桑叶对蚕茧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桑树的单株枝条长、叶长、净光合速率、桑叶产量、全碳含量、全磷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在处理C时达到最大值,与CK相比分别增加了20.12%、24.71%、18.37%、32.99%、20.69%、21.00%、24.88%和42.82%;桑叶的叶宽、叶面积和全氮含量在处理D时达到最大值,与CK相比分别增加了19.87%、45.06%和19.55%。蚕茧的全茧量、茧层量和茧层率在处理C时达到最大值,分别比CK提高了11.64%、25.64%和11.42%。基于隶属函数综合评价的各处理排序为C>D>E>B>A>CK,其中处理C(10 g/L)对桑树枝条的生长、桑叶的产量和品质、蚕茧质量和品质的促进效果最佳。综上,适当浓度的银杏外种皮提取液处理能够显著促进桑树枝条的生长,提高桑叶产量与质量,喂食处理后的桑叶获得的蚕茧产量和品质也相应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