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01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150篇
林业   293篇
农学   194篇
基础科学   270篇
  232篇
综合类   1350篇
农作物   156篇
水产渔业   145篇
畜牧兽医   657篇
园艺   237篇
植物保护   116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90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124篇
  2018年   127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103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234篇
  2013年   177篇
  2012年   202篇
  2011年   213篇
  2010年   174篇
  2009年   171篇
  2008年   161篇
  2007年   142篇
  2006年   163篇
  2005年   140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97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51.
[目的]筛选适合武夷山地区种植的乌龙茶种质资源,为该地区茶树种质资源的利用和推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福建省武夷山进行乌龙茶品种区域试验,对比分析参试5份乌龙茶种质资源(品系8、品系9、品系10、品系11和品系12)的物候期、发芽密度、鲜叶产量、生化成分、感官品质和抗性.[结果]品系9的采摘期较早,品系10和品系12的采摘期居中,品系11的采摘期较晚,品系8的采摘期特晚,说明供试5份乌龙茶种质资源的物候期呈现梯度,茶采摘期呈合理分布状态.品系9和品系11在2015—2017年的平均发芽密度分别比CK增加7.79%和6.56%,而其他种质资源低于CK,品系9和品系11的平均鲜叶产量分别比CK增加3.53%和20.46%,其他种质资源的平均鲜叶产量均明显低于CK;5个品系的水浸出物含量分别为46.89%、47.81%、48.08%、48.22%和49.09%,均极显著高于CK(P<0.01).综合来看品系9和品质11表现较佳;品系9香气表现最好,评分为27.0;品系10的感官品质最佳,为91.1,比CK高4.7.品系9和品系11的抗寒性均优于CK,抗旱性二者均为强;品系11的抗虫性高于CK,品系9抗虫性为中抗,综合抗逆性指标以品系11表现最优.[结论]品系9和品系11乌龙茶种质资源适合在武夷山地区及生态类似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2.
随着工程量清单计价的不断深入,形成了新的计价格局,有效地把工程造价的权力交给了市场、企业,如何有效的防范工程造价的风险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首先陈述了工程量清单计价,然后分析了工程造价的风险因素,最后提出了防范风险的方法。  相似文献   
53.
<正>在安顺,最有特色小吃当属于卷粉。卷粉是素食,其做法是将梗稻加少许糯米,并用石磨磨成又白又浓的米浆,再在米浆中加入秘制韧性物。将备用的米浆倒入铝制薄且圆的浅圆盘里,并均匀地荡平。米浆需荡成清澈可见盘底,又有米浆存在,这种荡米浆的技术含量很高,熟练的师傅用勺子一般从高到低迅速洒下几丝米浆,拿着铝盘前后左右摇晃几圈,晃出某个角落多几滴米浆,用特制小铲马上铲起,再摇几次,直至盘内的薄米浆完全均匀,再把摇好米浆的铝盘放进类似蒸  相似文献   
54.
高卫  张电学  雷利君  刘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4,(33):11954-11955,11958
粮食产量是社会稳定、经济增长研究的一个亟为重要的领域。随着对经济可持续增长模式的渴求,农业界、经济学界更加关注粮食产量的研究,研究成果越来越丰富。该研究重点回顾国内学者对中国粮食产量因素的研究历程,总结不同模型计策粮食产量因素中的优势与不足,同时对研究成果做了简要的评述,最后对我国粮食产量因素的研究方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5.
沙棘,为多年生常绿植物,抗干旱,具有一定的耐盐碱能力,适宜在鄂尔多斯市生长。文章根据在鄂尔多斯市的种植经验,简要介绍沙棘的造林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56.
如何通过居住环境设计提高老年人身心健康水平是当前日趋严峻的老龄化社会面临的紧迫问题。通过选择广州市3种不同品质等级的9个居住小区为研究区域,结合问卷和访谈调查老年人对居住环境的景观品质、空间形态及微气候环境等健康效益的认知特征和差异。结果显示,不同品质居住区中老年人对环境健康效益的认知具有差异,高品质小区和老旧小区中老年人对居住区环境要素的健康效益认知水平总体都表现为微气候环境>空间形态>景观品质,但在具体环境构成因素认知程度方面存在差异;普通小区中老年人对居住区环境要素的健康效益认知水平表现为微气候环境>景观品质>空间形态。  相似文献   
57.
为研究固元颗粒(GYKL)对免疫抑制鸡免疫功能的增强作用,试验将210只12日龄非免疫健康海兰褐鸡随机分为7组:固元颗粒(GYKL)低剂量(GYKL1)组、固元颗粒中剂量(GYKL2)组、固元颗粒高剂量(GYKL3)组、药物对照(APS)组、环磷酰胺对照(Cy)组、空白对照(BC)组、免疫对照(VC)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鸡。13日龄时,BC组和VC组注射0.5 mL生理盐水,其余组均按体重100 mg/kg肌肉注射环磷酰胺(Cy),每天1次,连续3 d;16日龄时,GYKL1~3组饮水口服固元颗粒,每日剂量分别为按体重25 mg/kg(低)、50 mg/kg (中)、100 mg/kg (高);APS组饮水口服阳性对照药物黄芪多糖;Cy组、BC组、VC组饮用生理盐水,各组均连用7 d。23日龄时,除BC组外,其余组均用新城疫(ND)-禽流感(AI)二联灭活疫苗颈部皮下注射,分别于免疫前和免疫后第7,14,21天,每组随机取6只鸡翅下静脉采血,分离血清,β-微量法检测血清中新城疫、禽流感HI抗体效价;称重后分离脾脏、胸腺、法氏囊,计算免疫器官指数;分离脾淋巴细胞,检测淋巴细胞增殖指数。结果表明:4个给药组鸡的体重、脾脏指数、淋巴细胞增殖指数、免疫后14天血清ND、AI的HI抗体效价均显著高于Cy组(P0.05);免疫后14天,4个给药组中,GYKL2组的鸡脾脏指数、胸腺指数、血清ND、AI的HI抗体效价最高;免疫后14,21天,4个给药组中,GYKL2组的鸡脾淋巴细胞增殖指数(LPS诱导)最高,显著高于其余3个给药组(P0.05)。GYKL2组的鸡脾淋巴细胞增殖指数(ConA诱导)在免疫7,14,21天时显著高于Cy组(P0.05),与BC组、VC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免疫抑制鸡饮水口服固元颗粒之后,可使免疫抑制现象得到显著缓解,其中以GYKL2组缓解免疫抑制作用最为明显,固元颗粒中剂量(50 mg/kg)为推荐剂量。  相似文献   
58.
翻转课堂是当前全球教育界广泛关注的一种教学模式,应用效果得到了认可.本文总结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主要优势,将翻转课堂应用到配合饲料学的教学中,并对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反思,以期为配合饲料学教学改革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59.
不同施氮量对冬小麦产量、效益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豫北地区高肥力地块不同施氮量对冬小麦产量、经济效益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在安阳市北关区壤质潮土上开展了冬小麦不同施氮量试验,设常规施磷钾肥(W1,CK)、常规施肥减施氮肥30%(W2)、常规施肥减施氮肥15%(W3)、常规施肥减施氮肥5%(W4)、常规施肥(W5)和常规施肥增施氮肥5%(W6)6个处理。结果表明,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减少冬小麦主茎叶龄、次生根数、茎蘖数、株高及穗长等农艺性状呈下降趋势,以W6处理最佳。冬小麦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W4、W5、W6处理与W1处理相比增幅分别达48.7%、48.9%、49.1%,W4、W5、W6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但与W2、W3处理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不同施氮量处理经济效益较W1处理均有不同程度增加,W4较W1处理净增效益5 869.80元/hm 2,较W5处理净增效益24.45元/hm 2。不同施氮量处理对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缓效钾含量和土壤容重有显著影响,但对pH影响不显著。土壤全氮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W4处理土壤容重最低。综合分析,以常规施肥减施氮肥5%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0.
阿克苏地区红枣黑斑病发生规律及防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红枣黑斑病是一种外来入侵病害。2008年以前,该病在阿克苏地区有零星发生,随后几年,该病在阿克苏地区的发生和危害呈逐年加重趋势。2013年,阿克苏地区八县一市的红枣黑斑病发病率达15%~40%,部分枣园红枣黑斑病发病率高达100%,造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