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17篇
林业   30篇
农学   4篇
  5篇
综合类   4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1.
MADS-box是一个超家族基因,可通过形成多聚体复合物实现对花发育的调控。其中SUPPRESSOR OF OVEREXPRESSION OF CO1(SOC1)作为MADS-box家族的重要成员,对花形成时间起决定作用。作为转录因子蛋白,SOC1包含MADS,I,K和C 4个独特功能的结构域,发挥功能的过程中,其中K结构域能够调控同源或是异源蛋白多聚体的形成,I结构域能够稳定转录因子结合DNA的作用。在单子叶植物雷竹Phyllostachys violascens和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中,开花时间模式上存在明显差异,前者开花时间不确定,后者是确定的。尽管不能直接推断这种现象与SOC1形成植物不同复合物相关联,但雷竹和拟南芥SOC1是否具有形成相同模式的复合物对于竹类植物开花时间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雷竹和拟南芥SOC1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酵母双杂交实验,重点分析SOC1在形成多聚体模式方面的差异性。结果表明:拟南芥SOC1能形成同源二聚体,并且可通过结构域是I和K区形成同源多聚体;而雷竹SOC1不能形成多聚体,但可以通过K结构域形成同源二聚体。因此,I结构域可能是引起拟南芥和雷竹SOC1多聚体状态不同的一个原因,这个结构域是否对开花定时起决定作用还有待进一步转基因功能验证。图5表2参29  相似文献   
12.
以铺地竹Sasa argenteastriatus侧芽为材料,研究其试管繁殖技术。结果表明:铺地竹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Murashige and Skoog) + 3.0 mgL-1BA(6-苄基腺嘌呤),增殖系数为5.26;最佳生根培养基为MS + 5.0 mgL-1IBA(吲哚丁酸);试管苗移栽到泥炭、蛭石、珍珠岩体积配制比例为1 ∶ 1 ∶ 1的基质中,成活效果高达95%。图2表2参15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究不同竹龄早竹母竹对造林效果的影响,实地调查了1年生与2年生母竹造林地的早竹胸径、出笋数量、成竹数量、退笋数量、退笋高度等指标。结果显示:采用2年生母竹造林其出笋数量、成竹数量、退笋数量与新竹胸径均显著高于采用1年生母竹造林,退笋高度两者没有显著差异。研究结果可为早竹造林的母竹年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紫竹4种栽培类型出笋成竹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了大径紫竹、一年紫、二年紫和三年紫等4种紫竹(Phyllostachys nigra)栽培类型的出笋和成竹过程,比较了它们的出笋和高生长规律。结果表明:紫竹4种栽培类型笋期为20~30天,其中大径紫竹出笋最早;高生长曲线基本为S形,高生长量与温度呈极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5.
紫竹多酚氧化酶基因克隆及其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紫竹Phyllostachys nigra多酚氧化酶基因(PPO)表达与紫竹组培苗褐化之间的关系,采用同源克隆方法获得紫竹PPO基因的cDNA与DNA片段,将它命名为PnPPO。随后,研究了该基因在不同褐化程度紫竹组培苗中的表达情况。序列分析显示该基因所编码蛋白为酪氨酸酶(tyrosinase),其序列与小麦Triticum aestivum和水稻Oryza sativaPPO基因同源性很高,是PPO的同源序列。RT-PCR分析显示,在褐化严重的组培苗中PnPPO的表达量也较高。这说明PnPPO基因的表达与紫竹组培苗褐化存在紧密的联系。图4参15  相似文献   
16.
南方红豆杉离体胚培养诱导不定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 mairei成熟胚为外植体,筛选出外植体灭菌途径,研究了基本培养基、生长调节剂等因子对其离体胚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灭菌处理为25.0 g·L-1的次氯酸钠(NaClO)溶液真空灭菌10 min,其污染率仅为6%,出苗率可达86%;木本植物培养剂(WPM)为胚培养的最适基本培养基;细胞激动素(KT) 0.1 mg·L-1和玉米素(ZT)1.0 mg·L-1最有效于不定芽的诱导,不定芽为丛生芽;6-苄氨基腺嘌呤(6-BA)和异戊烯基腺嘌呤(2iP)诱导不定芽较少;噻苯隆(TDZ)不能诱导不定芽;以萌动种胚为外植体对不定芽的诱导优于未萌动种胚。图3表7参11  相似文献   
17.
日本花叶矢竹组织培养与叶色变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叶矢竹是矢竹的一个栽培变种.该文以花叶矢竹的侧芽生长点为外植体,研究了单独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6-苄基腺嘌呤(N-6-Benzyladenine,6-BA)、噻二唑苯基脲(Thidiazuron,TDZ)和玉米素(zeatin,ZT),BA与ZT相互组合,MS培养基与添加激素的培养基交替培养对花叶矢竹试管苗增殖生长及叶色变异的情况,结果表明:单独添加BA时促进试管苗侧芽增殖,新芽乳白色,叶片绿色条纹,而添加ZT的试管苗伸长生长良好;当BA与ZT相互作用时,以3 mg·L-1BA和3 mg·L-1ZT组合时芽增殖系数较大,且新苗生长良好;交替培养有利于新芽生长,且保持花叶特性.  相似文献   
18.
MADS—box基因家族在决定花分生组织特性和花器官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以绿竹Bambusaoldhamii开花试管苗花芽为植物材料,采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ends,RACE)技术,获得了1条MADS—box基因家族的基因,命名为BoAP3。序列分析结果表明:BoAP3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长度为654bp,编码218个氨基酸,具有典型的植物MADS—box蛋白结构,其编码肽链包含了MADS区、K区、I区和C区。B胡丹与小麦Triticum aestivum,水稻Oryzasatva等AP3-like同源基因所编码的氨基酸同源性达到80%以上。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结果表明:BoAP3基因在开花试管苗的花芽中表达量是不开花试管苗营养芽表达量的8.1倍,表明该基因可能参与了花器官的发育。  相似文献   
19.
9种木兰科植物的花粉形态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描述了9种木兰科植物(华木莲Sinomanglietia glauca,巴东木莲Manglietia patungensis,白玉兰 Magnolia denudata,望春玉兰 Magnolia biondii,天目木兰 Magnolia amoena,美毛含笑Michelia caloptila,乐昌含笑Michelia chapensis,深山含笑Michelia maudiae,宝华玉兰Magnolia zenii)的花粉形态特征。观察结果表明。9种木兰科植物花粉的形状、萌发孔类型基本一致。但大小及外壁纹饰存在差异,甚至同种植物的不同居群亦如此。因此,木兰科植物的花粉形态特征有一定程度的分类学价值,但引用时须慎重,并与其他资料相结合。图1表1参8  相似文献   
20.
以铺地竹Sasa argenteastriatus侧芽为材料,研究其试管繁殖技术.结果表明:铺地竹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Murashige and Skoog)+3.0 mg· L-1BA (6-苄基腺嘌呤),增殖系数为5.26;最佳生根培养基为MS+5.0 mg· L-1IBA(吲哚丁酸);试管苗移栽到泥炭、蛭石、珍珠岩体积配制比例为1∶1∶1的基质中,成活效果高达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