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7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62篇
林业   167篇
农学   104篇
基础科学   99篇
  105篇
综合类   707篇
农作物   89篇
水产渔业   97篇
畜牧兽医   445篇
园艺   123篇
植物保护   3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127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95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991.
稀土元素铈对珍珠微形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扫描电镜(SEM)观察了不同浓度的稀土元素铈对中国浙江诸暨三角帆蚌珍珠表面结构的影响,探讨了珍珠表面微结构和光泽度与养殖液中稀土含量的相关性.结果发现,当养殖液中不含稀土元素时,珍珠生长较缓慢,其表面主要由菱形和纺锤形文石层构成;当养殖液中添加1.0mg.L-1的稀土元素铈时,珍珠生长速度较快,珍珠表面微结构由菱形、纺锤形转变为结晶学上理想的正六边形文石晶片,说明适量的稀土元素能够促进珍珠的发育和生长,并能显著提高珍珠的表面光亮度;而当养殖液中稀土铈含量达1.5mg.L-1时,表面微结构又转变为圆形、椭圆形,珍珠粗糙度增加、光泽度降低.  相似文献   
992.
以禽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Pm)C48-1为研究对象,利用LAMP方法对Pm进行快速检测.结果表明:LAMP方法在恒温65℃下,1 h内就可以检测到Pm;LAMP方法最低可检测100 pg.μL-1Pm基因组DNA.该方法不需要精密的温度循环装置,有恒温加热设备就可以满足检测条件,适合基层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93.
针对猪Th1型细胞因子IL-2、IL-12p40、IFN-γ以及管家基因β-actin的基因序列分别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构建含有各自引物扩增序列的重组质粒作为阳性标准品,建立了检测IL-2、IL-12p40、IFN-γ及β-actin的SYBR Green I real-time PCR方法。该方法线性关系好,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均达到0.997以上;敏感性高,初始模板的检出下限均达到100拷贝/μL;特异性强,扩增产物形成单一的特异性熔解峰;重复性好,组内与组间的变异系数均小于3.5%。应用所建立的方法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感染仔猪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IL-2、IL-12p40和IFN-γ mRNA的表达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所建立的real-time PCR检测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994.
太湖秀丽白虾形态性状对体重影响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随机选取了521尾太湖秀丽白虾,分别测定腹部长(X1)、腹部宽(X2)、体长(X3)、头胸甲长(X4)、头胸甲宽(X5)、尾扇长(X6)、额剑长(X7)、尾扇宽(X8)和体重(Y)9个指标。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的方法,计算了秀丽白虾以形态性状为自变量对体重(y)的相关系数、通径系数和决策系数,进而对各性状对体重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太湖秀丽白虾各形态性状与体重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P<0.01)水平。秀丽白虾的腹部长(X1)、体长(X3)和额剑长(X7)的通径系数达到了极显著的水平(P<0.01);除体长(X3)外,各形态性状对体重(Y)的间接影响均大于直接影响。体长(X3)对体重(Y)的直接影响最大,其次为腹部长(X1)和额剑长(X7),其它形态性状对体重(Y)的直接影响很小,主要通过体长(X3)和腹部长(X1)间接影响体重; 决策系数分析结果表明,体长(X3)、腹部长(X1)和额剑长(X7)的决策程度最大。决策系数分析结果与通径分析的结果一致。剔除与体重多元相关不显著的形态性状,建立了腹部长(X1)、体长(X3)、额剑长(X7)与体重(Y)的多元回归方程Y=-2.768+0.046X1+0.066X3+0.025X7。  相似文献   
995.
为了丰富水禽源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基因(NA)的分子流行病学资料,通过对2008年分离自福建省某种番鸭1株罕见的H6N6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NA基因进行克隆分析,发现该毒株NA基因全长为1431bp,开放阅读框为1380bp(19~1398),其中从第175~207位缺失33个核苷酸:其编码459个氨基酸,颈部存在有11个氨基酸的缺失(TNSTTTIINNN),为在N6亚型神经氨酸酶基因中首次报道有颈部缺失。该NA基因和我国分离的A/duck/Eastern China/01/2007(H4N6)NA基因的核苷酸同源性最高,达97.1%,并处在同一遗传进化分支上;与其它H6N6亚型AIV分离株NA基因的同源性均较低,同源性处在78.3%到79.6%之间,相互之间遗传关系较远,其它H6N6亚型AIVNA基因在遗传进化上呈独立进化分支。  相似文献   
996.
为了解一株可引起产蛋鸭产蛋异常的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Duck/Fujian/FQ107/2007(H9N2)(以下简称Dk/FQ107/07)分离株的分子特性及其遗传进化地位,运用RT-PCR方法对其基因组进行扩增,克隆至pMD18-T载体后测序。结果显示,Dk/FQ107/07病毒株的血凝素(haemagglutini,HA)蛋白裂解位点的氨基酸组成为-PARSSR↓GLF-,其静脉接种指数(intravenous pathogenicity index,IVPI)为0.04,符合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特征;Dk/FQ107/07株HA基因与A/chicken/Shantou/5269/2005(H9N2)同源性最高,为98.9%,和我国首次哺乳动物流感病毒分离株A/Swine/HongKong/9/98(H9N2)有较近的遗传进化关系,三者均属于经典的H9N2/Y280群系;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基因与中国大陆首次分离株A/chicken/Beijing/1/1994(H9N2)相比,在63、64、65位点上缺失3个氨基酸(T、E、I);核蛋白(nucleoprotein,NP)基因与高致病性鸭源禽流感分离株A/Duck/Fujian/1734/05(H5N1)和A/Duck/Fujian/9713/2005(H5N1)在同一遗传进化分支上,而从聚合酶(polymerase PA,PA)基因的遗传进化分析发现其基因属于H9N2/Y439群系。由此可见,Dk/FQ107/07可能是由不同禽流感病毒基因亚群间发生自然重排的产物。  相似文献   
997.
<正>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引起家禽和野禽感染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给养禽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1]。该病毒属于正黏病毒科、流感病毒属。根据禽流感病毒毒力和致病性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无  相似文献   
998.
施华力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4):206-209
通过对浦城富岭镇圳边村半天然林杉木马尾松混交林的调查,观测和评估了半天然杉木马尾松混交林的混交效果。结果表明:半天然杉木马尾松混交林下坡位和凹星坡的蓄积量比上坡位和凸形坡的好;阴坡以及林分密度大的杉木比阳坡及林分密度小的生长得好、蓄积量高,马尾松则相反;而在腐殖质层厚的地方,杉木马尾松以及其它阔叶树的蓄积量都比较高;并从混交林树种的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等方面分析产生以上原因的因素,总结营造半天然杉木马尾松混交林的可行性技术。  相似文献   
999.
采用RT-PCR方法从番鸭肺脏器官中扩增IFN-α基因片段,将扩增产物经胶回收后克隆到pMD18-T 载体上,经PCR和双酶切鉴定为阳性后进行序列测定,并用Lasergene v7.1DNAStar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扩增的IFN-α基因编码完整的开放阅读框,基因长度为576 bp,为国内外首次报道.并...  相似文献   
1000.
为了解当前流行于鸭群的禽Ⅰ型副粘病毒的致病性和分子特征,测定分析了两株病毒对不同动物的致病性、病毒的遗传进化地位及其全基因组序列.结果表明,所分离的两株病毒中,M4毒株与疫苗Ulster株同源性最高,为基因Ⅰ型,基因组全长15186 nt,PX2/03毒株则与近来分离自水禽的FP1/02等高致病分离株的同源性最高,为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