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15篇
  免费   237篇
  国内免费   334篇
林业   388篇
农学   285篇
基础科学   203篇
  327篇
综合类   1514篇
农作物   392篇
水产渔业   349篇
畜牧兽医   433篇
园艺   331篇
植物保护   16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168篇
  2021年   145篇
  2020年   169篇
  2019年   137篇
  2018年   113篇
  2017年   161篇
  2016年   102篇
  2015年   161篇
  2014年   195篇
  2013年   262篇
  2012年   330篇
  2011年   288篇
  2010年   295篇
  2009年   256篇
  2008年   256篇
  2007年   269篇
  2006年   232篇
  2005年   173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玉米纹枯病拮抗内生细菌的筛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玉米成株期根、茎组织中分离获得232株内生细菌,在离体条件下筛选获得20株对玉米纹枯病菌具有显著拮抗作用的内生细菌,其中7株为枯草芽孢杆菌,占拮抗菌株的35%.B20-120、B20-006、B20-122、B21-072、B21-016、B20-070等6株拮抗细菌的发酵液对玉米种子萌发没有影响,进一步对其内生性(以抗利福平120 mg·mL-1为标记)及其对玉米的促生作用和玉米纹枯病的防治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供试6个拮抗菌株对玉米生长没有抑制作用,有的甚至有促进作用,并且能在体内繁殖,具可转移性.拮抗菌株B20-006和B20-120对纹枯病的防治效果最好,菌液浸种处理苗期防治效果分别为67.9%和62.3%,成株期分别为40.2%和39.1%.  相似文献   
72.
以一株O型口蹄疫病毒(FMDV)外壳蛋白VP1基因为模板,合成与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相关抗原表位肽基因:21-40肽(20AA)和141-160肽(20AA)基因序列,运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了含有串联结构21-40(20AA)~141-160(20AA)~21-40(20AA)~141-160(20AA)的2020-2020VP1融合基因表达载体r2020-2020,转化宿主菌BL21(DE3)RIL后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SDS-PAGE及Western Blot分析显示重组融合蛋白的分子量约为18Ku.动物实验表明,较小剂量的融合蛋白就能诱导豚鼠产生特异性T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及抗FMDV中和抗体,证明该融合蛋白可同时激活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反应,具有开发成为抗FMDV疫苗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3.
2004年以来,我们门诊收治了多例以育成鸡食欲不振、精神萎顿、消瘦、鸡冠发育不良、高发病率为特征的病例,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育成鸡白痢杆菌病。采用敏感药蒽诺沙星、磺胺二甲基嘧啶和复方敌菌净等连续治疗两个疗程,病情得以控制,鸡群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74.
通过对礼县农业自然资源概况的调研,分析了礼县的农业生产条件,深入研究了本县最具优势的种植业、林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潜力,并提出了以调速农业结构,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为主要内容的干旱山区农业发展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5.
阿拉善荒漠特有珍稀濒危植物绵刺克隆生长构型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绵刺是阿拉善荒漠特有珍稀濒危植物 ,其具有独特的克隆生长构型 :由枝条下垂形成长间隔物的典型的游击型克隆生长构型和由根茎处形成的典型的密集型克隆生长构型。本文以环境塑造与克隆生长构型的可塑性关系研究绵刺的克隆生长构型 ,揭示其对环境表现出生态对策的高度适应性和可塑性  相似文献   
76.
77.
应用镰形扇头蜱及巴贝斯虫病水牛的染虫血感染黄牛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非流行区购进无蜱寄生的健康黄牛5头与水牛犊1头,其中3头成年黄牛(2~8岁)在畜舍内用从流行区水牛身上采得的镰形扇头蜱Rhipicephalushaemaphysaloideshaemaphysaloides成虫,置于牛耳壳内叮咬;1头运至流行区放牧,让蜱上身叮咬;1头黄牛犊(10年龄)去蜱后2周,用液氮保存的患病水牛染虫血4ml(4×10 8个虫体)皮下注射;另一头去蜱水牛犊亦同时注射相同剂量的染虫血,作为对照。5头黄牛在试验期间其体温、精神、食欲正常,未出现任何临床症状,感染后10~12d外周血液中出现少量不典型的牛巴贝斯虫,红细胞染虫率在0.1%以下,持续3~56消失;对照牛则体温升高(39.8~41.1℃),出现贫血、黄疸等症状,红细胞压积(PCV)降至26%,外周血液中出现典型的牛巴贝斯虫,红细胞染虫率(PPE)高达12%。对采用蜱叮咬及注射来自病水牛的染虫血为何不能使黄牛感染发病,文中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8.
内蒙古草原亚洲小车蝗龄期气候预测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利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农牧试验站试验观测蝗虫生活史资料和环境要素同步观测资料,分析了亚洲小车蝗Oedaleus asiaticus龄期与旬气温和>0℃积温的关系。同时,利用内蒙古地区115个台站1971-2003年的逐日气象资料,给出了内蒙古自治区33年(1971-2003年)气候平均状况下的亚洲小车蝗龄期分布。  相似文献   
79.
奶牛子宫脱出是一种较常见的奶牛产后疾病。引发奶牛产后子宫脱出有多种原因,即妊娠期饲养管理不当,饲料单一、质量差,缺乏运动,畜体瘦弱无力,过度劳累等致使会阴部组织松弛、无力固定子宫。另外,难产时,产道过分干燥、子宫紧包胎儿,未经很好处理(如注入滑润剂)强力拉出胎儿,子  相似文献   
80.
植酸酶是一种新型饲料添加剂,它能提高动物对饲料中植酸磷的利用率,降低粪便中磷的排泄量。本文对植酸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与植酸酶的来源、生物学特性,并对影响植酸酶活力的因素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最新应用研究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