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0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53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洪森荣  尹明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3):3804-3804
研究氯化钙对野葛低温贮藏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的氯化钙处理下,4℃低温可明显抑制贮藏期间块根含水量的下降,并且可使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总糖含量增加,有利于野葛块根采后的贮藏.  相似文献   
2.
我国葛根产业的开发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根是药食同源两用植物,其保健作用明显。针对目前我国对葛根的加工利用的现状,提出了我国葛根产业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葛藤主要节肢动物种群种间协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葛藤节肢动物中10个主要种群的相互关系。采用Pearson积矩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有9个种对呈极显著相关,有3个种对呈显著相关。以叶蝉类和豆突眼长蝽种对间的关联程度最高,为-0.781,二者均取食叶片,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关系;隐翅虫类和叶甲类种对,其相关系数为0.737,两者之间为极显著的正协变,即随着一个种群的数量上升另一个种群的数量也会跟着上升,二者之间表现为捕食关系。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有7个种对问呈极显著相关,2个种对呈显著相关。以叶蝉类和豆突眼长蝽种对间的接相关系数最高,为-0.728,积矩相关分析的结论一致;豆突眼长蝽和筛豆龟蝽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协变,相关系数为0.408,二者具有某种程度上的依存关系。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陕西省武功县3个葛藤品种根区AM真菌的调查,初步探明了葛藤根区AM真菌资源,为AM真菌在葛藤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AM真菌能与葛藤形成良好的共生关系,不同品种葛藤具有不同的AM真菌生长特性,其定殖率也不相同。总定殖率、泡囊、菌丝定殖率在品种间为:菜葛>粉葛>药葛;丛枝定殖率在品种间为粉葛>药葛>菜葛;孢子密度在品种间为:药葛>粉葛>菜葛。葛藤根区AM真菌资源丰富,土样中AM真菌多为球囊霉属(Glomus),也有少数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和盾巨囊霉属(Scutellospora)的种类。已鉴定出AM真菌20种,其中球囊霉属13种,无梗囊霉属6种,盾巨囊霉属1种。  相似文献   
5.
野葛是一类重要的中草药,其根茎中含有葛根素、大豆甙元等异黄酮化合物,具有保护心肌、保护缺血缺氧组织、抗氧化作用、调控细胞凋亡、抗炎作用、降压作用、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和抑制黑色素的形成等功效,广泛应用于各类疾病的治疗。在此对野葛的药理活性和临床应用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和总结,以期为野葛异黄酮化合物的科学研究与高效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魏锐  王建南  谢朝阳  何侃  郑群怡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9):4047-4047,4064
[目的]建立HPLC同时测定葛根中葛根素、大豆苷、大豆苷元含量的检测方法。[方法]HPLC色谱条件为:C18柱,流动相为甲醇-1%醋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50 nm,流速1.0 ml/min,柱温30℃,进样量10μl。[结果]在测定范围内,葛根中葛根素、大豆苷、大豆苷元混合对照品的线性关系良好。[结论]该方法可为葛根的质量控制及综合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我国葛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利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述了我国葛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的现状,介绍了我国葛种质资源的种类与分布、原植物的调查、品种选育及资源的评价与利用情况,并针对我国葛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对今后葛的研究与利用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以葛根为原料,以葛根黄酮的得率为指标,以料液比、提取电压、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为影响因素,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其提取工艺,并对其保肝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闪式提取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次数2次,料液比1∶30(g/mL),提取电压160 V,提取时间80 s。该工艺条件下,葛根黄酮的得率为6.71%。动物实验表明,葛根黄酮能够明显降低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提高小鼠肝组织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具有明显的保肝作用。本结果可为葛根黄酮的提取和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添加单宁酸对青贮葛藤茎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添加单宁酸对青贮葛藤(Pueraria lobata (Willd.) Ohwi)茎叶品质的影响,以青绿葛藤茎叶为原料,添加3%和4%单宁酸青贮60 d后,对其进行感官鉴定,并进行有机酸、干物质损失率及营养成分的分析。结果表明:添加单宁酸的贮葛藤茎叶质地松散完整,具有酸香味,干物质损失率显著降低(P<0.05);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增加(P<0.05);在添加单宁酸的青贮葛藤茎叶中,未检测出丙酸和丁酸。因此,葛藤青贮时添加单宁酸有利于营养物质的保持,可明显提高其品质。  相似文献   
10.
通过京西葛茎段的离体培养和快速繁殖实验,探讨了京西葛不定芽的诱导、分化、增殖及生根的最佳培养条件。结果表明:以优良京西葛的具腋芽茎段为外植体,经2.2%NaClO灭菌25~30min后成活率可达50%;适于京西葛不定芽诱导的培养基为MS+NAA0.1mg/L+6-BA0.5mg/L,诱导分化率为88.89%;适于不定芽分化及继代培养的培养基为MS+NAA0.15mg/L+6-BA0.3mg/L+2,4-D0.2mg/L,继代芽分化率为83.33%,继代倍数达6~7倍;适于生根的培养基为1/2MS+NAA0.5mg/L,生根率达100%。本研究最终建立了京西葛的组织培养体系并初步建立起一套较为完善的快速繁殖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