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2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154篇
林业   100篇
农学   67篇
基础科学   68篇
  391篇
综合类   386篇
农作物   64篇
水产渔业   78篇
畜牧兽医   316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11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5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探究饲粮精料水平和蛋氨酸铬(Cr-Met)添加剂量对舍饲滩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和脂肪沉积的影响。采用2×3双因素试验设计,2个因素分别为饲粮精料水平和Cr-Met添加剂量,其中饲粮精料水平分别设为35%(低精料饲粮,饲粮精粗比为35∶65)和55%(高精料饲粮,饲粮精粗比为55∶45),Cr-Met添加剂量分别设为0、0.75和1.50 g/(d·只)。将60只雄性滩羊羔羊[平均体重为(21±1)kg]随机分配到6个试验组,每组10只。试验期为80 d,其中预试期15 d,正试期65 d。结果显示:1)与低精料饲粮组相比,高精料饲粮组滩羊的平均日增重、屠宰率、背膘厚度、肌内脂肪含量和后腿肉比重显著增加(P<0.05),但料重比与肌肉蒸煮损失、剪切力、pH、亮度(L*)值、红度(a*)值和黄度(b*)值则显著降低(P<0.05)。2)低精料饲粮组滩羊背膘厚度、皮下脂肪厚度、肌内脂肪含量和后腿肉比重随Cr-Met添加剂量的增加而线性降低(P<0.05),但肌肉pH则线性升高(P<0.05)。3)高精料饲粮组滩羊肋肉比重、腰肉比重以及肌肉剪切力和pH随Cr-Met添加剂量的增加而线性升高(P<0.05),而肌内脂肪含量和肌肉a*值则线性降低(P<0.05)。综合本试验测定指标,建议在滩羊养殖中选择精粗比为55∶45的高精料饲粮,Cr-Met的适宜添加剂量为1.50 g/(d·只),且不建议在精粗比为35∶65的低精料饲粮中添加Cr-Met。  相似文献   
2.
A 56‐d growth trial was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growth performance, lipid deposition, and antioxidative capacity of juvenile scaleless carp, Gymnocypris przewalskii, on Qinghai‐Tibetan Plateau. One‐year‐old juveniles (initial weight: 15.99 ± 0.02 g) were fed practical diets with different lipid levels of 4, 5.5, 7, 8.5, and 10%, respectively.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est specific growth rate (SGR), feed conversion rate, and total antioxidative capacity (T‐AOC) in hepatopancreas were observed in fish fed the diet with 7% lipid level. Fish fed with high lipid diets (8.5 and 10%)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condition factor and viscerosomatic index as well as lipid in muscle, intestine, mesenteric fat tissue, and whole body. Highest level of hepatopancreas lipase and lipoprotein lipases activities as well as malondialdehyde content and the lowest level of feed intake and T‐AOC content in hepatopancreas and intestine were also observed in fish fed with high lipid diets (8.5 and 10%) (P < 0.05). In conclusion, based on SGR and hepatopancreas T‐AOC content, dietary lipid requirement of juvenile G. przewalskii was estimated to be 7.35 and 7.39%,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3.
为了了解fad基因在胡麻蒴果发育过程中对不饱和脂肪酸的调控,对高、中、低三个不同亚麻酸(C18:3)含量的胡麻品种(’CDC Gold’,‘内亚7号’,’Linola’)进行了不同时期的品质测定,以及脂肪酸去饱和酶2a基因(fad2a)、脂肪酸去饱和酶2b基因(fad2b)、脂肪酸去饱和酶2c基因(fad2c)、脂肪酸去饱和酶3a基因(fad3a)、脂肪酸去饱和酶3b基因(fad3b)的qRT-PCR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蒴果成熟,可溶性糖含量呈降低趋势,粗脂肪与粗蛋白不断积累,且差异显著(p<0.05)。fad2a基因、fad3a基因以及fad3b基因在各个时期中的表达符合正态分布。以0 d的蒴果为对照,在胡麻种子形成过程中,‘内亚7号’的三个基因在5 d和15 d的表达量迅速增加,到30 d时急剧减少,15 d的fad2a基因表达量为5.23倍,fad3a基因表达量是fad2a基因表达量的14.52倍,fad3b基因的表达量是fad2a基因表达量的16.14倍,表明这三个基因参与不饱和脂肪酸积累过程。在低亚麻酸含量品种‘Linola’30 d中,fad3a基因是fad2a基因表达量的52.71倍,fad3b呈下调趋势;在高亚麻酸含量品种‘CDCGold’30d中,fad3a基因与fad2a基因的表达量均呈下调趋势,fad3b的表达量为3.92倍;在中等亚麻酸含量品种‘内亚7号’中,fad2a基因表达量降低了0.31倍,fad3a基因是fad3b基因表达量的1.87倍。fad2b基因、fad2c基因熔解曲线不稳定,峰值低,可以在后续试验中继续探索。  相似文献   
4.
通过建立沉积阶段热流分析模型,对多层喷射沉积制备耐热铝合金管坯过程中喷射流沉积后的凝固和冷却进行了分析.喷射流沉积后与基体/沉积坯的传导热交换占热输出率的90%以上,在沉积过程中,沉积面的温度变化呈周期性的升降.计算结果表明,多层喷射沉积采用移动坩埚式扫描方式,延长了喷射流沉积时间间隔,喷射流沉积后可以获得10^3K/s以上的冷却速度。  相似文献   
5.
含蜡原油管道蜡沉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蜡沉积会减少管道的有效内径,增大输送压力,降低管道的输送能力,增加清管频率,甚至造成蜡堵事故。介绍了国内外有关析蜡的热力学模型、蜡沉积机理及蜡沉积的动力学模型的研究进展状况,提出了一些研究建议。  相似文献   
6.
猪在断奶后的生长期内,体内脂肪逐渐增加,和其它家畜相比,猪更倾向沉积体脂。但猪体脂的沉积还要受遗传、年龄、日粮营养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在饲粮消化能量(DE)水平保持在3000—3200Kcal/kg,蛋白质含量为14%—15%的饲养条件下,我们分别测定了纯系北京黑猪(肉脂兼用型,平均瘦肉率为51%)和纯系长白猪(瘦肉型猪、平均瘦肉率为62%)的某些脂肪合成酶活性和脂肪代谢的一些生化指标。北京黑猪(公母各半)脂肪组织(背膘)中苹果酸酶(ME),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H),异柠檬酸脱氢酶(ICDH)三种NADPH—生成酶活性随体重增加而升高,差异极其显著(P<0.001)。体重90kg的酶活性比56kg约高三倍。脂纺组织中上述NADPH生成酶活性北京黑猪比长白猪(体重均为90kg,公母各半)高一倍(P<0.001)。给北京黑猪(30头,公母各半,起始体重为60kg)注谢重组猪生长激素(rPGH,每天每头2mg,连续注谢28天),除表现生长加快,脂肪率下降约21%—23%外,其脂肪组织中NADPH生成酶活性降低十分明显(P<0.001)。苹果酸酶,葡萄糖—6—磷酶脱氢酶,异柠檬酸脱氢酶,三种酶总活性比对照组降低20%。血精中三酰甘油,游离脂肪酸,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HDL)胆固醇、乳糜微粒,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胆固醇含量,6月龄时,北京黑猪明显高于长白猪(P<0.001—0.0005);而4月龄时,北京黑猪血清中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酶含量则均明显低于长白猪。北京黑猪血清中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随月龄(4月龄—6月龄)增长而增加(P<0.0005)。而长白猪则相反,随月龄而呈下降趋势(P<0.05—0.0005)。两种猪的脂蛋白电泳和含量测定未见有年龄和品种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选择母岩、土壤类型、土地利用和降雨量 4个生态因子 ,应用半定量化方法对其进行类目划分和权重 ,综合评价了福建省土壤对酸沉降的相对敏感性 ,并应用地理信息系统进行了区划 .由于福建省风化缓慢的硅质岩所占的比例较大 ,土壤大多呈酸性至微酸性反应 ,降水丰富 ,加之针叶林面积大 ,所以全省有 60 %以上面积的土壤显示出较大的敏感性等级 (5~ 7级 )  相似文献   
8.
胆碱降低动物脂肪沉积的营养作用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明  侯水生  黄苇 《中国饲料》2005,(17):19-20
胆碱是动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维生素。饲料中添加胆碱可显著降低动物脂肪沉积。基于胆碱代谢和蛋氨酸代谢,本文从胆碱氧化、蛋氨酸再甲基化、脂肪酸氧化三者之间的联系探讨了胆碱降低动物脂肪沉积的营养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筛选牛肌肉脂肪组织中差异表达的circRNAs,为进一步探索circRNAs在牛肌内脂肪沉积和代谢过程中的潜在作用及肉牛改良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集安格斯牛和南阳牛右侧背部最长肌第12/13肋骨间肌肉,分离其脂肪组织并提取RNA,采用RNA-seq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2种牛肌内脂肪组织中circRNAs的表达情况,筛选差异表达的circRNAs,并对其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选取4个差异表达的circRNA(circRNA.9560、circRNA.7431、circRNA.2083、circRNA.6528),对其表达水平进行qRT-PCR验证。【结果】在所有牛样本肌内脂肪组织中共检测到14 649个circRNAs,从中筛选并初步鉴定出111个安格斯牛与南阳牛差异表达的circRNAs,其中有75个在安格斯牛肌内脂肪组织中表达上调,36个表达下调。差异表达的circRNAs主要富集于细胞进程、单有机体进程、代谢过程、细胞、细胞部分、细胞器、分子结合、催化活性、核酸结合转录因子活性的GO条目中。KEGG富集分析结果发现,差异表达的circRNAs共富集到66条信号通路中,其中具有显著差异(P0.05)的信号通路有10个。qRT-PCR验证结果显示,circRNA.9560和circRNA.7431表达量显著下调,circRNA.2083和circRNA.6528表达量显著上调,与测序结果一致。【结论】筛选出111个安格斯牛与南阳牛差异表达的circRNAs,这些circRNAs可能在牛脂肪沉积和脂质代谢过程中发挥着一定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0.
原始云冷杉、红松林树木生长对氮沉降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野外控制试验,设置4个梯度的施氮处理,分别为对照(CK,不加氮)、低氮(TL,5 g/(m2·a))、中氮(TM,10 g/(m2·a))、高氮(TH,15 g/(m2·a)),研究云冷杉红松林主要树种的径生长对氮沉降增加的响应。结果表明,枫桦径生长随氮添加梯度的增加出现了先促进后抑制的趋势;臭冷杉和红松径生长随氮添加梯度的增加而受到抑制,其中臭冷杉表现出明显的衰退现象甚至死亡;花楷槭则表现出较为复杂的响应,可能与该树种对不同梯度氮添加的响应机制不同有关。同时还发现,各处理、各树种的胸径大小与径生长量存在相关性,可能与树种年龄及其所处的生态位相关。研究表明,氮沉降改变树木生长速率和死亡率,可能影响地上生态系统碳库和整个生态系统碳循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