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36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130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41篇
畜牧兽医   18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鼠H-Y单克隆抗体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纯系 BAL B/ c雄性小鼠脾细胞腹腔注射免疫同系雌性小鼠 9次 ,获得的抗血清经雌、雄鼠脾细胞吸收后用于精子细胞毒性试验 ,测得 H- Y抗血清效价为 1/ 16 0。选取免疫应答最好的雌鼠脾细胞与 SP2 / 0骨髓瘤细胞融合 ,用精子细胞毒性方法筛选效价较高的细胞株制备腹水 ,建立优化的 EL ISA反应条件。优化后的 EL ISA反应条件为 :抗原4℃过夜 ,加 H- Y抗血清 37℃反应 12 0 m in,加 HRP- Ig G 37℃反应 30 min,加 TMB 2 5℃ 30 min。优化后的 EL ISA与常规 EL ISA比较 ,可以明显降低阴性吸光值 ,检测灵敏度从 1/ 32 0上升为 1/ 12 80  相似文献   
2.
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鸡盲肠和脾脏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NADPH—d(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phosphate—diaphroase)组织化学法观察了雏鸡感染柔嫩艾美耳珠虫(E.tenella)后一氧化氮合酶(N0S)在盲肠和脾脏中的分布与表达情况。试验结果表明,所有正常鸡盲肠粘膜下层和肌层均有较深的着色,根据以往的资料和N0S的表达特性初步判断为神经元型N0S(nNOS);试验鸡在感染后3~5d,盲肠粘膜上皮和肠腺上皮也有较深的着色,并从感染后7d开始着色减弱;而对照组鸡盲肠粘膜上皮和肠腺上皮以及对照组和试验组的脾脏几乎不着色或着色很浅。试验结果提示,盲肠粘膜上皮和肠腺上皮的着色可能是诱导型N0S(iN0S)表达的结果,而由其产生的N0参与雏鸡球虫感染过程。  相似文献   
3.
实验性脾虚证大白鼠酶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45只大白鼠随机分成3组,即实验组、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15只。以利血平致大白鼠脾虚证模型,分阶段捕杀动物,取肝脏、胃、十二指肠,用酶组织化学方法测定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LP)、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实验组、治疗组、正常对照组各酶活性均发生了变化,在第7天、第14天时组内各酶存在着动态学上的变化。治疗组各酶活性接近正常对照组,说明四君子汤具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15头健康仔猪,分3组,每组5头:即健康组、脾虚组和四君子汤反证组。按20mg/kg的剂量内服进行左旋氧氟沙星的辨证药动学研究。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药物浓度,3p97药代动力学程序处理药时数据。健康组和脾虚组药动学数据符合一级吸收一室模型,四君子汤反证组药动学数据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试验结果表明:仔猪脾虚状态下明显影响左旋氧氟沙星内服给药的药动学特征(PK);四君子汤可使脾虚仔猪异常的左旋氧氟沙星的药动学特征得到恢复,为验证“辨证药动学”假说和完善中西兽医结合提供了进一步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6.
The rabbit, which is widely used as an experimental animal and is also popular as a companion animal, has a flat and elongated spleen with the longitudinal hilus running along its visceral surface. The spleen receives via the hilus an arterial supply that is essential for splenic nutrition and normal functioning. However, the distribution and variation of the arteries to the spleen have not been studied in detail.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anatomical variations of splenic arterial supply in 33 New Zealand White rabbits with a colored latex injection into arteries. We also examined whether the length of the spleen correlated with the number of the splenic branches of the splenic artery. The splenic artery always arose as the first independent branch of the celiac artery and ran along the splenic hilus to usually provide 6 (range, 3 to 10) splenic branches to the spleen. There was a moderate correlation (R=0.6) between the number of splenic branches and the longitudinal length of the spleen. The splenic branches often arose as a trunk or trunks in common with short gastric arteries. The number of common trunk(s) was usually 1 (range, 0 to 4). The data showed that the pattern and number of arterial branches to the spleen varied according to the individual animal, suggesting that such variations should be considered when performing experimental and veterinary surgical treatments in rabbits.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探索羊源D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入侵宿主脾脏组织中引发的免疫应答途径。首先利用羊源D型多杀性巴氏杆菌(HN01菌株)感染小鼠,建立羊源D型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的动物模型;之后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获得感染小鼠与正常小鼠的脾脏转录组数据,并使用COG、KOG、eggNOG、GO、KEGG数据库对测序结果中的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进行功能注释与分析,同时对于显著富集到关键免疫通路的差异表达基因使用STRING软件和KEGG mapper进行蛋白互作分析,筛选出核心通路中起关键作用的基因;最后选取关键的10个基因进行实时荧光定量RT-PCR验证。转录组分析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感染组中筛选出3 380个差异表达基因(P<0.01,log2|FoldChange|≥0.5),其中1 691个基因上调,1 689个下调。基因功能富集分析结果表明,感染组脾脏中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发挥信号转导的功能,其主要参与的生物途径包括细胞因子与细胞因子受体互作通路、趋化因子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蛋白互作分析筛选出约28个核心差异表达基因,结合实时荧光定量RT-PCR验证后,其中9个基因的表达结果与测序一致,分别是C3、Cd4、Cxcl13、LckGnai1、Grap2、IL-6、Cxcr6及Serping1基因。本研究初步证明了脾脏在抵抗多杀性巴氏杆菌入侵中参与了一系列免疫应答反应,为进一步研究羊源D型多杀性巴氏杆菌与宿主之间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加味玉屏风汤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器官的保护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动物试验和病理组织学方法,研究了传统中药方剂加味玉屏风汤对环磷酰胺所致免疫抑制小鼠脾和胸腺等免疫器官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加味玉屏风汤能明显拮抗环磷酰胺所致脾白髓、骨髓造血组织和胸腺淋巴细胞容量下降(P〈0.01),能显著升高下降的胸腺和脾指数(P〈0.01)及减少的外周血白细胞和体重(P〈0.01);同时对健康小鼠以上指标也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提示加味玉屏风汤对脾和胸腺等免疫器官具有一定的  相似文献   
9.
应用PEF成功从奶牛脾脏中提取非特异性转移因子,并与常规提取法和复合酶提取法进行了比较.经理化特性分析,奶牛脾脏转移因子是以低分子多肽(〈10kD)为主的混合物,含有少量核酸和氨基酸.实验表明,将物料溶解于6倍质量的磷酸盐(pH7.0)缓;中液中,在脉冲电场强度为25kV/cm,脉冲数为16μs,和流速为2mL/min的条件下,提取液中低分子多肽的含量有最大值9.85mg/mL.PEF提取率是常规方法的2倍,复合酶法的1.47倍.PEF法耗时短,操作简单,成本低,因此,PEF提取是一种很有希望的提取非特异性奶牛脾脏转移因子方法.  相似文献   
10.
采用利血平建立北京鸭脾虚模型,观察健脾益气中药党参和白术对脾虚北京鸭十二指肠和空肠CCK、VIP、SS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脾虚组鸭十二指肠和空肠CCK、SSmRNA表达都显著(P<0.05、P<0.01)低于正常组;党参预防组、治疗Ⅱ组以及白术治疗Ⅱ组治疗效果均显著,可使十二指肠和空肠CCK、SSmRNA表达回复到正常水平。说明党参具有预防脾虚的作用,且单独高剂量(中药浓度2g/mL)使用党参和白术能达到治疗脾虚的目的,其作用机理是通过调节胃肠激素在体内的平衡达到治疗脾虚泄泻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